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房

zhōu zhuǎn fáng [zhou zhuan fang]

词语释义

周转房是指企业用于安置拆迁居民周转使用,产权归企业所有的各种房屋。政策性出租住房俗称“周转房”。

汉字详情

zhōu [zhou]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MFK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BGR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在“田”里加四点,郭沫若认为“周象田中有种植之形。”有稠密和周遍的意思。小篆析为会意,从用口。段玉裁认为,善用口则周密。本义:周密;周到而没有疏漏)

(2) 同本义

周,密也。——《说文》

忠信为周。——《国语·鲁语》

自周有终。——《礼记·缁衣》。注:“忠信曰周。”

人不可不周。——《管子·人主》。注:“谓谨密也。”

其藏之也周。——《左传·昭公四年》

辅周则国必强。——《孙子·谋政》

责己也重以周。——唐· 韩愈《原毁》

(3) 又如:周悉(周密);计划不周;周谋(周密的谋划);周严(周密严谨);周谨(周密谨慎);周虑(周密考虑)

(4) 稠密;紧密

橐之而约则周也。——《周礼·考工记·函人》

具车徒以受地必周。——《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注:“密也。”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襄公十二年》。注:“固也。”

(5) 又如:周置(密布);周云(密云,浓云);周闭(严密隐蔽内情)

(6) 亲密,亲切,熟悉而情深

周泽未渥也,而语极知。——《韩非子·说难》

虽有周亲,不如仁人。——《论语·尧曰》

(7) 又如:周笃(亲密深厚);周厚(亲密深厚);周亲(至亲);周党(至亲好友)

(8) 周到,处处留意和体贴;周全;全面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韩愈《原毁》

(9) 又如:周致(周到严格);周细(周详);周悉(周到详尽);周委(周详委曲)

(10) 完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韩愈《原毁》

(11) 又如:周置(周全;办理);周庇(周全;庇护);周足(完备;充足);周普(完备;普遍);周方(周全方便)

(12) 遍及;普遍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柳宗元《封建论》

周身之帛缕。——唐· 杜牧《阿房宫赋》

(13) 又如:周身温暖;周谒(遍访);周览(遍览;巡视);周顾(环视);周观(纵观;遍览)

(14) 诚,忠信

公不周乎伐郑也。——《谷梁传·成公十七年》

名词

(1) 周围

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管子·八观》

(2) 又如:周驰(京城周围专供帝王车马行驶的道路);周回(周围);周合(四周合拢);周城(古代天子之城。周围城垣回绕不缺,与“斩城”对称)

(3) 拐角儿

有杕(:挺立貌)之杜,生于道周。——《诗·唐风·有杕之林》

(4) 星期 。如:周末;上周

(5) 朝代名

(6)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历史上称平王东迁以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公元前256年为秦所灭,共历三十四王,八百多年

周景王之无射( )。(《国语》记载, 周景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21年铸成“无射”钟。)—— 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南北朝时,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国号周。史称北周。为隋所灭

(8) 唐时,武则天临朝执政,改国号为周

(9) 五代时,郭威继后汉称帝,国号周。史称后周。960年为宋所灭

(10) 姓

动词

(1) 绕一圈,环绕

逐之,三周华不注。(山名。)——《左传·成公二年》

垣墙周庭。——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周屈(环绕盘曲);周沓(回环错杂);周圆(循环);周转(运转,运行);周复(循环;反复)

(3) 保全

小智非周身之务。——《萤火赋》

(4) 又如:周方(帮助;关照;周全)

(5) 通“週”。周济;救济

靡人不周。——《诗·大雅·云汉》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周天下。——《礼记·月令》

周贫济老,咱们先倒挫磨起老奴才来了?——《红楼梦》

(6) 又如:周才(济世之才);周亟(救济急难);周急(周济困急);周务(济事,成事);周养(周济供养)

(7) 合,适合

宫室器械周于资用。——《韩非子·难二》

(8) 又如:周容(敬合取容);周和(谐合)

(9) 巩固

盟,所以周信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10) 又如:周固(牢不可破)

(11) 保密

周而成,泄而败。——《荀子·解蔽》

(12) 通“调”( tiáo)调和,协调

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楚辞·离骚》

贵其周于数。——《淮南子·原道》。注:“周,调也。”

