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痛欲绝

āi tòng yù jué [ ai tong yu jue]
繁体 哀痛欲絕
注音 ㄞ ㄊㄨㄥˋ ㄩˋ ㄐㄩㄝˊ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哀痛:悲痛。绝:断气。悲痛得快要断气了。形容极度悲伤。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邹韬奋《抗战以来 与中央党部交涉的经过》:“尤使我哀痛欲绝的是艰苦忠贞于抗建文化事业的青年干部一个又一个的被拘捕。”

成语辨析

哀痛欲绝和“痛不欲生”;都表示极其悲伤和痛苦。但哀痛欲绝的语义重;偏重在“悲伤”;“痛不欲生”多偏重在“痛苦”;含有痛得不想活;想寻死之意。

成语用法

哀痛欲绝补充式;作定语、补语;形容因失去亲人的悲哀与伤心。

哀痛欲绝的网络释义

哀痛欲绝

  • 哀痛欲绝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āi tòng yù jué,意思是悲痛到了极点。
  • 哀痛欲绝的翻译

    英语: Mourn for parting
    法语: La douleur était épouvantable
    德语: Die tränen gehen durch

    哀痛欲绝造句

    望着母亲的遗像,女儿痛哭失声,哀痛欲绝。
    邓小平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同学们无不恸哭失声,哀痛欲绝。
    望着母亲的遗像,女儿恸哭失声,哀痛欲绝。
    谁伴我行舟装出一副哀痛欲绝楚楚可怜的样子说道。
    小石头唤了半晌,不听回应,知他已然离去,虽不致哀痛欲绝,然也心有戚戚。
    因为孝子骤然遭遇大丧,哀痛欲绝,无心修饰,丧服的制作,当然处处从简。
    但见城门下塞满了沮丧颓废的败兵,城墙上堆积了哀痛欲绝的老弱妇孺,人人抱头痛哭,急切相认,可谓乱作一团!二千织田军冷眼旁观,睥睨着此出好戏。
    哀痛欲绝的模样却更让她心酸难过。
    看着哀痛欲绝的王瑞的家人,秦伟的双眼也不禁湿润了起来。
    当珍品散落,你哀痛欲绝,那是爱夫的音容笑貌,是你们的恩爱时光,你提笔写成《金石录后序》,字字血,声声泪,生死离别、人间天上。
    里面早已乱作一团,男的躁动不安,叫苦连天,女的哭哭啼啼,哀痛欲绝……大夫亦一拥而入,簇拥着那具僵硬冰冻的尸体进行“挽救”。
    那哀痛欲绝的神情弄得满朝文武都跟着动容,他一边哭一边盛赞端妃说她忠孝节义样样俱全,又与自己青梅竹马情深似海,本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简朴的老头顾不上害怕,哀痛欲绝的抱着她不顾一切的跪下来祈求丑老头“求求你了,这二十多年来,你要我做的,我都做到了,你不能食言,说过要放过我女儿”。
    他本出身于江南的武林世家,五岁时慈父见背,其母蓝彩霞哀痛欲绝,乘旁人不备吞金自尽,追随夫君于地下,遗下梅奉山一人孤苦伶仃,无人照应。
    厉锋紧握宝剑,在城楼上杀掉斤百个敌人后,气力不支被敌人杀害了,其妻胡氏得到这一消息后也哀痛欲绝,上吊身亡了,就此一门忠烈死于非命。
    理查森回来后,不断有人找到他,哀痛欲绝地请他看在上帝的份上,不要把他们留到中国人的手里,不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
    一旦进入了位于边界内的难民营,这些哀痛欲绝的母亲和父亲便会将他们失散孩子的姓名和特徵张贴在营内。
    星期一,北京邮电医院外,在过去两天中被暴力杀害之北大学生的亲人哀痛欲绝。
    犹记得自己入陵前夜告诉她自己将死的消息时,她哀痛欲绝的神情,跪在地上牵着自己的衣角求自己不要丢下她。
    这里的碎奏、断奏的哀痛欲绝的旋律,有抽泣,有痛哭,有跪行,有回忆。

