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钉嚼铁

yǎo dīng jiáo tiě [yao ding jiao tie]
繁体 咬釘嚼鐵
注音 一ㄠˇ ㄉ一ㄥ ㄐ一ㄠˊ ㄊ一ㄝ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谓一口咬定,说话毫不含糊。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成语用法

咬钉嚼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水浒传》第九回:“来往的,尽是咬钉嚼铁汉;出入的,无非沥血剖肝人。”
《西游记》第五六回:“话説唐三藏咬钉嚼铁,以死命留得一个不坏之身;感蒙行者等打死蝎子精,救出琵琶洞。”

⒉ 谓一口咬定,说话毫不含糊。

明冯梦龙《山歌·偷》:“拚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説,咬钉嚼铁我偷郎。”
《再生缘》第六七回:“咬钉嚼铁言言在,舌剑唇鎗句句真。”

咬钉嚼铁的国语词典

比喻主意坚定或意志刚强不移。

咬钉嚼铁的网络释义

咬钉嚼铁

  • 咬钉嚼铁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牙齿能咬碎铁钉,比喻意志坚强。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
  • 咬钉嚼铁造句

    指导员咬钉嚼铁地说,“不是地主,也是富农,不是富农,也是小店主,反正你绝对不是个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人,而是个吃剥削饭为生的寄生虫!”。
    玄奘一如既往地意志坚定,“咬钉嚼铁,以死命留得一个不坏之身”。
    但任何困难都不是推迟任务完成的借口,我们必须咬钉嚼铁,一往无前,哪怕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解放前一场大水,弄得咬钉嚼铁。
    没有,在这沧州牢城营,进出都是咬钉嚼铁的汉,来往都是沥血剖肝的人,那又怎样,过了一夜百尺钢都化了绕指柔。
    谢兴凤像换了一个人,咬钉嚼铁地吐出三个字“没问题!”。
    话说唐三藏咬钉嚼铁,以死命留得一个不坏之身,感两位老妈妈救出琵琶洞。

    汉字详情

    yǎo [yao]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UQY
    五行:
    仓颉: RYCK
    四角: 6004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交声。《说文》本从“齿”。本义:用牙齿把东西夹住或切断弄碎)

    (2) 同本义

    易子而咬。——《汉书·食货志》引汉· 贾谊《论积贮疏》

    (3) 又如:咬姜呷醋(节约饮食用度);咬牙关(形容痛恨、愤怒或发狠心);咬瓦(比喻乏味);咬定牙根(亦作“咬定牙关”。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咬钉嚼铁(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4) 吐字发音 。如:咬舌子(说话吐字含混不清的人);咬耳朵(附耳密语);咬字不准;咬吐(咬字吐音,发音);咬音咂字(形容说话一字一板,郑重其事);咬嚼吞吐(指演员的发音吐字,念白说唱)

    (5) 比喻攀扯或诬陷他人 。如:乱咬好人;反咬一口

    (6) 螺丝等互相卡住 。如:这个旧螺母咬不住扣儿

    英文翻译

    bite, gnaw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u5
    ◎ 客家话:[沙头角腔] ngau1 [海陆丰腔] ngau1 gau1 [梅县腔] gau1 ngau1 [陆丰腔] ngau1 [客英字典] ngau1 [宝安腔] ngau1 [客语拼音字汇] ngau1 [台湾四县腔] ngau1 gau1 [东莞腔] nga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rau/keaukau
    dīng,dìng [ding]
    部首: 506
    笔画: 7
    五笔: QS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MN
    四角: 81720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形声。从金,丁声。本义:鍊饼黄金)

    (2) 钉子 ,用以贯穿物体使结合牢固的东西

    假借为丁,今俗用为铁钉字。——《说文通训定声》

    (3) 又如:钉铰(一种金属零件。凡刀柄鞍首等皆有此);钉靴(鞋底钉钉,雨天可以防滑的鞋)

    (4) 通常是圆锥形,有尖头或尖顶的木料、金属或其他材料做的钉状物 。如:鞋钉;竹钉

    (5) 刺 。如:眼中钉

    动词

    (1) 紧跟不放,监视 。如:一位侦探在钉那个嫌疑分子的梢

    (2) 催促;监督;紧迫

    小珍儿还是尽钉着问,这叫什么,那叫什么。—— 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3) 另见 dìng

    dìng

    动词

    (1) 用钉将…固定住 。如:把公告钉在大门上

    (2) 用锐器刺人

    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晋书·文苑传》

    (3) 用线把带子、纽扣等缝住 。如:钉扣子

    (4) 另见 dīng

    英文翻译

    nail, spike; pursue closely

    方言集汇

    ◎ 粤语:deng1 ding1

    宋本广韵

    jiáo,jué,jiào [jiao,jue]
    部首: 319
    笔画: 20
    五笔: KELF
    五行:
    仓颉: RBWI
    四角: 62046

    详细解释

    jiáo

    动词

    (1) (形声。从口,爵声。本义:以牙磨碎食物)

    (2) 同本义

    嚼,削也。——《释名》

    嚼,噬嚼也。——《玉篇》

    (3) 又如:嚼蜡(多指文章或讲话没有滋味,没有意思);嚼吞(咀嚼吞食);嚼咽(咀嚼吞咽);嚼头(经得起咀嚼的厚味(多用比喻义))

    (4) 吃 。如:嚼作(吃喝);嚼食(吃东西,吃喝);嚼啜(吃喝);嚼蔬(吃蔬菜度日,形容饮食粗劣)

