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yǒng huái [ yong huai]
繁体 詠懷
注音 ㄩㄥˇ ㄏㄨㄞˊ

词语释义

咏怀 yǒnghuái

(1) 借某物用诗词抒发情怀抱负

咏怀诗
sing of one's feelings

词语解释

  1. 谓以诗歌形式抒发情怀抱负。

    三国 魏 阮籍 有《咏怀》八十二首。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咏怀古跡,皆当在傍晚时邪,此事之必不然也。”

  2. 用诗歌来抒发情怀,寄托抱负。如 三国 魏 阮籍 有《咏怀诗》八十二首。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 士谦 平生时为咏怀诗,輒毁弃其本,不以示人。” 唐 温庭筠 《寄渚宫遗民弘里生》诗:“未肯睽良愿,空期嗣妙音。他时咏怀作,犹得比南金。”

引证解释

⒈ 谓以诗歌形式抒发情怀抱负。 三国魏阮籍有《咏怀》八十二首。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五:“咏怀古跡,皆当在傍晚时邪,此事之必不然也。”
用诗歌来抒发情怀,寄托抱负。如三国魏阮籍有《咏怀诗》八十二首。 《隋书·隐逸传·李士谦》:“士谦平生时为咏怀诗,輒毁弃其本,不以示人。”
唐温庭筠《寄渚宫遗民弘里生》诗:“未肯睽良愿,空期嗣妙音。他时咏怀作,犹得比南金。”

咏怀的国语词典

抒发情怀。如阮籍有咏怀诗八十二首。

咏怀的网络释义

咏怀

  • 咏怀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ong huai,是指用诗歌来抒发情怀,寄托抱负。三国 魏阮籍有《咏怀》八十二首,为咏怀体的代表人物。
  • 咏怀造句

    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咏怀,以慰其心。
    以诚立信,以信致远。以德积善,以善乐为。以爱同心,以心共鸣。以诗言志,以志咏怀。以古为镜,以镜明失。以则当理,以理服人。以律修身,以身躬行。
    魏晋士人的游览作品中有很多游仙内容的描写,实为咏怀,表达了士人超越现实、摆脱苦闷的渴望。
    但我要说的,是全世界忠实的粉丝团成就了我,让我有机会体验的生活冒险,为此我咏怀感激。
    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却异大于同,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
    “诗以言志,歌以咏怀”,不同军队有不同的军歌,军歌有何独特作用?王法安军歌同军旗军徽一样,都是军队精神文化教育与传承的有效方式。
    是啊,在下也觉得此词流畅自然,意境清幽,寓情于景,以月圆花残,叹人生无常,实是中秋咏怀的佳作。
    艺术方面,自由开放的“性灵”说理论体系,指导了他的诗歌创作,咏史诗与咏怀诗是他创作的主体。
    诗人观察力特别敏锐,每每见景生情,托物咏怀,写出精采诗篇。
    诗歌既有清新自然、颇具理趣的山水诗,也有深沉练达、含蓄蕴藉的咏怀诗。
    第二章论述《咏怀诗》的内在情感线索与文人化的关系。
    论文正文共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了《咏怀诗》的版本、诗题、组诗、写作时间、四言与五言的关系等基础性问题;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咏怀诗》具有重要的地位。
    王维的诗作类型包含山水田园诗、禅诗、咏怀诗、边塞诗、应制诗、赠答诗、送别诗、悲悼诗和杂诗。
    建安诗人确立了咏史诗以史咏怀的传统,使其抒情性得以凸现;
    阮籍《咏怀诗》是魏晋诗歌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第二类是咏怀诗;
    他的诗以咏物、咏怀诗为主,描述了其隐居生活环境,表达了他淡泊独善的追求;
    在《咏怀诗》中,阮籍常常通过很多路意象和远游举动的描写来表达其无望的情绪。

    汉字详情

    yǒng [yong]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YN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INE
    四角: 6309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永声。又作“詠”。本义:曼声长吟;歌唱)

    (2) 同本义

    詠,歌也。或从口。——《说文》。段注:“尧典曰:‘歌永言。’乐记曰:‘歌为之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

    搏拊琴瑟以咏。——《虞书》。郑注:“谓歌诗也。”

    五曰夷则,所咏歌九则,平民无二也。——《国语·周语下》

    人喜则斯陶,陶斯咏。——《礼记·檀弓》

    咏而归。——《论语·先进》

    咏殷周之《诗》。——班固《东都赋》

    (3) 又如:咏士(诗人);咏雪(咏絮。泛指有诗才的女子);咏哦(歌咏吟哦);咏吟(曼声诵读);咏言(吟诗)

    (4) 用诗词等形式来写景抒情

    若是而不从,动而不悛,则文咏物以行之,求贤良以翼之。——《国语·楚语上》

    歌以咏志。——《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5) 又如:咏桑寓柳(喻表面上赞美此事物,实际是为寄托对他事物的情感);咏志(以诗歌抒发心志);咏风嘲月(诗人写诗,常以风月为题材,故常泛称写诗为咏风嘲月)

    (6) 歌颂

    含淳咏德之声盈耳。——汉· 王褒《四子讲德论》

    (7) 又如:咏颂(歌颂);咏仁(歌颂仁德);咏德(歌颂高尚的品德)

    名词

    指诗歌等韵文作品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英文翻译

    sing song or poem, hum, chant

    方言集汇

    ◎ 粤语:w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un3 [陆丰腔] jun6 [客英字典] jun3 [台湾四县腔] jun3 [梅县腔] jun3 [宝安腔] jun3
    ◎ 潮州话:iong3(iòng) [揭阳、潮阳]u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三映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爲命庚三合去聲合口三等ĭwɐŋyengh/hwanq
    huái [huai]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MF
    四角: 91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2) 同本义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4) 心里存有;怀藏

    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

    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

    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尚怀狐疑。

    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

    (6) 包容;包围

    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

    怀万物。——《淮南子·览冥》

    (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

    (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

    (9) 归向;依恋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

    (11) 招致;招徕 。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

    (12) 安;安抚

    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

    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

    名词

    (1) 胸口;怀抱里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

    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

    (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

    (3) 心意;情意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前我怀。

    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

    (5)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

    (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英文翻译

    bosom, breast; carry in bosom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