    汉字详情

    āi [ai]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YE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RH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动词

    (1) 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 慰问;哀悼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哀文(哀辞)

    (5) 哀求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 通“爱”。爱护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 哀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名词

    英文翻译

    sad, mournful, pitiful; pity

    方言集汇

    ◎ 粤语:o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oi1 [台湾四县腔] oi1 [梅县腔] oi1 [东莞腔] oi1 [客英字典] oi1 [宝安腔] oi1 [沙头角腔] oi1 [陆丰腔] oi1 [海陆丰腔] oi1
    ◎ 潮州话: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開平聲開口一等qai/oiʔɒi
    tòng [tong]
    部首: 513
    笔画: 12
    五笔: UCEK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KNIB
    四角: 0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疒,甬声。疒( chuáng),与疾病有关。本义:疼痛)

    (2) 同本义

    痛,病也。——《说文》

    坎为耳痛。——《易·说卦》

    桓侯体痛。——《韩非子·喻老》

    身体痛。——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病痛恐惧。

    身自疾痛。

    (3) 又如:痛不欲生;痛定思痛;创巨痛深;累得酸痛;痛毒(痛苦,残酷);痛疾(病痛);痛脚(疼痛的脚);痛煞(疼痛之甚);痛痹(病名。中医指以疼痛剧烈为主症的痹症);痛痒(疼痛,发痒)

    (4) 痛恨

    自痛负汉。——《汉书·李广苏建传》

    叹息痛恨。——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痛入骨髓(形容痛恨到极点);深恶痛绝(极端痛恨、厌恶);痛绝(痛恨到极点)

    (6) 痛惜;怜惜;叹惜

    苦痛之。——《吕氏春秋·博志》

    哀痛未尽,思慕未忘。——《荀子·礼论》

    (7) 又如∶痛惋(谓极其怅恨而惋惜)

    (8) 损削;损伤。如:痛创(难受的创伤);痛毒(使痛苦;毒害);痛处(指隐痛所在)

    (9) 痛爱,怜爱

    痛玉不痛身,抱璞求所归。——孟郊《古兴》

    (10) 又如:痛爱(怜爱;疼爱;关切喜爱);痛热(疼爱亲热)

    (11) 尽力;竭力。如:痛贬(极力贬低);痛诋(竭力诋毁、辱骂);痛毁(竭力诋毁)

    形容词

    (1) 痛苦,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疾痛惨怛。——《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痛定思痛。——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痛何如哉?

    (2) 又如:痛毒(痛苦之甚);痛疾(痛苦);痛恼(痛苦烦恼);痛伤(痛苦忧伤);痛挠(痛苦难受)

    (3) 悲痛;悲伤

    痛哉斯言。——清· 黄宗羲《原君》

    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既痛逝者。

    (4) 又如:痛切(悲痛哀切);痛心拔脑,痛心疾首(形容悲痛到极点);痛怛(哀痛悲伤);痛咽(悲伤哀泣貌);痛恻(悲痛哀伤);痛惭(悲痛惭愧);痛绝(悲痛到极点);痛伤(悲痛伤心)

    (5) 痛切,沉痛恳切。如:痛楚(沉痛)

    (6) 痛快;尽兴

    登城痛饮。——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痛醉(尽情地饮酒至醉);痛肠(犹衷肠;衷情);痛谈(尽情地交谈)

    (8) 严酷;严厉。如:痛斥(严厉斥责);痛比(严厉地斥责);痛坐(严厉定罪);痛法(严厉的刑法);痛治(严厉地惩处);痛绳(严厉地制裁);痛惩(严厉地惩戒);痛断(严厉判决);痛诮(严厉责备)

    副词

    (1) 极;甚;尽情 。如:痛口(极口。口不停声的样子);痛杖(狠狠地杖击);痛决(犹痛打);痛砭(狠狠地用石针扎皮肉治病);痛辱(极大的耻辱);痛杀(尽力冲杀或围歼;狠狠地击杀)

