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

kǎ xiě [ ka xie]
注音 ㄎㄚˇ ㄒ一ㄝ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咯血 kǎxiě

(1) 喉部或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排出

haemoptysis

词语解释

  1. 喉部或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排出。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胸部外伤、肺癌等常有这种症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砚史》:“﹝ 王子若 ﹞为 宿迁 王惜菴 刻 高南阜 《砚史》,歷三年,工未及半,咯血卒。” 洪深 《歌女红牡丹》:“当经众人施救复苏,然自是缠绵床笫,咯血不已。”

引证解释

⒈ 喉部或喉以下呼吸道出血经口腔排出。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胸部外伤、肺癌等常有这种症状。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砚史》:“﹝王子若﹞为宿迁王惜菴刻高南阜《砚史》,歷三年,工未及半,咯血卒。”
洪深《歌女红牡丹》:“当经众人施救复苏,然自是缠绵床笫,咯血不已。”

咯血的国语词典

因疾病引起未经咳嗽,而喉中咯出血块或血点的症状。

咯血的网络释义

咯血 科普中国

  • 咯血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即气管、支气管或肺组织)出血,并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的过程。咯血不仅可由呼吸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循环系统疾病、外伤以及其他系统疾病或全身性因素引起。应与口腔、咽、鼻出血以及呕血相鉴别。
  • 咯血的翻译

    德语: Blut spucken bzw. aushusten

    咯血造句

    目的观察氯丙嗪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止血效果。
    经常吃可去面斑,治反胃咯血,肛门闭急并便血,痔漏出血。
    结论消心痛联合脑垂体后叶素治疗大咯血是有效治疗方法。
    焙制的柿霜,治咽喉干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咯血等症。
    医院开的诊断书写他“咯血、支气管扩张合并粉尘感染,肺气肿,肺大泡”。
    市民严大伯指着老车牌笑着说,“你看,这个‘杭’字蛮艺术的,像不像杭州现在的城标?”钱塘名妓苏小小,年十九咯血而死,葬于西泠之坞。
    呼吸系统症状可见咳嗽、咯痰、咯血、胸部不适、胸闷等。
    大补阴丸知柏黄,龟版脊髓蜜成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
    未几,因患肺痨之疾,咯血弗止,不治而死。
    结果肺结核咯血患者有复杂多样的心理特点,应针对性的进行不同的心理护理。
    蛤蚧是重要的药用动物,有补肺气、益精血、助阳道、定喘止咳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虚痨喘咳、咯血、肺结核、神经衰弱、阳痿早泄、老人气虚等疾病。
    可出现轻重不一的出血倾向,可有鼻出血、呕血及咯血,注射部位持续渗血及血肿。
    记得那是解放前的愚昧时代,父亲积劳成疾,咯血不止,日渐衰弱,犁田打耙、调秧撒种等活干不了。
    结论畸形血管栓塞术对叶内型肺隔离症致咯血的治疗,安全有效。
    最普通的症状是咯血、发烧、咯痰和胸痛。
    重症病人会出现咯血、呕血、便血、尿血等出血现象。
    胸痛常伴有咯血肺结核、肺栓塞、原发性肺癌。
    茄子在食疗上的价值不止上述,还能防治咯血,老人斑、坏血症、对痛风患者,也有一定的效用。
    你最好请医生来,这孩子整整一上午都在咯血。
    在寒冷彻骨的海上,基茨开始发烧,不断地咯血。

    汉字详情

    gē,luò,kǎ,lo [ge,luo,ka,lo]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TKG
    五行:
    仓颉: RHER
    四角: 67064

    详细解释

    名词

    禽鸟的叫声 。如:咯嗒

    鸡叫声

    象词

    形容各种不大的尖声 。如:咯支支;咯巴;咯吱;咯咂;咯咯

    代词

    (1) 这 。如:经不得咯号风浪

    (2) 另见 kǎ;lo;luò

    动词

    (1) 同“喀”。用力使东西从食道或气管里出来 。如:咯血;咯痰

    (2) 另见 gē;lo;luò

    lo

    语气词

    (1) 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催促、期待的语气和表示情况的变化。如:是咯!事实完全这样;走咯,时间不早了

