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吱吱嘎嘎
(1) 细小低沉的声音
词语解释
象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鲁迅 《故事新编·非攻》:“ 管黔敖 点点头,看 墨子 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李文翔 《新排长》:“红马甩甩耳朵,大车吱吱嘎嘎地响着,前进了。” 李斌奎 《天山深处的“大兵”》:“许久没听他吭声,椅子在响,吱吱嘎嘎令人心碎。”
引证解释
⒈ 象声词。形容物体受压或摩擦时发出的声音。
引鲁迅《故事新编·非攻》:“管黔敖点点头,看墨子上了路,目送了一会,便推着小车,吱吱嘎嘎的进城去了。”
李文翔《新排长》:“红马甩甩耳朵,大车吱吱嘎嘎地响着,前进了。”
李斌奎《天山深处的“大兵”》:“许久没听他吭声,椅子在响,吱吱嘎嘎令人心碎。”
吱吱嘎嘎的网络释义
吱吱嘎嘎
吱吱嘎嘎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ī
细小的声音
人语闹吱嗻。——《牡丹亭》
动词
(1) 发出
老孙头看看四周,却不吱声。——《暴风骤雨》
(2) 另见
zī
(1) 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 。如:吱喽喽(象声词);吱吱叫;吱吱;吱扭;吱吱格格;吱咕;吱啦;吱喳;吱溜;吱喽
(2) 形容物体发出短促的尖叫声 。如:听得到那扇门的门轴处吱吱作响
(3) 做声,说话 。如:吱嗻(人说话的声音)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zi5 [海陆丰腔] zhi1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1 [沙头角腔] zi1 [宝安腔] z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企 | 去智 | 溪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kʰĭe | khjeh/qieh |
详细解释
zhī
细小的声音
人语闹吱嗻。——《牡丹亭》
动词
(1) 发出
老孙头看看四周,却不吱声。——《暴风骤雨》
(2) 另见
zī
(1) 多形容小动物的叫声 。如:吱喽喽(象声词);吱吱叫;吱吱;吱扭;吱吱格格;吱咕;吱啦;吱喳;吱溜;吱喽
(2) 形容物体发出短促的尖叫声 。如:听得到那扇门的门轴处吱吱作响
(3) 做声,说话 。如:吱嗻(人说话的声音)
(4)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hi1 [台湾四县腔] zih1 zi5 [海陆丰腔] zhi1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1 [沙头角腔] zi1 [宝安腔] zi1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企 | 去智 | 溪 | 支A開 | 去聲 | 寘 | 開口三等 | 止 | 支A | kʰĭe | khjeh/qieh |
详细解释
gā
(1) (形声。从口,戛(
)声。象声词) 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如:嘎支;嘎嘎笑声;鸭叫声;嘎杂子(蛮不讲理的人)(2) 另见
gǎ
形容词
(1) 儿童聪明乖巧而调皮的。常含有喜爱的意味 。如:又淘又嘎又皮的小孩
(2) 脾气坏,乖僻 。也写作“玍”。如:嘎小子;嘎子;嘎家伙
动词
(1) 卡。夹在中间
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又如:鱼刺嘎了喉咙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t7 [台湾四县腔] k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宝安腔] ga1 [海陆丰腔] k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戛 | 古黠 | 見 | 鎋開 | 入聲 | 黠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kret/kaet | kæt |
详细解释
gā
(1) (形声。从口,戛(
)声。象声词) 形容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如:嘎支;嘎嘎笑声;鸭叫声;嘎杂子(蛮不讲理的人)(2) 另见
gǎ
形容词
(1) 儿童聪明乖巧而调皮的。常含有喜爱的意味 。如:又淘又嘎又皮的小孩
(2) 脾气坏,乖僻 。也写作“玍”。如:嘎小子;嘎子;嘎家伙
动词
(1) 卡。夹在中间
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又如:鱼刺嘎了喉咙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t7 [台湾四县腔] kat7 [客语拼音字汇] ga1 [宝安腔] ga1 [海陆丰腔] k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戛 | 古黠 | 見 | 鎋開 | 入聲 | 黠 | 開口二等 | 山 | 山 | kret/kaet | kæ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