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嘶

shēn sī [ shen si]
注音 ㄕㄣ ㄙ

词语释义

呻吟叫喊。

词语解释

  1. 呻吟叫喊。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韦公子》:“﹝公子﹞暗置鴆毒盃中。 韦娘 纔下咽,溃乱呻嘶。众集视,则已毙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纫针》:“ 虞 闻,奔验,则棺木已啟,妻呻嘶其中,抱出之。”

引证解释

⒈ 呻吟叫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韦公子》:“﹝公子﹞暗置鴆毒盃中。

韦娘纔下咽,溃乱呻嘶。众集视,则已毙矣。”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纫针》:“虞闻,奔验,则棺木已啟,妻呻嘶其中,抱出之。”

呻嘶的网络释义

呻嘶

  • 呻嘶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呻吟叫喊。
  • 汉字详情

    shēn [shen]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JHH
    五行:
    仓颉: RLWL
    四角: 650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申声。本义:吟诵)

    (2) 同本义

    学业荒呻毕。——范成大《藻侄比课》

    (3) 又如:呻毕(诵读书籍。毕,书简);呻唤(因劳苦病痛而呻吟或叫唤)

    (4) 病痛时低声哼

    疾者思愈,必呻而求医。——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5) 又如:呻呼(因劳苦疾痛而呻吟呼喊;高吟);呻恫(因病痛而发出声音);呻楚(呻吟痛楚);呻鸣(发出凄楚的声音);呻嘶(呻吟叫喊)

    英文翻译

    groan, moan; recite with inton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n1 [梅县腔] sh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客英字典] shin1 [陆丰腔] shin1 [客语拼音字汇] cen1 sin1 [宝安腔] si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ɕĭĕnsjin
    [si]
    部首: 319
    笔画: 15
    五笔: KADR
    五行:
    仓颉: RTCL
    四角: 6202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斯声。本义:声音沙哑)

    (2) 同本义

    莽为人,…露眼赤睛,大声而嘶。——《汉书·王莽传》

    (3) 又如:嘶嚷(吵闹);嘶嗄(沙哑);嘶喝(声音沙哑无力);嘶竭(沙哑得发不出声);嘶丑(沙哑粗浊);嘶涩(沙哑干涩);声嘶力竭

    (4) 虫鸟声凄切幽咽的

    独在中庭倚闲树,乱蝉嘶噪欲黄昏。——唐· 元稹《哭子》

    (5) 又如:嘶嗌(凄切幽咽);嘶啭(凄凉宛转)

    动词

    (1) 牲畜鸣叫。亦特指马发出高而拖长的、典型的鸣叫声

    嘶,马鸣也。——《玉篇》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嘶风(马迎风嘶叫);嘶号(马引声长鸣);嘶战(嘶叫战栗);嘶声(马鸣声);嘶噪(鸣声喧杂);人喊马嘶

    (3) 发声凄楚哽噎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茄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4) 又如:嘶酸(发声凄楚)

    (5) 歌吟

    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能嘶《竹枝词》,供养绳床禅。—— 唐· 孟郊《教坊歌儿》

    细而尖的连续声 。如:嘶唧;嘶啦;嘶啦啦;嘶嘶

    确有细微的嘶声在树丛中传来

    英文翻译

    neighing of a horse; gravel voiced, husky throated; (Cant.) to hicc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sai1 si1
    ◎ 客家话:[宝安腔] su1 [海陆丰腔] se1 sai1 sii1 [台湾四县腔] se1 sai1 sii1 [梅县腔] se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客英字典] sii1 [陆丰腔] se1
    ◎ 潮州话:se1 [潮阳]su1, s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西先稽齊開平聲開口四等se/seisi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