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紧

chī jǐn [ chi jin]
繁体 吃緊
注音 ㄔ ㄐ一ㄣˇ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吃紧 chījǐn

(1) 严重,重要,紧要

这是吃紧的地方,要特别注意
be critical

(2) 紧张

前后方都吃紧
be hard pressd

词语解释

  1. 亦作“喫紧”。切中要害。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生不逢场閒则剧,年似 龚生 犹夭。喫紧处,无人曾道。” 明 李贽 《四书评·大学》:“字字精神,句句警策,最为吃紧,最为详明。”《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及至听 安老爷 接上话了。料着 安老爷 定有几句吃紧的话问得住姑娘。”

  2. 仔细,认真。

    《朱子全书·治道二》:“其情伪难通,或无佐证,各执两説,繫人性命处,须喫紧思量。” 明 李贽 《告佛约束偈》:“但得二时粥饭,便当吃紧思量。”

  3. 重要;要紧。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历法·算学》:“算学亦书数中要事,而於勾稽钱穀,尤为吃紧。”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此千圣心学,第一吃紧。舍此即无圣学。” 李英儒 《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一:“姓 韩 的找不到还不吃紧,最叫她担心的是 杨晓冬 。”

  4. (军事或政治形势、金融市场等)紧张。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当此军情吃紧之时,曷敢不竭力维持。”《清史稿·文宗纪》:“ 罗泽南 正在攻勦, 武汉 喫紧,不可回勦。” 鲁迅 《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又不幸而 榆关 失守, 热河 吃紧了,有名的文人学士,也就更加吃紧起来。”

  5. 犹无奈。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三折:“吃紧的军随印转,将令威严,兵权在手,主弱臣强。”

  6. 即使,假定。

    元 王修甫 《斗鹌鹑》套曲:“难由绪,没是处。吃紧有统鏝的姨夫,果必是箇风流俊人物,又不敢道间阻。”

  7. 犹言实在是、真是。

    元 王子一 《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喫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諳典,话不投机。” 明 冯惟敏 《双调新水令·送李阁老南归》套曲:“几番家上封章早见机,喫紧的奉温旨难回对。”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喫紧”。

⒉ 切中要害。

宋刘克庄《贺新郎》词:“生不逢场閒则剧,年似龚生犹夭。喫紧处,无人曾道。”
明李贽《四书评·大学》:“字字精神,句句警策,最为吃紧,最为详明。”
《儿女英雄传》第二五回:“及至听安老爷接上话了。料着安老爷定有几句吃紧的话问得住姑娘。”

⒊ 仔细,认真。

《朱子全书·治道二》:“其情伪难通,或无佐证,各执两説,繫人性命处,须喫紧思量。”
明李贽《告佛约束偈》:“但得二时粥饭,便当吃紧思量。”

⒋ 重要;要紧。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历法·算学》:“算学亦书数中要事,而於勾稽钱穀,尤为吃紧。”
清周亮工《书影》卷八:“此千圣心学,第一吃紧。舍此即无圣学。”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一:“姓韩的找不到还不吃紧,最叫她担心的是杨晓冬。”

⒌ (军事或政治形势、金融市场等)紧张。

清朱克敬《瞑庵杂识》卷二:“当此军情吃紧之时,曷敢不竭力维持。”
《清史稿·文宗纪》:“罗泽南正在攻勦, 武汉喫紧,不可回勦。”
鲁迅《伪自由书·从幽默到正经》:“又不幸而榆关失守, 热河吃紧了,有名的文人学士,也就更加吃紧起来。”

⒍ 犹无奈。

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吃紧的军随印转,将令威严,兵权在手,主弱臣强。”

⒎ 即使,假定。

元王修甫《斗鹌鹑》套曲:“难由绪,没是处。吃紧有统鏝的姨夫,果必是箇风流俊人物,又不敢道间阻。”

⒏ 犹言实在是、真是。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喫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諳典,话不投机。”
明冯惟敏《双调新水令·送李阁老南归》套曲:“几番家上封章早见机,喫紧的奉温旨难回对。”

