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斜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地质学名词。通常指褶皱向下弯曲的部分。其特点是中间部分岩层较新,而两侧部分岩层较老。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深入分析了向斜构造对结构面力学效应的控制作用规律。
2、向斜中和面以下表现为拉张应力,向斜轴部中和面以下的煤层甲烷封存较差。
3、然而,除了上述两种褶皱外,我们还必须提到另外一种,这种褶皱不易归类为背斜或向斜,而被称为单斜褶皱。
4、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发生在具二元结构的北东向长江一级阶地与近东西向褶皱构造向斜核部碳酸岩盐地层相交的部位。
5、背斜与向斜典型地成对产出。
6、预测区内构造为一宽缓向斜,与弧山向斜共同构成隔档式(梳状)褶皱。
7、向斜构造特征主要控制影响边坡稳定的主导因素;
8、潜江凹陷蚌湖向斜是下第三系潜江组的沉积中心,是江汉盆地油气最富集的生烃中心。
9、因盐体塑性流动形成的构造圈闭类型主要有盐脊背斜、盐丘背斜、盐边向斜等。
10、方案不仅包括了常见的地层岩性油气藏,也包括了古构造油气藏、向斜油气藏、易伤害低渗透油气藏等多种特殊类型。
11、桥头河向斜是涟邵煤田重要的含煤向斜盆地之一。
12、格木底向斜南西翼,亦资孔向斜北翼西段、西翼中段,是目前寻找上二叠统煤层气藏应优先考虑予以勘探的。
13、向斜构造与采场的几何组合关系控制着结构面和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
14、贵州北部紧密褶皱构造区,背斜、向斜常呈相间排列。
15、双河硒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的东北部,受双河向斜构造控制。
16、开发地质条件研究将为贵州六盘水煤田盘关向斜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7、黑刺沟金矿位于秦祁昆地槽褶皱系南祁连地向斜构造带的西段。
18、结果表明,向斜核部的深部承压水,同时接受向斜东翼和西翼大气降水的补给。
19、剥蚀程度按天环向斜—西缘断褶带—伊盟隆起—伊陕斜坡—晋西挠褶带—渭北隆起顺序依次加大。
20、并指出,同生下沉向斜还可能是一种寻找油气藏的新型构造。
21、明清时,集市向斜塘河以北转移,形成集镇。
22、上盘背斜圈闭中的油气主要来自于褶皱后翼的向斜凹陷;
23、所得结果为该向斜岩体结构的抗滑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4、结合射流泵的设计理论和离心泵的汽蚀理论,确定了引射装置的引射回路和环形均布喷嘴轴向斜引射的引射装置基本设计方案。
25、盆地内地下水径流以顺层为主,从东西两翼汇集到天环向斜轴部向上排泄。
26、其次从构造演化、围岩封闭性和煤层吸附性等方面,分析了盘关向斜煤层气成藏控制因素。
27、但是这个向斜构造的两翼岩层倾角看起来有差异,虽然两翼的岩层倾向相反,其中一翼倾角较之于另一翼要陡一些。
28、背斜和向斜、褶皱的几何要素、褶皱的描述和褶皱的野外描述。
29、宝鼎南部上三叠统大荞地组早期在研究区发育河流相沉积,宝鼎矿区及大箐向斜发育三角洲和湖泊相;
30、昭觉、布拖断凹和凉山断穹虽然出露地层较老,但其深部、背斜翼部及向斜部位仍是有希望的地区。
向斜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从宀(
),从口。“宀”表示房屋,甲骨文中像屋墙,有窗户之形。本义:朝北开的窗户)(2) 同本义
向,北出牖也。——《说文》。古宫室北墉,无户牖,民间或有之,命之曰向。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诗·豳风·七月》
(3) 泛指窗户
闭户塞向,密泥,勿使风入漏气。——《齐民要术》
刮楹达鄉(向)。——《礼记·明堂位》。注:“谓夹户窗也。”
启牖鄉(向)如初。——《仪礼·士虞礼记》
(4) 方向;方位
明利害之向。——《国语·周语上》
东向驰去。——明· 魏禧《魏叔子文钞·大铁椎传》
(5) 又如:风向;反向;去向;山向;向前(犹将来)
(6) 过去,往昔
向也不恕而今也恕,向也虚而今也实。——《庄子·山水》
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
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以前他们设立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导,引导,渡水。)——《吕氏春秋·察今》
寻向所志。——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便扶向路。
向吾不为斯役。(假使过去我不当这个差)——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向察众人之议。——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向之噌吰。——宋· 苏轼《石钟山记》
(7) 又如:向道(原以为);向年(往年)
(8) 从来,向来
臣向蒙国恩,刻思图报。——《三国演义》
(9) 又如:向料(一直认为);向蒙(一贯承蒙)
(10) 刚才
向见年少妇人自水边小径去矣。——《金史》
向来道边有卖饼家。——《史记·华佗传》
比向日不同。——《西厢记》