    (5) 剥蚀、蛀蚀、冲蚀或冰川侵蚀

    水嚼沙洲树出根。——宋· 真山民《朱溪涧》

    (6) 干杯

    复嚼者,京都饮酒相强之辞也。——《续汉书·五行志》

    解姊子负解之势,与人饮,使之嚼。非其任疆必灌之。——《史记》

    (7) 咬。如:嚼食(咬食);嚼啮(咬啮);嚼齿,嚼穿龈血(均形容愤恨已极之状)

    (8) 比喻吃用 。如:嚼本(坐吃本钱);嚼民(剥削人民)

    (9) 乱说话 。如:嚼蛆(骂人话。胡说八道);嚼说(议论,说三道四);嚼牙(说撮弄是非的话;爱挑锡或说别人的坏话)

    (10) 吟赏,玩味 。如:嚼羽(调弄音律;吟讨作赋);嚼味(咀嚼品味);嚼征(调弄音律)

    (11) 唠叨 。如:嚼念(絮聒,唠叨)

    (12) 另见 jiào;jué

    jiào

    (1) ——“倒嚼”( dǎojiào):即牛羊等动物的反刍

    (2) 另见 jiáo;jué

    jué

    名词

    (1) 义同“嚼( jiáo),用于某些复合词和成语

    嚼,噬嚼也。——《玉篇》

    咀啮曰嚼。——《通俗文》

    牛曰齝。——《尔雅·释兽》。注:“食之已久,复出嚼之。”

    (2) 又如:咀嚼;嚼血(嚼唇出血);过屠门而大嚼

    (3) 另见 jiáo;jiào

    英文翻译

    prattle, be glib

    方言集汇

    ◎ 粤语:ziu6 zoek3 zoek6
    ◎ 客家话:[宝安腔] ziok7 ciau3 [梅县腔] ciau5 [东莞腔] ziok7 [客英字典] ziok7 ciau5 [台湾四县腔] ziok7 tsio5 ziau3 ciau5 [客语拼音字汇] ceu4 jiog5 qiau4 [海陆丰腔] ziok7 tsio5 ziau3 ci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八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在爵藥開入聲開口三等ziak/dziakdzʰĭak
    tiě [tie]
    部首: 506
    笔画: 10
    五笔: QR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PHQO
    四角: 8578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金,臷( zhì)声。本义:化学元素。符号Fe。一种很重的可锻、有延展性和有磁性的、主要是两价和三价的金属元素,纯铁为银白色,但在潮湿空气中容易生锈)

    (2) 同本义

    铁,黑金也。——《说文》

    铁锁长三丈。——《墨子·备穴》

    邯郸郭纵以冶铁成业。——《史记·货殖列传》

    (3) 又如:铁冶(冶铁工场);铁山(产铁的矿山);铁石(铁与石;铁矿石);铁锡(铁和锡);铁砂(含铁的矿砂);铁炭(铁和炭);铁皮(铁的外层);铁精(纯铁)

    (4) 铁制的器物

    柄铁折叠环复——明· 魏禧《大铁椎传》

    (5) 又如:铁花(金属器物的光泽);铁戒尺(佛教徒戴在头上的环形物);铁尺(铁戒尺;用来体罚的铁板子);铁锚(用来作为停船时稳定船身的铁制大钩子);铁鼓(铁制的战鼓);铁绠(铁索,铁绳);铁牌(铁制的牌子);铁钵(铁制的钵。僧人化缘求食的用具);铁钩(铁制的钩子);铁箍(铁制的圆环,用以箍物。如木桶之类可用铁箍箍住,使不松开)

    (6) 指兵器 。

    (7) 如:铁蒺藜骨朵(古代的一种兵器,以铁或硬木制成,为一长棒,顶端为附有铁刺的长圆形头);铁蒺藜(军用的铁制三角物,尖刺如蒺藜籽。常布设于地上或浅水中,阻碍人马、车辆行动);铁兵(铁制兵器);铁杖(铁制的棍棒);铁衣(用铁片制成的战衣)

    (8) 赤黑色的马

    乘玄路,驾铁骊。——《礼记·月令》

    (9) 古丘名 。春秋时卫地。在今河南濮阳北

    (10) 姓。

    (11) 如:铁力(复姓);铁弗(复姓);铁伐(复姓)

    形容词

    (1) 黑色 。

    (2) 如:铁色(像铁的颜色。即铁灰色);铁骢(毛色青黑的马);铁骊(毛色青黑如铁的马);铁连钱(指马身上黑色的钱形斑点);铁藓(黑色苔藓)

    (3) 比喻坚固 。

    (4) 如:铁郭(形容外城坚固如铁);铁壁(比喻城壁或屋壁的坚固);铁纱帽(比喻稳固的官职);铁脚板(形容善于长途行走的脚);铁屋(比喻监狱)

    (5) 比喻坚强不屈;强硬 。

    (6) 如:铁石(比喻意志坚强刚毅);铁誓(坚定不二、至死不变的誓言);铁砚未穿(除非铁砚磨穿,所定志向决不动摇。比喻意志坚定,未达既定目的,决不改变);铁心肠(形容意志坚定,不为感情所动)

    (7) 驳不倒的 。

    (8) 如:铁的事实

    (9) ∶油煎(炸)的 。

    (10) 如:铁雀

    动词

    (1) 下决心 。

    (2) 如:残酷的现实使他铁了心

    (3) 板着面孔(表情严肃) 。

    (4) 如:他总是铁着脸

    英文翻译

    iron; strong, solid, firm

    方言集汇

    ◎ 粤语:tit3
    ◎ 潮州话:tih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