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决

zī jué [ zi jue]
繁体 咨決
注音 ㄗ ㄐㄩㄝˊ

词语释义

谓断决。

词语解释

  1. 谓断决。

    《南史·孔奂传》:“﹝ 奂 ﹞又达於政体,每所奏,未尝不称善,百官滞事,皆付咨决。”

引证解释

⒈ 谓断决。

《南史·孔奂传》:“﹝奂﹞又达於政体,每所奏,未尝不称善,百官滞事,皆付咨决。”

咨决的网络释义

咨决

  • 谓断决。《南史·孔奂传》:“﹝ 奂 ﹞又达於政体,每所奏,未尝不称善,百官滞事,皆付咨决。”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按部必檄公(袁可立),相随有所咨决。”
  • 汉字详情

    [zi]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UQW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IOR
    四角: 376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次声。本义:商议;征询)

    (2) 同本义

    咨,谋事曰咨。——《说文》。字亦作谘。

    咨,谋也。——《尔雅》

    周爰咨诹。——《诗·皇皇者华》

    咨于故实。——《国语·周语》

    访问于善为咨。——《左传·襄公四年》

    咨亲为询。——《国语·鲁语下》

    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咨臣以当世之事。

    (4) 又

    以咨诹善道。

    遂随使者倒军,署司空户曹掾,引见咨议。——《三国志·魏志》

    (5) 又如:咨叩(咨询求教);咨考(询问查考);咨度(咨询;商酌);咨问(咨询;请教);咨禀(请教;禀告)

    (6) 叹息;赞叹

    文王流涕而咨之。——《吕氏春秋》

    微微老夫,咨既迁绝。——《汉书·韦贤传》

    对曰:“巢、 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世说新语·言语》

    (7) 又如:咨叹(叹息);咨闵(叹息怜恤);咨惋(叹惜);咨咨(叹息;叹息声)

    (8) 用同“龇”。露出

    大圣喝了一口,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西游记》

    (1) 表示赞赏,相当于“啧”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书·尧典》

    尧曰:“咨!尔 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论语·尧曰》

    (2) 又如:咨嗟(赞叹之声);咨玩(赞叹玩赏)

    名词

    (1) 旧时公文的一种。咨文的简称 。用于同级机关

    少保据着萧云仙的详文,咨明兵部。——《儒林外史》

    (2) 又如:咨称(公文上说);咨呈(具文呈报);咨注(载入官牒)

    英文翻译

    inquire, consult, discuss; plan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梅县腔] zii1 [台湾四县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海陆丰腔] zih1 [东莞腔] zu1 [宝安腔] 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即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cii/zitsi
    jué [jue]
    部首: 204
    笔画: 6
    五笔: UN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DK
    四角: 3518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夬( guài)声。本义:疏通水道,使水流出去)

    (2) 同本义

    自河决瓠子后,二十余岁,岁因以数不登。——《史记·河渠书》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决,行流也。——《说文》

    人导之而行曰决,水不循道而自行亦曰决。——《说文通训定声》

    予决九川,距四海。——《书·益稷》

    决之东方而东流。——《孟子》

    治水有决河深川。——《汉书·沟洫志》

    决水而灌之。——《韩非子·初见秦》

    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史记·秦始皇纪赞》

    鲧禹决渎。——《韩非子·五蠹》

    决渎于殷周之世。

    买庸而决窦。

    (3) 又如:决江(掘开江边堤岸放水);决汩(疏通,疏导。开凿水流,使能通畅);决子军(古代挖坑道、地道的工兵);决泄(除去壅塞,排除积水)

    (4) 大水冲破堤岸或溢出

    则决雎澨。——《左传·成公十五年》

    孝文时, 河决酸枣,东溃金堤。——《史记·河渠书》

    河水决 濮阳,泛十六郡。——《汉书·武帝纪》

    贲星坠而勃海决。——《淮南子·天文》。注:“溢也。”

    黄河西来决仑。—— 李白《公无渡河》

    (5) 又如:决水(河水决口);决溢,决泆(河堤溃破、水流泛滥);决溃(堤防被水冲破)

    (6) 断裂,折断

    决指而身死。——《淮南子·说山》。注:“伤也。”

    濡肉齿决。——《礼记·曲礼》。注:“犹断也。”

    (7) 又如:决眥(眼眶裂开;张眼瞪视);决羽(折断羽翼);决坼(裂开,张开);决浮云(截断浮云,形容剑的威力)

    (8) 离别,同“诀”

    与我决于传舍中。——《史记·外戚世家》。索隐:“别也。”

    与武决去。——《汉书·李广苏建传》

    与侯生决。——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 又如:决去(辞别离去);决别(诀别);决舍(弃舍,离弃)

    (10) 决断,决定

    是天下之大决也。——《荀子·仲尼》。注:“谓决断之大也。”

    孔子不能决也。——《列子·汤问》

    吾计已决矣。——汉· 刘向《列女传》

    吾计决矣。——《资治通鉴》

    决人死生。——清· 刘开《问说》

    (11) 又如:决平(公平决断讼狱);决正(认为正确而依从);决市(决定行市);决志(拿定主意);决制(控制)

    (12) 判决

    审决狱。——《淮南子·时则》

    不敢专决。——清· 方苞《狱中杂记》

    一二人立决。

    中有立决者。

    法应立决。

    (13) 又如:决狱(审理判决案件);决囚(判决死刑);决杖(处以杖刑);决配(判处流放);决滞(判决积压的案件);决宪(作出惩处的决定;定罪);决知(审知辨识);决理(审理判决)

    (14) 处死犯人

    每岁大决。——方苞《狱中杂记》

    (15) 又如:决不待时(处决重刑犯不必等到秋后就可以执行死刑);决囚(执行死刑);决刑(执行死刑);决期(处决死囚的日期)

    (16) 较量,分胜负

    办之者诚决。——《资治通鉴》

    与孟德决之。

    (17) 又如:决胜;决斗

    (18) 毁坏,破坏 。如:决张(劈开帐幕);决撒(败露;坏事)

    (19) 选,挑,同“抉” 。如:决剔(挑剔);决善(即择善而从);决机(依据时机采取适宜决策)

    (20) 责打 。如:决放(杖责后释放);决尸(鞭打尸体);决杀(打杀);决责(杖责);决罚(杖责的刑罚)

    (21) 溃破 。如:决疣溃痈(脓疮溃破);决溃(溃烂流脓)

    (22) 竭,尽 。如:决力(竭力);决命(拼死尽力);决竭(干涸)

    副词

    (1) 一定,必定

    决负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敢也决矣。——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事有决无可疑者。——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决非天运。

    (2) 又如:决然(一定)

    (3) 无论如何 。如:我决不会妨碍他

    英文翻译

    decide, determine, judge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et7 [海陆丰腔] giet7 [宝安腔] get7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东莞腔] ket7 [梅县腔] giet7
    ◎ 潮州话:guag4 (kuak) 「潮州」guêg4 (kuek 旧时:ku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六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穴屑合入聲合口四等kiwetku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