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形容方言聱牙难懂。
唐 常建 《空灵山应田叟》诗:“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方言聱牙难懂。
引唐常建《空灵山应田叟》诗:“淳朴如太古,其人居鸟巢……泊舟问溪口,言语皆哑咬。”
哑咬的网络释义
哑咬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yā
(1) (形声。从口,亚声。本义:笑声)
(2) 同本义
哑,笑也。——《说文》
笑言哑哑。——《易·震》
(3) 乌鸦之类的叫声
乌之哑哑,鹊之唶唶。——《淮南子》
(4) 婴儿学说话的声音
哑,哑呕,小儿学言。——《集韵》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呀”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西游记》
语气
(2) 相当于“呀”
你放心,莫哭,我去哑!——《西游记》
(3) 另见
yǎ
形容词
(1) 由于生理缺陷或疾病而失去言语功能
吞炭为哑。——《史记·刺客传》
(2) 又如:聋哑(又聋又哑);哑子做梦(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哑羊(佛教语。喻指至愚不知解悟之人)。又指不说话 。如:哑密之事(机密事);哑坐(默坐);哑言(静默无声);哑忍(沉默忍耐);哑揖(相揖而不作声);哑谈(只以手势和表情传情达意);哑声(无声)
(3) 声音低沉 。如:哑板(旧时一种质量差的银元);哑飒飒(声音沙哑);哑沙沙(沙哑。声音低沉而不圆润);哑咽(啼声嘶哑)
(4) 颜色黯淡 。如:哑白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ê2 , ê1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 同本义
易子而咬。——《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咬姜呷醋(节约饮食用度);咬牙关(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咬瓦(比喻乏味);咬定牙根(亦作“咬定牙关”。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咬钉嚼铁(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4) 吐字发音 。如:咬舌子(说话吐字含混不清的人);咬耳朵(附耳密语);咬字不准;咬吐(咬字吐音,发音);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咬嚼吞吐(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5) 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 。如:乱咬好人;反咬一口
(6) 螺丝等互相卡住 。如:这个旧螺母咬不住扣儿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u1 [海陆丰腔] ngau1 gau1 [梅县腔] gau1 ngau1 [陆丰腔] ngau1 [客英字典] ngau1 [宝安腔] ngau1 [客语拼音字汇] ngau1 [台湾四县腔] ngau1 gau1 [东莞腔] ng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交 | 古肴 | 見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肴 | 效 | krau/keau | k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