    (2) 彻底地。如:痛毁(彻底毁坏);痛歼(彻底歼灭);痛矫(彻底矫正);痛涤前非(彻底涤除以前所犯的错误);痛悔(彻底悔恨)

    (3) 深切地。如:痛疾(深切地憎恨);痛警(深切地警戒)

    英文翻译

    pain, ache; sorry, sad; bitter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3
    ◎ 客家话:[陆丰腔] tung5 [客英字典] tung5 [台湾四县腔] tung5 [东莞腔] tung5 [海陆丰腔] tung5 [宝安腔] tung5 [沙头角腔] tung5 [梅县腔] tung5 [客语拼音字汇] tu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貢東一去聲開口一等tʰuŋthungh/thunq
    [yu]
    部首: 427
    笔画: 11
    五笔: WWK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CRNO
    四角: 8768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欠,谷( )声。“欠”表示有所不足,故产生欲望。本义:欲望;嗜欲) 同本义

    欲,贪欲也。——《说文》。俗字亦作慾。

    欲者,情之应也。——《荀子·正名》

    六欲。——《吕氏春秋·贵生》。注:“生死耳目口鼻也。”

    以欲竭其精。——《论语》。注:“乐色曰欲。”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苏洵《六国论》

    厉而不刚者,则欲夺之也。——三国魏· 刘劭《人物志》

    (2) 又如:欲令智昏(欲火使人丧失理智);欲障(嗜欲);欲海(佛教语。情欲令人迷本性,沉沦于生死大海);欲界(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下,包括欲天、人间和地狱等);欲心(情欲之心);欲事(男女情欲之事);欲尘(佛教语。佛家谓财、色、食、名、睡五欲污身如尘埃,故称)

    动词

    (1) 想要;希望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论语·微子》

    晋鄙…曰:“…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欲无听。——《史记·魏公子列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资治通鉴·汉纪》

    故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欲踵(想要放效);欲待(想要、打算);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想要别人不知道,最好自己不去做);欲速则不达(性急求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欲益反损(想把事情做好,结果反而弄坏)

    (3) 爱好;喜爱

    欲,爱也。——《增韵》

    人情欲厚恶薄。——《论衡·案书》

    故卤莽其性者,欲恶之孽,为性萑苇蒹葭。——《庄子·则阳》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孟子》

    英文翻译

    desire, want, long for; intend

    方言集汇

    ◎ 粤语:juk6
    ◎ 客家话:[梅县腔] juk8 [沙头角腔] juk8 [客英字典] juk8 [海陆丰腔] ruk8 [东莞腔] juk8 [陆丰腔] juk8 [客语拼音字汇] yug5 [宝安腔] juk8 [台湾四县腔] juk8
    ◎ 潮州话:aiⁿ3 iok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余蜀入聲開口三等jyuk/jvkjĭwok
    jué [ju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QCN
    五行:
    仓颉: VMNAU
    四角: 27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

    (2) 同本义

    绝,断丝也。——《说文》

    冠缨索绝。——《史记》

    (3) 又如:绝缨(冠缨断绝。比喻宽宏大量)

    (4) 引申为断,断绝

    绝,断也。——《广雅》

    举鼎绝膑。——《史记·始皇纪》

    必绝其谋。——《战国策·秦策》

    楚诚能绝 齐。(绝齐,与齐国断绝外交关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绝秦赵之欢。——《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绝秦望。

    得水则为绝。——《庄子·至乐》

    绝人以玦。——《荀子·大略》

    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史记·刺客列传》

    绝其望。——《韩非子·主道》

    即炉火烧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5) 又如:绝卖(出卖产权;卖掉后再也不许赎回);绝裙(扯断衣襟。指去意坚决,难以挽留);绝祀(断绝祖先的祭祀。比喻国家灭亡,子嗣全无)

    (6) 割断;切断

    绝头刳服。——《韩非子·内储说上》

    今楚国虽小,绝长缩短,犹以数千里。——《战国策·楚策》

    七曰绝祭。——《周礼·大祝》。司农注:“不循其本直绝肺以祭也。”

