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哽

yān gěng [ yan geng]
注音 一ㄢ ㄍㄥˇ

词语释义

泣不成声;气塞声断。

词语解释

  1. 泣不成声;气塞声断。

    《红楼梦》第一二○回:“ 袭人 悲伤不已……便哭得咽哽难鸣。” 沙汀 《困兽记》二四:“咽哽使得她住了口,于是扯起围裙去揩眼泪。”

引证解释

⒈ 泣不成声;气塞声断。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袭人悲伤不已……便哭得咽哽难鸣。”
沙汀《困兽记》二四:“咽哽使得她住了口,于是扯起围裙去揩眼泪。”

咽哽的网络释义

咽哽

  • 泣不成声;气塞声断
  • 《红楼梦》第一二○回:“ 袭人 悲伤不已……便哭得咽哽难鸣。” 沙汀 《困兽记》二四:“咽哽使得她住了口,于是扯起围裙去揩眼泪。”
  • 咽哽造句

    表现为心慌、咽哽、胸闷气短、血压升高、多汗。
    于是,躺在床上的她拨通了姐姐家的电话,听见儿子稚嫩地喊“妈妈”,陈艳话未出口早已咽哽。
    他拼命忍住,紧闭着双唇,跟孩子似的把呜咽哽咽下去,可是眼泪还是涌上来,亮晶晶地挤在眼圈边上,一忽儿功夫两颗大泪珠离开眼睛,慢慢地顺着两颊流了下来。
    说到动情处,唐治明泪眼朦胧,声音咽哽。
    听后男孩又伤心地掉眼泪了,咽哽地说“叔叔,我好想家呀!”陈飞说“叔叔给你买张车票,你愿意回家吗?”男孩点点头。

    汉字详情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LDY
    gěng [geng]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KGJQ
    五行:
    仓颉: RMLK
    四角: 610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更声。本义:言语受阻,不能畅通)

    (2) 同本义

    哽,语为舌所介也。——《说文》

    祝哽在前,祝噎在后。——《汉书·礼乐志》

    闻之哽咽。——《后汉书·袁绍刘表传下》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最后一课》

    (3) 又如:哽哽(悲痛气塞的样子);哽结(心胸悲伤郁结);哽恧(悲伤惭愧)

    食之鲠人不可出。——《礼记·内则》

    (4) 通“鲠”。噎住,食物不能下咽

    食之鯁人,不可出。——《礼记·内则》

    口不容而强吞之者必哽。——《拘朴子·任能》

    (5) 阻塞

    凡道不欲壅,壅则哽。——《庄子·外物》

    英文翻译

    choke (with grief)

    方言集汇

    ◎ 粤语:ang2 gang2
    ◎ 客家话:[梅县腔] gang3 [东莞腔] gang3 [客英字典] gen3 gang3 [宝安腔] gang3 [客语拼音字汇] gang3 [海陆丰腔] gang3 gien3 [台湾四县腔] gang3 gi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杏庚二開上聲開口二等kɐŋkrangx/ke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