(11) 又如:向年(往年);向事(往事);向来(表示时间上过去不久)
(12) 姓。如:向平(东汉高士,隐居不仕,子婚嫁既毕,遂漫游不知所终。后以“向平”为子女嫁娶既毕者之典)
动词
(1) 面朝、面对。跟“背”相对
见剑向己。——《左传·定公十年》注
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眈眈相向。——《聊斋志异·狼三则》
夫妻向隅,茅舍无烟。——《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向灯向火(喻看法各一);向暖(晒太阳);向炎乞儿(近火取暖的乞丐。比喻趋炎附势之徒)
(3) 趋向,亲近
何故欲向汉?——《史记·班超传》
向于时夏。——《书·多士》
(4) 又如:向化(归顺教化);向服(仰慕佩服)
(5) 爱;偏爱;偏袒
不妨事,妳妳向着俺哩!——《元曲选·武汉臣·老生儿剧三》
(6) 又如:向顺(偏向;偏袒)
(7) 往,去
闲向溪边磨巨斧。——《水浒全传》
(8) 又如:向寓(以往借宿)
介词
(1) 朝着 。如:向日(明日;第二天);向前(未来);向开(以外;以上);向着(朝着,对着)
(2) 从;在
向那御屏风背后,转出一大臣。——《水浒传》
连词
假设;如果 。如:向令(假如);向若(假如);向非(假若不是)
助词
用于“争”、“怎”、“争奈”、“如何”一类词语后,起加强语气作用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法曲第二》
动词
(1) 对着,面向
君子以嚮晦入宴息。——《易·随》
戒六神訃浑嚮服。——《楚辞·惜诵》。注:“对也。”
请席何響。——《礼记·曲礼》。注:“面也。”
沛公北嚮坐,张良西嚮侍。——《史记·项羽本纪》
(2) 奔向;趋向
嚮方略。——《荀子·仲尼》
军以向宛洛。——《三国志·诸葛亮传》
直下襄阳向 洛阳。——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叱牛牵向北。——唐· 白居易《卖炭翁》
已向荆州。——《资治通鉴》
(3) 又如:向清虚(奔向高天。喻得到幸福)
(4) 接近;临近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东坡种花二首》
(5) 又如:向中(谓近午。比喻鼎盛时期);向早(凌晨)
名、副词
(1) 旧时,以往
曏,不久也。从日,鄉声。——《说文》
曏役之三月。——《春秋传》
曏谓往时也。——《桂苑珠丛》
曏者,吾子辱使某见。——《仪礼·士相见礼》
(2) 又如:向日;向之豪气何在?
(3) 明,表明
证向今故,故遥而不闷。——《庄子·秋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iong5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4 [海陆丰腔] hiong5 [宝安腔] hiong5 [梅县腔] hiong5 [东莞腔] hiong5 [客英字典] hiong5 [台湾四县腔] hiong5 [陆丰腔] hi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餉 | 式亮 | 書 | 陽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ɕĭaŋ | sjangh/sjanq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斗,余声。本义:用斗倒出)
(2) 舀出
斜,抒也。——《说文》
(3) 又如:斜酒(舀酒)
(4) 侧着移动,向偏离正中或正前方的方向移动
门子才斜签着坐下。——《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飞腾暮景斜。——《杜位宅守岁》
(5) 又如:斜签(侧着身子);斜躺(斜着下垂)
形容词
(1) 不正,歪斜
明月斜挂。——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斜风细雨。——唐· 张志和《渔歌子》
青山郭外斜。——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烟斜雾横。——唐· 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斜月三星(心字的隐喻);斜射路(抄近路在田中踩踏出来的斜道);斜柯(倾侧;敲侧);斜刺(斜刺里);斜径(歪斜的小路)
(3) 同“邪”。不正当,不正派 。如:斜局(指行止心态不正常);斜气(邪气,不正之气)
(4) 同“邪”。不专诚
又想:“师父万一心斜,走到西方,亦无用处。”——《西游记》
名词
巷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2 cia2 [陆丰腔] cia3 [梅县腔] sia2 cia5 [宝安腔] sia2 cia2 [客语拼音字汇] jia2 qia2 xia2 [海陆丰腔] sia2 cia2 cia5 zia2 [台湾四县腔] sia2 cia2 cia5 zia2 [东莞腔] cia5 [沙头角腔] sia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邪 | 以遮 | 以 | 麻三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三等 | 麻 | 假 | ja | jĭ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