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噤

xià jìn [ xia jin]
繁体 嚇噤
注音 ㄒ一ㄚˋ ㄐ一ㄣˋ

词语释义

吓得闭口不作声。

词语解释

  1. 吓得闭口不作声。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无真叟》:“不识大王天威,故吓噤不能言耳。” 茅盾 《子夜》四:“此时被吓噤了的孩子也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引证解释

⒈ 吓得闭口不作声。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初集·无真叟》:“不识大王天威,故吓噤不能言耳。”
茅盾《子夜》四:“此时被吓噤了的孩子也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吓噤的网络释义

吓噤

  •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无真叟》:“不识大王天威,故吓噤不能言耳。” 茅盾 《子夜》四:“此时被吓噤了的孩子也哇的一声哭出来了。”
  • 汉字详情

    xià,hè [xia,he]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GHY
    五行:
    仓颉: RMY
    四角: 6103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赫声。本义:恐吓,恫吓) 同本义

    先生造此等言语,意欲吓编吾马。——《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吓骗(恐吓诈骗);吓诈(恐吓讹诈)

    (1) 用以表示不满 。如:吓,你不应当偷听这种谈话;吓,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2) 用来表示惊奇或赞叹 。如:吓,今天的气温竟降到零下20摄氏度了;吓,这种打算多么好

    (3) 另见 xià

    xià

    动词

    (1) 使害怕

    吓,以口拒人谓之吓。——《集韵》

    (2) 又如:杀鸡吓猴;惊吓(因意外的刺激而害怕);吓呼(吓唬);吓魂台(迷信指阴司中折磨鬼魂之处。借指令人失魂落魄的地方)

    (3) 另见

    英文翻译

    scare, frighten; intimid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a2 haa5 haak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ak7 [宝安腔] ha3
    ◎ 潮州话:hêh4 ê6

    宋本广韵

    jìn [jin]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SSI
    五行:
    仓颉: RDDF
    四角: 64091

    详细解释

    动词

    (1) 闭口

    口禁,口闭也。从口,禁声。——《说文》

    口噤闭而不言。——《楚辞·思古》

    翅垂口噤心甚劳。——杜甫《朱凤行》

    (2) 又如:噤声(闭口不言;不出声或小声);噤窄(闷在心里不说);噤口卷舌(缄默不言)

    (3) 关闭;封闭

    有噤门而莫启。——潘岳《西征赋》

    (4) 又如:噤门(关门)

    (5) 因寒冷而发生的哆嗦 。如:噤渗(瑟缩寒战);噤颐(微动其颊。细语);噤战(咬紧牙关打颤)

    (6) 吃光喝完

    你过来,这酒我吃不了,咱两个噤了这素子酒吧。——《金瓶梅》

    英文翻译

    close; be silent, be unable s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gam3 kam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m5 [梅县腔] gim5 [陆丰腔] gim5 [客英字典] gim5 [海陆丰腔] gim5 [客语拼音字汇] gim4 [宝安腔] gi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七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渠飲侵B上聲開口三等侵Bgimx/gyymgʰĭĕ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