哑巴

yǎ ba [ya ba]
繁体 啞巴
注音 一ㄚˇ ㄅㄚ

词语释义

哑巴 yǎ ba

1.  不能说话者。

mute; dumb person;

2.  不说话的人。

你怎么不说话,哑巴啦!

词语解释

  1. 亦作“ 哑吧 ”。亦作“ 哑叭 ”。不能言语者。

    《红楼梦》第二九回:“何苦来,你摔砸那哑吧物件。” 曹禺 《雷雨》第一幕:“你说呀!装什么哑巴。” 曹靖华 《飞花集·窃火者》:“ 中国 当年的反动统治者……用愚民政策,把人民变成聋子和哑叭。”

  2. 谓嗓音沙哑。

    梁斌 《红旗谱》二三:“ 涛 他娘哑叭着嗓子说:‘该快去,不为死的为活的,孩子在监狱里。’”

哑巴的国语词典

失去生理上的语言功能,无法说话的人。

如:「他是一位生来就不能说话的哑巴。」

哑巴的网络释义

哑巴 (名词)

  • 哑巴,指不能说话的人,哑巴是由多基因遗传而成的。由于不能讲话,但仍能发出“a ba a ba”的叫声,古人就将那类人称作“a ba”即哑巴,后来的“普通话”出现了音变,将“哑巴”读作 “yǎ bā。现今也带有侮辱,歧视之意。
  • 哑巴造句

    她永远都不能呼唤出声音了,因为她是哑巴。
    地铁上瘸子踢了哑巴一脚,哑巴大叫一声,聋子说太吵了!瞎子说据我看来得报警。警察来了,麻子说看在我的面子上就算了吧。
    看着几百年前建造的古堡,做一个漫长的哑巴。
    这个哑巴又不和咱们沾亲带故。
    一支苗苗就是将来的一棵树,像对那些叽叽喳喳永远也说不完的人来说,她的却是一个哑巴。
    为了传宗接代,他妻子一连生了五个女孩,以致家境贫寒,生计维艰,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哑巴叔人虽冷漠,但他绝不是一个妄作胡为之人。
    他原以为银行总裁会吃哑巴亏,不敢公开展示黑心肝。
    我们中的一些人像黑墨,一些人像白纸。要是没有一些人的黑,我们一些人就会成为哑巴;要是没有一些人的白,我们一些人就会成为盲瞎。
    让他吃个哑巴亏,刘锐还是很高兴的。
    因为上当受骗的大多哑巴吃黄连,所以不敢声言,他们这伙人,于是就更加逞性妄为,肆无忌惮。
    青铜他们一家相依为命,而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与葵花分别了一段时间的哑巴青铜竟然因为见到了葵花而开口说话,可见亲情是多么的伟大啊!
    此刻,他再不是战无不胜的斗神哑巴张,而是一个被悲痛萦绕的男人,一个迷失方向的迷路者。他在命运的荒野里艰难跋涉,他走了太久,走过太远,但这片死寂的旷野依旧那样无情,连天顶太阳的光芒也要熄灭了。六欲浮屠。
    张晓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僵硬着脸露出一个难看的笑容,苦涩地道“坐吧!”。
    日本也只好“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了”。
    我不会去怀疑诏叔,凭我的直觉,诏叔英明神武又正直,值得信赖,虽然这年头正直者都是吃哑巴亏的……
    而且这也是捕快们有错在先,他们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咯。
    傻子抢了乞丐的钱包,被瞎子看见了,哑巴大吼一声,聋子吓了一跳,驼背挺身而出,瘸子飞出一脚,麻子说;看在我的面子算了,疯子说;是啊人要有理智!娄艺潇。
    陈级也收得有家人,只是这些人到底是真心学艺抑或意在依草附木、曳裾王门,陈级自己是哑巴吃馄饨——心里有数,这时听得段义如此说话,那正是最厉害的讽刺。
    又哑巴,让我们有更多的哑口无声。

    汉字详情

    yǎ,yā [y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GOG
    五行:
    仓颉: RMTC
    四角: 61012

    详细解释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语气

    (2)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3) 另见

    形容词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2)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 。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3) 声音低沉 。如:哑板(旧时一种质量差的银元);哑飒飒(声音沙哑);哑沙沙(沙哑。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哑咽(啼声嘶哑)

    (4) 颜色黯淡 。如:哑白

    (5) 另见

    英文翻译

    dumb, mute; become hoarse

    方言集汇

    ◎ 粤语:aa1 aa2
    ◎ 潮州话:ê2 , ê1

    宋本广韵

    [ba]
    部首: 333
    笔画: 4
    五笔: CNH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AU
    四角: 7771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说文》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

    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 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如:盐巴;泥巴;锅巴

    (4) 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

    西南有巴国。——《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

    巴人以比翼鸟。——《周书·王会》

    秦西有巴戎。——《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 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 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

    动词

    (1) 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杨万里《过沙头》

    (2) 又如:巴得(盼望)

    (3) 紧紧贴在 。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4) 粘结在…上 。如:粥巴锅了

    (5) 靠近;贴近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元· 王晔《桃花女》

    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红楼梦》

    (6) 爬,攀登 。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7) 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英文翻译

    greatly desire, anxiously hope

    方言集汇

    ◎ 粤语:baa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a1 [陆丰腔] ba1 [梅县腔] ba1 [东莞腔] ba1 [客语拼音字汇] ba1 [台湾四县腔] ba1 [沙头角腔] ba1 [宝安腔] ba1 [海陆丰腔] ba1
    ◎ 潮州话:b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伯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pra/pea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