立手四时之周。——《韩诗外传》

动词

(1) 回

週,回也。——《玉篇》

(2) “週”同“周”

週,俗周字。——《正字通》

英文翻译

Zhou dynasty; circumfer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东莞腔] ziu1 [梅县腔] zhu1 zhiu1 [客语拼音字汇] zu1 [客英字典] zhiu1 [台湾四县腔] zu1 ziu1 [海陆丰腔] zhiu1 [宝安腔] zu1 (ziu1) [沙头角腔] zu1 [陆丰腔] zhi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職流平聲開口三等cju/tjoutɕĭəu
zhuǎn,zhuàn [zhuan]
部首: 405
笔画: 8
五笔: LFNY
姓名学:
仓颉: KQQNI
四角: 45532

详细解释

zhuǎn

动词

(1) (形声。从车,专声。转运要用车,故从车。本义:转运)

(2) 同本义(通过陆路运输)

转,运也。——《说文》

胡转予于恤?——《诗·小雅·祈父》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汉书·高帝纪上》

却骐骥以转运兮。——《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转漕甚辽远。——《史记·项羽本纪》。司马贞索隐:“车运曰转,水运曰漕。”

辇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绝。——《汉书·邹阳传》

(3) 又如:转饷(转运粮饷);转输(转运输送物资);转海(海运);转粟(运送谷物);转漕(转运粮饷);转毂(转运货物的车子)

(4) 回还,转动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邶风·柏舟》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势》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唐· 李颀《别梁锽》

(5) 又如:转盼(转动眼珠);转眄(转动眼珠);转规(像圆规旋转一样,比喻一往无阻);转侧(在床上转动身体)

(6) 指情况的变化、改变

兵生于治而异,俗生于法而万转。——《商君书·立本》。高亨注译:“万转,万变。指风俗多变化,有好有坏。”

道直身还在,恩深命转轻。——唐· 裴度《中书即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史记·管晏传》

(7) 又如:转靶子(改变主意);转角头(转弯处);转日回天(形容力量大,能扭转很难挽回的局面)

(8) 转移,辗转

转送其家。——《汉书·高帝纪上》

浊之则郁而无转。——《淮南子·泛论》

转而攻秦。—— 汉· 贾谊《过秦论》

转而缘南晦。——汉· 贾谊《论积贮疏》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9) 丢弃

生无乏用,死无转尸。——《淮南子》

(10) 又如:转尸(人死而不能葬,尸体弃于沟中);转死(弃尸);转尸沟壑(弃尸于山沟水渠)

(11) 迁官转任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世说新语·方正》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 汉中太守。——《晋书》

(12) 又如:转除(升官);转任(转换所任职务);转补(迁调官职,以补缺额)

(13) 掉转;转向

东亭转卧向壁。——《世说新语·品藻》

转头向户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童自转。——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云何裁转背,便卖恶于人?——《宋书·蔡廓传》

若夫转身易位,全众传国,最其病也。——《韩非子·说疑》

转视积薪后。——《聊斋志异·狼三则》

(14) 又如:转步(改变走向);转舵(转动船舵,以改变航向;比喻转变方向)

(15) 移动;迁徙

盤石无转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转入石门。——《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16) 又如:转手(移动手臂);转居(移居)

(17) 离去,离开

衙门无事,相公且转厅。——马致远《大妇小妻还牢末杂剧》

(18) 摇动;飘荡

光风转蕙,泛崇兰兮。——《楚辞·招魂》

四角龙子帆,婀娜随风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9) 又如:转蓬身(比喻到处飘泊的人);转磷(飘忽不定的磷火);转烛(风摇烛火。用以比喻世事变幻莫测);转萍(比喻飘泊不定)

(20) 避

引而使之,民不敢转其力。——《管子》

(21) 缠绕

以红绡转其头。——《席上腐谈》

(22) 又如:转踅(回旋缠绕)

(23) 卖

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竟托书店里人把房子转了,拿了银子回来。——《儒林外史》

(24) 又如:转物(买卖货物);转肩(一种不正当的买卖。高价赊入,低价卖出);转货(做买卖);转卖(把买进的东西再卖出去)

(25) 诵 ;念

素公不出院,转《法华经》三万七千部。——段成式《酉阳杂俎》

三藏转咒,震舌呼祝。——《太平广记》引《宣室志》

(26) 又如:转经(诵经);转读(诵读佛经)

