咤叉

zhà chā [ zha cha]
繁体 吒叉

词语释义

叉手。

词语解释

  1. 叉手。

    唐 杜牧 《别家》诗:“初岁娇儿未识爷,别爷不拜手吒叉。” 宋 陆游 《晚步湖塘少休民家》诗:“村童亦可念,唤客手吒叉。”

引证解释

叉手。

唐杜牧《别家》诗:“初岁娇儿未识爷,别爷不拜手吒叉。” 宋陆游《晚步湖塘少休民家》诗:“村童亦可念,唤客手吒叉。”

咤叉的国语词典

交叉著双手。

咤叉的网络释义

咤叉

  • 咤叉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叉手,出自杜牧 《别家》。
  • 汉字详情

    zhà [zha]
    部首: 319
    笔画: 9
    五笔: KPTA
    五行:
    仓颉: RJHP
    四角: 630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宅声。本义:吃东西时口中作声)

    (2) 同本义

    毋咤食。——《礼记·曲礼上》

    (3) 痛惜

    痛惜曰咤也。——《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

    (4) 怒吼

    那行者一生性急, 那里容得, 大咤一声, 现了本相。——《西游记》

    (5) 又如:咤叱(叱咤,怒斥);咤叱喑鸣(厉声怒喝)

    (6) 慨叹,叹息声

    哀咤良久。——唐· 李朝威《柳毅传》

    (7) “吒”

    英文翻译

    scold, bellow, shout at, roar

    方言集汇

    ◎ 粤语:zaa1
    ◎ 客家话:[宝安腔] za1 [客英字典] za5 cet8 [台湾四县腔] za5 ca5 [梅县腔] za5 [海陆丰腔] za5 ca5
    ◎ 潮州话:z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tra/teaţa
    chā,chà,chǎ,chá [cha,cha,cha,cha]
    部首: 228
    笔画: 3
    五笔: CYI
    五行:
    吉凶:
    仓颉: EI
    四角: 77403

    详细解释

    chā

    动词

    (1)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

    (2)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

    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

    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

    (3) 又如:叉手

    (4) 刺;扎取 。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

    红漆了叉。——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2) 叉子

    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

    (3)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

    (4)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如:打个叉

    (5) 另见 chá;chǎ;chà

    chá

    动词

    (1) 挡住,卡住

    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

    (2) 另见 chā;chǎ,chà

    chǎ

    动词

    (1) 分开,成叉形 。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

    (2) 另见 chā;chá;chà

    chà

    动词

    (1) 用同“岔”。分岔 。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

    (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

    (3) 另见 chā;chá;chǎ

    英文翻译

    crotch; fork, p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caa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ca1 [陆丰腔] ca1 [梅县腔] za5 ca1 [宝安腔] ca1 [客英字典] ca1 [台湾四县腔] ca1 [沙头角腔] ca1 [海陆丰腔] ca1 [东莞腔] ca1
    ◎ 潮州话:cê1 ca1 (chhe tsha)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楚佳佳開平聲開口二等ʧʰaichre/chae

    咤叉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