哂谑
繁体
哂謔
注音
ㄕㄣˇ ㄒㄩㄝˋ
词语释义
调笑;戏谑。
词语解释
调笑;戏谑。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引证解释
⒈ 调笑;戏谑。
引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抃博蒲塞,会众之事;谐调哂謔,适坐之方。然失敬致侮,皆此之由。”
哂谑的网络释义
哂谑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微笑
夫子何哂由也?——《论语·先进》
(2) 又如:聊博一哂;哂然(笑貌);哂笑(微笑);哂存(笑纳);哂收(笑纳)
(3) 讥笑
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驱。——戴表元《少年行》
(4) 又如:哂笑(讥笑);哂谑(调笑;戏谑)
英文翻译
smile, laugh at, sneer at; (Cant.) a final particle indicating doing something to the full extent possi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n2 saa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in3 [海陆丰腔] shin5 shin3 rin3 [客英字典] shin3 shin5 [陆丰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sin3 [台湾四县腔] sin5 sin3 jin3 [宝安腔] sin3 jin3
◎ 客家话:[梅县腔] shin3 [海陆丰腔] shin5 shin3 rin3 [客英字典] shin3 shin5 [陆丰腔] si1 [客语拼音字汇] sin3 [台湾四县腔] sin5 sin3 jin3 [宝安腔] sin3 ji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六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矤 | 式忍 | 書 | 眞A | 上聲 | 軫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sjinx/sjiin | ɕĭĕ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虐声。本义:尽兴地游乐)
(2) 同本义
谑,戏也。——《说文》
谑,浪笑。——《尔雅》
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卫风·淇奥》
此乃今之轻薄子,好作谑词,嘲乡里之类,为一乡所疾苦者。——《朱子全书》
陈王昔时宴 平乐,斗酒十千姿欢谑。—— 李白《将进酒》
(3) 又如:谑亲(闹新房);姿欢谑(尽情地欢乐游玩)
(4) 取笑作乐
伊其相谑。——《汉书·地理志》。注:“戏言也。”
调笑来相谑。——李白《陌上桑》
嗜酒善谑,而好为诗。——《宋史》
(5) 又如:谑戏(调笑戏弄);谑剧(调笑嬉戏);谑浪(戏谑放荡);谑嘲(戏谑嘲弄);谑弄(戏谑嘲弄);谑词(开玩笑的话)
形容词
(1) 喜乐
无然谑谑。——《诗·大雅·板》。传:“喜乐貌。”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唐· 李白《将进酒》
(2) 又如:谑谑(喜乐的样子)
英文翻译
jeer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