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刘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谓斩尽,灭绝。
《书·君奭》:“ 武王 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 武王 ,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咸者,灭絶之名……咸刘皆灭也。犹言遏刘、虔刘也。”《逸周书·世俘》:“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 商 ,则咸刘 商王 紂 。” 朱右曾 校释:“咸刘,絶也。”《韩诗外传》卷三:“咸刘厥敌,靡使有餘。”
引证解释
⒈ 谓斩尽,灭绝。
引《书·君奭》:“武王惟兹四人,尚迪有禄。后暨武王,诞将天威,咸刘厥敌。”
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咸者,灭絶之名……咸刘皆灭也。犹言遏刘、虔刘也。”
《逸周书·世俘》:“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商王紂。”
朱右曾校释:“咸刘,絶也。”
《韩诗外传》卷三:“咸刘厥敌,靡使有餘。”
咸刘的网络释义
咸刘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据甲骨文。从戌(
),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杀)(2) 同本义
咸刘厥敌。——《书·君奭》
(3) 毕;终
迄始皇三载而咸,时、激、地、保、人事乎?—— 汉· 扬雄《法言》
(4) 感应
…窕则不咸。——《左传》
(5) 又如:咸腓(妄动);咸感(阴阳相感,夫妇相和)
副词
(1) 普遍都,全部
咸,皆也,悉也。——《说文》
庶绩咸熙。——《书·尧典》
周邦咸喜。——《诗·大雅·崧高》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咸怃然。——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京城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汉书·张衡传》
属吏咸伏渴。——《明史》
(2) 又如:咸叨福庇(都借光沾了福气);咸宥(全部宽恕);咸臻(全都到达);咸五登三(帝德广被,同于五帝而超于三王)
(3) 共;同
敦商之旅,克咸厥功。——《诗·鲁颂·閟宫》
形容词
(1) 普遍
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国语》
(2) 协和,调和
舟中鸣鼓若竞渡,挽人从山石中闻鼓声而咸力。——《天工开物》
(3) 和睦 。如:咸平(和平;太平);咸和(协和;和睦)
名词
(1) 咸阳(今为地级市,位于陕西西安西北20公里)。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都咸阳,城市宫殿林立。公元前206年为楚项羽焚毁,简称咸
(2) 古乐曲名。即咸池 。如: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
形容词
含盐的 。如:咸鱼;咸肉;咸水;咸菜;咸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ham2 [客语拼音字汇] ham2 [客英字典] ham2 [东莞腔] ham2 [沙头角腔] ham2 [宝安腔] ham2 [海陆丰腔] ham2 [台湾四县腔] ham2 [陆丰腔] ham3
◎ 潮州话:ham5 giam5 [澄海]hang5 gia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咸 | 胡讒 | 匣 | 咸 | 平聲 | 咸 | 開口二等 | 咸 | 咸 | ghrem/haem | ɣɐm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从刀,丣(
)声。本义:杀,戮)(2) 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诗·周颂·武》
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 晋之北鄙亦曰刘。——《方言》卷一
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左传·成公十三年》
(3) 克,战胜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名词
(1) 兵器名。斧钺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引 郑玄曰:“刘,盖今鑱斧。”
(2) 姓
形容词
剥落,凋残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明· 刘基《擢彼乔松》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la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