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哩哇啦

wā lǐ wā lā [ wa li wa la]
注音 ㄨㄚ ㄌ一ˇ ㄨㄚ ㄌㄚ

词语释义

形容吵嚷声或说话声。

词语解释

  1. 形容吵嚷声或说话声。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别哇哩哇啦,你听,你姐夫下来了。”

引证解释

⒈ 形容吵嚷声或说话声。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别哇哩哇啦,你听,你姐夫下来了。”

哇哩哇啦的网络释义

哇哩哇啦

  • 哇哩哇啦,是一个成语,拼音是wā lǐ wā lā,释义为吵嚷声或说话声。
  • 汉字详情

    wā,wa [w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FFG
    五行:
    仓颉: RGG
    四角: 64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圭( guī)声。本义:靡曼的乐声)

    (2) 同本义

    哇,谄声也。——《说文》。按,滔淫之声也。

    含情哇而吟咏。——张衡《舞赋》

    (3) 又如:哇淫(鄙俗淫靡);哇哩(鄙俗);哇咬(俚俗的音乐;民歌)

    (4) 泰国长度单位,泰丈,庹,约等于2米

    动词

    (1) 呕吐,使胃内容物通过口腔吐出

    出而哇之。——《孟子·滕文公下》

    (2) 嚎哭或叫喊(如由于痛苦、生气或要求援助或怜悯)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南朝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3) 〈方〉∶说 。如: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哇

    形容哭声或叫喊声 。如:小孩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哇笑(哇哇而笑。指小儿笑);哇啦哇啦,哇喇哇喇

    (1) 用在感叹句末,表示惊异或感叹语气 。如:你要早这样,多好哇!

    (2) 另见 wa

    wa

    助词

    (1) “啊”受到前一字收音 uao影响而发生的音变

    (2)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辨明、祈使语气。如: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哇!

    (3) 用在句中,表示呼唤。如:老吴哇,我们来谈谈

    (4) 另见

    英文翻译

    vomit; cry of an infant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 客家话:[梅县腔] wa1 [沙头角腔] wa1 [客英字典] va1 [海陆丰腔] wa1 wa5 [客语拼音字汇] va1 va3 [宝安腔] wa1 [台湾四县腔] wa1 wa5 [陆丰腔] wa1
    ◎ 潮州话: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ʔaiqre/ae
    li,lǐ,lī [li]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JFG
    五行:
    仓颉: RWG
    四角: 66015

    详细解释

    li

    助词

    (1)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肯定、猜测、夸张、强调等语气。跟“呢”略同 。如:还早哩

    (2) 〈方〉∶用于句中并列成分之后,表示例举,跟“啦”相同 。如:笔哩,墨哩,都在桌上放着

    (3) 另见 lī;lǐ

    yīnglǐ

    名词

    英里的旧称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ile

    方言集汇

    ◎ 粤语:le1 lei5 li1
    ◎ 客家话:[梅县腔] li1 [海陆丰腔] li1 le1 li3 [客英字典] li3 | li1 [陆丰腔] li3 li3 [客语拼音字汇] le1 li1 [宝安腔] li1 [台湾四县腔] li1 le1 li3
    ◎ 潮州话:li7 ,li2

    宋本广韵

    wā,wa [w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FFG
    五行:
    仓颉: RGG
    四角: 6401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口,圭( guī)声。本义:靡曼的乐声)

    (2) 同本义

    哇,谄声也。——《说文》。按,滔淫之声也。

    含情哇而吟咏。——张衡《舞赋》

    (3) 又如:哇淫(鄙俗淫靡);哇哩(鄙俗);哇咬(俚俗的音乐;民歌)

    (4) 泰国长度单位,泰丈,庹,约等于2米

    动词

    (1) 呕吐,使胃内容物通过口腔吐出

    出而哇之。——《孟子·滕文公下》

    (2) 嚎哭或叫喊(如由于痛苦、生气或要求援助或怜悯)

    哀哇动梁埃,急觞荡幽默。——南朝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

    (3) 〈方〉∶说 。如: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哇

    形容哭声或叫喊声 。如:小孩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哇笑(哇哇而笑。指小儿笑);哇啦哇啦,哇喇哇喇

    (1) 用在感叹句末,表示惊异或感叹语气 。如:你要早这样,多好哇!

    (2) 另见 wa

    wa

    助词

    (1) “啊”受到前一字收音 uao影响而发生的音变

    (2)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辨明、祈使语气。如:他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哇!

    (3) 用在句中,表示呼唤。如:老吴哇,我们来谈谈

    (4) 另见

    英文翻译

    vomit; cry of an infant

    方言集汇

    ◎ 粤语:waa1
    ◎ 客家话:[梅县腔] wa1 [沙头角腔] wa1 [客英字典] va1 [海陆丰腔] wa1 wa5 [客语拼音字汇] va1 va3 [宝安腔] wa1 [台湾四县腔] wa1 wa5 [陆丰腔] wa1
    ◎ 潮州话:u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ʔaiqre/ae
    lā,la [la]
    部首: 319
    笔画: 11
    五笔: KRUG
    仓颉: RQYT
    四角: 6001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拉”。闲扯,闲谈 。如:啦呱(闲聊);人人都愿意和他啦。

    (2) 另见 la

    la

    语气词

    (1) 是语气词“了”( le)和“啊”( a)的合音,兼有语气词“了”和“啊”的作用。

    (2) 用在句末表示喜悦、赞叹、惊奇、气愤。如:我们胜利地完成任务啦!这个比方妙极啦!这可使人感到奇怪啦!你瞧,他连优良作风都丢啦!

    (3) 用在句末,表示情况已经变化或将要出现新的情况。如:队长!我没找到老杨,他上工地去啦;他又要演出啦。

    (4) 用在句末,表示肯定、解释、劝止。如:你都听明白啦;有错,改了就行啦;这就别提啦。

    (5)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如:你怎么啦?他往哪里走啦?

    (6) 用在列举的事项之后,表示停顿。如:口号声啦,锣鼓声啦,鞭炮声啦,响彻云霄;书啦,报纸啦,笔记本啦,钢笔啦,墨水啦,堆得满桌子都是。

    (7) 另见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1
    ◎ 客家话:[梅县腔] la1 [宝安腔] la1 [客语拼音字汇] la1
    ◎ 潮州话:la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