    (7) 又如:绝亢(斩断脖子);绝脰(断颈);绝膑(折断膑骨);绝长补短(本指计量国土大小。后常用为截取有余以补不足)

    (8) 气息中止;晕死

    抢呼欲绝。——《聊斋志异》

    (9) 又如:绝单(狱吏所填写的犯人死亡单子);绝类(灭绝其种类);绝命辞(临死前写的文章)

    (10) 断根,无后代

    子绝四。——《论语》。皇疏:“无也。”

    (11) 又如:绝业(已经中断的王业);绝绪(没有后代);绝户计(断绝别人子孙后代的计谋)

    (12) 横渡;穿越

    绝江河,横渡过长江黄河。绝,断,横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乃绝漳水。——《穆天子传》

    丈人渡之绝江。——《吕氏春秋·异宝》。注:“过也。”

    (13) 又如:绝塞(横渡关塞;渡越边塞);绝漠(穿越沙漠);绝险(越过险阻)

    (14) 落

    虽萎绝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楚辞》

    (15) 杜绝;摒弃

    绝世于良。——《左传·哀公十五年》。注:“犹言弃也。”

    (16) 又如:绝弦(断弃琴弦,不再使用);绝学(弃绝学问;抛开学业);绝仁弃义(抛弃世俗的仁义,回复到纯朴的本性)

    (17) 超过 。如:绝后光前(超越古今);绝俗(超出世俗之外);绝才(过人的才能);绝特(超出寻常)

    (18) 停止

    嗜酒甘而不能绝于口。——《吕氏春秋·权勋》。注:“止也。”

    胞之络脉绝也。——《素问·奇病论》

    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夜久语声绝。——唐· 杜甫《石壕吏》

    弱者先绝。——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19) 又如:绝息(停止);绝脉(脉息停止)

    (20) 竭;尽

    振乏绝。——

    吕氏春秋·季春》。注:“居而无食曰绝。”

    江河山川绝而不流。——《淮南子·本经》。注:“竭也。”

    绝目尽平原。——鲍照诗。注:“犹尽也。”

    (21) 又如:绝力(用尽力气);绝目(极目。尽目力之所及);绝叫(大声呼叫);绝阴(阴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四月戊辰日为绝阴之日,百事不宜)

    形容词

    (1) 才技特异,独一无二

    绝妙好辞。——《蔡邕题曹娥碑》

    (2) 又如:绝学(独到的学问);绝足奔放(喻千里马疾驰);绝才(过人的才能。无人能及的才能);绝手(具有第一等才艺的高手)

    (3) 距离远、隔绝难通的

    殊邻绝党之域。——扬雄《长杨赋》。注:“远也。”

    (4) 又如:绝域(极远的地方);绝地(极远的地方);绝垠(极远的地方);绝国(僻远隔绝的邦国);绝徼(极为遥远的地方);绝郡(边远的郡县);绝区(极边远地区)

    (5) 缺乏;贫困 。如:绝乏(缺乏。多指供应短缺)

    副词

    (1) 绝对;全然 ——用在否定词前面

    绝无有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绝无踪响。(绝,绝然,绝对,根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绝不可能;绝无此意;绝非偶然;绝异(全然不同);绝无(全然没有)

    (3) 极,最

    黄山绝胜处。——《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至险绝处。

    (4) 又如:绝少(极少);绝早(极早);绝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顶(山的最高峰);绝足(最快的马。喻千里马)

    名词

    (1) 绝句 。诗体名。亦称“截句”、“断句”。律诗通常有八句,而绝句仅四句,是截取律诗一半而成。如:五绝;七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者称五绝,七字者称七绝;绝诗(即绝句)

    王荆公绝句。—— 宋· 洪迈《容斋随笔》

    (2) 指食物断绝的穷困者

    务蓄积,以备乏绝。——《盐铁论》

    罢了,了

    听言绝,我则沉默默腹内忧,都做了虚飘飘心上喜。——元· 孙仲章《勘头巾》

    英文翻译

    to cut, sever, break off, terminate

    方言集汇

    ◎ 粤语:zyut6
    ◎ 潮州话:zoh8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