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嘑哀哉
词语释义
呜嘑哀哉
(1) 表示悲痛之辞
(2) ;借指死亡或事情完结,有时含有诙谐或讽刺意
(3) 借指人的死亡
(4) 借指事物的完蛋
词语解释
见“ 呜呼哀哉 ”。
引证解释
见“呜呼哀哉 ”。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1) 口中舒发而出的声音,叹息声。悲叹
及与公卿言国家事,未尝不噫呜流涕。——《后汉书·袁安传》
(2) 又如:呜呃(悲叹);呜乎(呜呼);呜唈(因悲哀、愤懑而抑郁气塞);呜恻(悲泣);呜噎(呜咽。忧伤悲泣);呜呼噫嘻(表示慨叹)
(1) 形容气流刹地经过的声响 。如:汽车呜的一声开过去了;轮船上的汽笛鸣呜直叫;呜的一声,它不见了
(2) 发出喧闹声 。如:呜哨(涨水声);呜哩呜喇(呜哩哇啦。多形容乱嚷嚷声);呜呜(歌咏声;吟咏声);呜轧(吹角声);呜呜咽咽(悲泣声)
动词
(1) 亲吻 。如:呜咂(亲吻)
(2) 死亡 。如:一命呜呼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客英字典] fu1 fu5 [宝安腔] fu1
◎ 潮州话:hu1 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呼 | 荒烏 | 曉 | 模 | 平聲 | 虞 | 開口一等 | 遇 | 模 | xu | ho/xu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口,衣声。本义:悲痛;悲伤)
(2) 同本义
哀,闵也。——《说文》
哀,痛也。——《广雅》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周礼·大宗伯》。注:“救患分灾。”
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注:“伤也。”
呜呼哀哉。——《柳敏碑》
有妇人哭于墓间而哀。——《礼记·檀弓》
僵卧孤村不自哀。——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悲哀、欢乐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来)。——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3) 又如:哀咜(悲哀叹息);哀诏(皇上驾崩后,新君通告全国的文书);哀哉(表示悲伤或痛惜的感叹词);哀毁骨立(形容对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以致瘦得皮包骨了)
(4) 形容声音凄清尖锐
杜鹃啼血猿哀鸣。——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哀弦(悲凉的弦乐声);哀笳(悲凉的胡笳声);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流离失所的灾民)
动词
(1) 同情,怜悯
君将哀而生之乎。——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穆天子传》 。
(2) 又如:哀恕(同情宽恕)
(3) 慰问;哀悼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4) 又如:哀文(哀辞)
(5) 哀求
爱公者皆为公惧,劝罄橐以哀之。——《聊斋志异·妖术》。
(6) 又如:哀请(哀告,哀求;苦苦请求);哀祈(哀求)
(7) 通“爱”。爱护
国虽弱,令必敬以哀。——《管子·侈靡》
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山》
见与之友,几于不亲;见哀之交,几于不结。——《管子·形势》
人主胡可以不务哀。——《吕氏春秋·报更》
(8) 哀叹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名词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oi1 [台湾四县腔] oi1 [梅县腔] oi1 [东莞腔] oi1 [客英字典] oi1 [宝安腔] oi1 [沙头角腔] oi1 [陆丰腔] oi1 [海陆丰腔] oi1
◎ 潮州话:a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哀 | 烏開 | 影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咍 | 蟹 | qai/oi | ʔɒi |
详细解释
助词
(1) (形声。本义:语气词。《说文》:“言之间也。”表感叹)
(2) 同本义
(3) 表示感叹,相当于“啊”
幸甚至哉。——曹操《步出夏门行》
非人哉。——《世说新语·方正》
旦旦有是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变诈几何哉。——《聊斋志异·狼三则》
美哉,我少年中国。——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4) 又如:远哉遥遥;快哉此风;命不易哉;谁不为之痛心哉
(5) 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如:敢不畏君王哉;不若鸡犬哉
(6) 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
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岂独一琴哉。——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岂主之子孙不必善哉。——《聊斋志异·促织》
岂独一箸间哉。——清· 周容《芋老人传》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哉,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7) 又如:以此为治,岂不难哉?吾又何能为哉?
(8) 表示测度,相当于“吧”
我其试哉!——《书·尧典》
(9) 又如:我岂有所失哉!
(10) 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召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ai1 [海陆丰腔] zai1 zai5 [客英字典] zai1 [陆丰腔] zai1 [客语拼音字汇] zai1 [宝安腔] zai1 [台湾四县腔] zai1 zai5
◎ 潮州话:zai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烖 | 祖才 | 精 | 咍 | 平聲 | 灰 | 開口一等 | 蟹 | 咍 | tsɒi | cai/zo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