    (2) 用在句中,表示稍作停顿,引人注意下文。如:今儿咯,我们把这块地种上麦子

    (3) 另见 gē;kǎ;luò

    luò

    (1) ——“吡咯” bǐluò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 5 H 5 N

    (2) 另见 gē;kǎ;lo

    英文翻译

    final particle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lo1 lo3 lo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ok7 gok7 [梅县腔] lo1 [宝安腔] gok7 | lok7 [客英字典] gok8 lok8 [海陆丰腔] lok7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og5 log6
    ◎ 潮州话:log8(lôk) kag4(khak) lo1(lo)

    宋本广韵

    xiě,xuè [xie,xue]
    部首: 618
    笔画: 6
    五笔: TLD
    五行:
    仓颉: HBT
    四角: 27102

    详细解释

    xiě

    名词

    (1) ∶“血”( xuè)的口语读音(多单用) 。如:鸡血;血块子;血沥沥(血淋淋);血唬零喇(血糊淋粒。血淋淋的);血胡同(血湖同。于人丛中杀出的血路);血糊突(流血很多,像粥样);血渌渌(鲜血淋漓);血心(忠心;热忱);血的教训;流了一点血,不要紧

    (2) 另见 xuè

    xuè

    名词

    (1) (指事。小篆字形,从皿,“一”象血形。表示器皿中盛的是血。本义:牲血,供祭祀用)

    (2) 同本义。后泛指血液

    血,祭所荐牲血也。——《说文》

    取其血膋。——《诗·信南山》。笺:“血以告杀也。”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周礼·大宗伯》

    血祭盛气也。——《礼记·郊特性》

    叩其鼻以血社也。——《公羊传·僖公十九年》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汉· 扬雄《法言》

    (3) 又如:狗血喷头;贫血;呕心沥血;心血;血海的干系(关系非常重大的责任);血映征袍(喻战斗激烈);血肉蹀躞(死尸阻路,只能小步慢行)

    (4) 指妇女的月经

    今常见怀胎七八个月而生子者,但以血止为度。——张介宾《景岳全书》

    (5) 又如:血分(妇女的经血);经血;血崩(经血过多)

    (6) 悲痛的泪水

    老夫哭爱子,日暮千行血。——唐· 顾况《伤子》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易·屯》

    (7) 又如:血泪

    (8) 血脉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动词

    (1) 用鲜血涂沾

    兵可毋血刃而俱罢。——《汉书》

    (2) 又如:血刃(血沾刀口。谓杀戮);血衣(沾血的衣服);血花(飞溅的鲜血);血点,血踪(犹血迹)

    (3) 杀伤,杀害

    挥直刃以血其邪者。——唐· 沈光《李白酒楼记》

    (4) 又如:血风肉雨(形容剧烈残酷的搏斗或屠杀);血场(指战场);血沟(条状的流血伤口)

    (5) 染,涂

    形容词

    (1) 指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亦指血缘、血统

    亲附疏,割犯血。——汉· 扬雄《太玄》

    (2) 又如:血叔(嫡亲的叔父);血胄(后裔);血胤(同一血统的子孙后代;犹血统);血嗣(指子孙);血属(有血缘关系的亲属)

    (3) 喻赤诚 。如:血气之勇(指一时感情冲动而产生的勇气)

    (4) 喻红色

    杜鹃灿烂,血艳夺目。——《徐霞客游记》

    俄有赤龙长千余丈,雷目血舌。——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血殷(暗红);血旗(指红旗);血紫(紫红色)

    (6) 另见 xiě

    英文翻译

    blood; radical number 143

    方言集汇

    ◎ 粤语:hyut3
    ◎ 客家话:[梅县腔] hiet7 [海陆丰腔] hiet7 [客语拼音字汇] hiad5 [台湾四县腔] hiet7 [客英字典] hiet7 [沙头角腔] het7 [宝安腔] het7 [陆丰腔] hiat7 [东莞腔] he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決屑合入聲合口四等huet/xuetxiw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