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疮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将帅体恤士卒。
唐 刘长卿 《从军行》之六:“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唐 白居易 《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参见“ 吮卒 ”。
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卑幼者侍尊长之疾。
《新唐书·孝友传·支叔才》:“母病痈, 叔才 吮疮注药。”亦作“ 吮疽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吮疽含血,此乃臣子当为之事。”
引证解释
⒈ 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将帅体恤士卒。参见“吮卒”。
引唐刘长卿《从军行》之六:“谁为吮疮者?此事今人薄。”
唐白居易《七德舞》诗:“含血吮疮抚战士,思摩奋呼乞效死。”
⒉ 以口嘬吸疮疽之毒。谓卑幼者侍尊长之疾。
引《新唐书·孝友传·支叔才》:“母病痈, 叔才吮疮注药。”
亦作“吮疽”。 明梁辰鱼《浣纱记·问疾》:“吮疽含血,此乃臣子当为之事。”
吮疮的网络释义
吮疮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允声。本义:用口含吸,缓饮)
(2) 同本义
医善吮人之伤,含人之血。——《韩非子·备内》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李白《蜀道难》
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 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矣。”——《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3) 又如:吮痈(用嘴吸痈疽的脓血以祛毒);吮疮(以口嘬吸疮疽之毒);吮卒(为士兵嘬吸疮口的脓血);吮嘬(用嘴吸)
(4) 舐 。如:吮墨(口含笔毫,形容沉思写作的样子;用笔蘸墨。指为文作画);吮笔,吮毫(含毫。借指构思为文或绘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ion1 [海陆丰腔] cion1 cion3 zun3 [客英字典] cion1 zion1 [宝安腔] cion1 | con1 | cion3 [客语拼音字汇] con1 con3 qion1 qion3 [台湾四县腔] cion1 cion3 zu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盾 | 食尹 | 船 | 諄 | 上聲 | 軫 | 合口三等 | 諄 | 臻 | zsjynx/djviin | dʑʰĭuĕ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疒(
),仓声。本义: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2) 痈、瘫、疽、疖等的总称
疮,疮痍也。——《玉篇》
所恶成疮痏。——张衡《西京赋》。 薛注:“疮痏,谓瘢痕也。”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聂夷中《咏田家》
(3) 又如:疮毒(诸疮毒肿);疮疹(指疹子);疮疾(泛指疥癣痈疽等皮肤及外科疾患)
(4) 伤口;外伤。也作“创” 。如:疮害(伤害);疮家(治疗疮疾的医生);疮瘢(创伤、瘢痕,指民生疾苦)
(5) 喻指伤痛;痛苦 。如:疮疥之疾(比喻轻微的祸患;比喻痛苦的经历);疮痛(疮口或伤口痛;疮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