(27) 曲折,盘曲

千岩万转。——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山回路转。——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8) 量词。等于说“次”。古时军功每加一等,则官爵随升一级,叫做一转

策勋十二转。——《乐府诗集·木兰诗》

(29) 另见 zhuàn

zhuàn

动词

(1) 旋转;打转

峰回路转。——《醉翁亭记》

下者飘转。——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又如:转丸(转动的弹丸。比喻升降沉浮不定);转灯(走马灯);机器转子团团转;砂轮转得快;地球绕着太阳转

(3) 绕过

由千佛山脚下往东,转过山坡,竟向南去。——《老残游记》

(4) 迷路或迷失方向 。如:晕头转向

(5) 转悠

公园关了门,只好去转文殊院。——《大波》

(6) 通“啭”。鸟鸣,蝉鸣

蝉则千转不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量词

(1) 旋转的一整圈 。如:每分钟3600转

(2) 次;回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3) 又

一天哭三回,三天哭九转,铁石的心也变软。——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4) 又如:下转(下次;下一回)

(5) 另见zhuǎn

英文翻译

shift, move, turn

方言集汇

◎ 粤语:zyun2 zyun3

宋本广韵

fáng [fang]
部首: 413
笔画: 8
五笔: YNY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SYHS
四角: 3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2)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房,室在傍者也。——《说文》

房,室旁夹室也。——《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 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

记宰夫宴出自东房。——《仪礼·乡食礼》

在东房。——《书·顾命》

郤子登,妇人笑于房。——《左传·宣公十七年》

(3) 又如:厢房(正房前面两旁的房屋);房植(房室四角的柱);房奥(房室之深处)

(4) 泛指房屋

无门无房,四达之皇皇也。——《庄子·知北游》

(5) 又如:库房(储存财物的房屋);住房;私房;房宇(屋宇,房子)

(6) 房间

店主王公迎接了,慌忙指派房头,堆放行旅。——《古今说》

(7) 又如:房卧(卧房;嫁妆);房头(房间);房户(房间门窗)

(8) 官署及办公处所 。如:房科(旧时官衙里的下级办事人员);房省(宫室,官署)。又指明清乡、会试分房阅卷处所。亦指分房阅卷的同考官。如:房书(八股文的选集,所选的是进士的文章);房考(亦称“房官”。明清时乡、会试时分房阅卷的考官);房差(房考官的差使)

(9) 祠堂;庙宇 。如:房祀(祠堂,庙宇);房庙(祠堂、庙宇)

(10) 结构和作用像房子的东西

蜂房不容鹄卵。——《淮南子·泛论》

露冷莲房坠粉红。——杜甫《秋兴》

(11) 又如:心房;蛎房

(12) 房族及其宗支的单位

我有个房分兄弟,行三,人都叫他潘三爷。——《儒林外史》

(13) 房族,近支宗亲。如:房亲(指家族近支宗亲);房分(家族的分支);房长(家族内各房的掌管人);房分兄弟(同宗而非嫡亲的堂房弟弟)

(14) 宗族分支单位。如:房头;左房;次房

(15) 妻室

本房的丫環忙捧上茶子。——《红楼梦》

(16) 又如:正房;偏房;填房;房内(妻子);房老(僧之妻)

(17) 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如:茶房;门房;账房;房牙子(以说合房产买卖或租赁为职业的人)

(18) 铺子或商店 。如:药房

(19) 箭袋,箭筒 。如:房箙(盛箭之器)

(20) 俎,祭器

神来饷,房俎陈。——《清史稿》

(2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四宿,有星四颗 。如:房宿(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苍龙七宿之第四宿);房星(星宿名。即房宿。古时以之象征天马);房心(二十作宿中房宿和心宿的并称);房驷(即房宿);房灵(房星之神,房星)

(22) 姓

量词

(1) 用于植物的果实等物,相当于“串”、“个”

今有马乳蒲萄,一房长二尺余。——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2) 用于妻妾,相当于“个”

只我家相公要讨一房侧室。——《古今小说》

英文翻译

house, building; room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fo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piong2 [海陆丰腔] fong2 [梅县腔] fong2 [沙头角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fong2 [台湾四县腔]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符方陽合平聲合口三等bʰĭwaŋbyang/bv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