吃紧的国语词典

形容情势紧张、急切。

如:「近来国际局势吃紧,我们应以不变应万变。」

吃紧的网络释义

吃紧

  • 吃紧,汉语词汇。
  • 拼音:chī jǐn
  • 释义:1、切中要害;2、仔细、认真。3、重要;要紧。4. (军事或政治形势、金融市场等)紧张。5. 犹无奈。6. 即使,假定。7. 犹言实在是、真是。
  • 语出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生不逢场闲则剧,年似 龚生 犹夭。喫紧处,无人曾道。”
  • 吃紧造句

    我去不去不吃紧,你可一定要去。
    秋收季节,正是农活儿吃紧的时候。
    因为战况相当吃紧,战士们就在壕沟中枕戈待旦,相当辛苦。
    雨越下越大,防洪形势吃紧。
    另外,明日餐位吃紧,预订已超出八成。
    俺尤云滞,雨权耽待,吃紧处,花香几回。
    中局战斗中,侯逸凡大胆地选择了弃兵攻击的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攻势,但由于随后走得不够精确致使形势有些吃紧。
    此后,战事吃紧,库书又转运至浙南的龙泉县内暂存。
    又严重赤字,这让本来吃紧的边关形势越发危险。
    增加外国学生的招生人数还应能改善牛津大学资金吃紧的状况。
    此时正值北海以袁福通为首的七十二路诸侯造反,太师闻仲奉敕北征,前方战事吃紧,陈塘关守备森严,城里城外都是游戈的军兵,城头上刀枪映日,旌旗蔽空。
    要求境外投资的议案正吃紧,而对隐瞒境外账户的惩罚愈加严重了。
    吃紧急啊…帮帮助。假如学生不把黉舍当做追求幻想地地…
    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时要有悠闲的趣味,这是超越环境的限制。
    昨天,记者从多家老字号餐馆了解到,五一餐位吃紧已亮起“红灯”,尤其靠近旅游地界的门店更是火爆。
    贪生怕死之辈,还找了这么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若不是看在眼下战事吃紧,你这种畏战行为是要受军法的!
    后来,随着战事吃紧,马鉁调任云南省宪兵司令部司令、云南省军管区中将司令等职。
    资深高压锅炉管专家分析认为,对未来供应吃紧加剧的预计,是推动目前矿石现货价格不断走高的重要原因。
    周一战斗打响,周二战斗拓展,周三战斗铺开,周四战斗吃紧,坚持就是胜利,工作尚未完成,同志仍需努力。守住周四阵地,迎接战斗胜利!愿您周四柳暗花明,工作更上层楼!
    马英九送节水器吁抗旱面对旱情持续吃紧,台当局呼吁全台进行节水总动员,呼吁全民落实日常生活中节水小动作。

    汉字详情

    chī [chi]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TNN
    五行:
    仓颉: RON
    四角: 68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吃,言蹇难也。——《说文》

    昌为人吃。——《汉书·周昌传》

    (2) 又如:吃子(口吃的人);吃吃(形容口吃或有话说不出口)

    动词

    (1)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说新语·任诞》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3) 又如:吃面包;吃喝;吃用(泛指吃、穿等生活资料和用费);吃相(吃喝时的姿态、样子)

    (4) 饮;喝 。如:吃血(饮血酒);吃茶(喝茶)

    (5) 吸;吸收 。如:这种纸不吃墨

    (6) 忍受;遭受 。如:吃辛吃苦(忍受辛苦);吃比(受到处罚);吃受(忍受)

    (7) 表示被动,用法同“被” 。如:吃惊受怕(受惊骇);吃孽(遭殃);吃板子(挨板子);吃拳(被拳打);吃笑(被耻笑)

    (8) 指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 。如:吃食堂

    (9) 指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 。如:吃荤饭(靠包揽词讼和敲勒索为生);吃野食(偷情);吃门户饭(旧指靠妓院生活);吃生意饭(靠经商为生);吃自在饭(吃现成饭)

    (10) 用;费 。如:吃力(费力,用力;累;疲倦)

    (11) 歼灭或摧毁一大部分 。如:又吃掉敌军一个师

    (12) 犹跌 。如:吃交(跌交);吃乔(吃交;跌交);吃蹶(跌倒;摔倒)

    (13) 欺压 。如:吃人(比喻旧社会剥削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穷人)

    (14) 浸入水中 。如:吃载(船只的载重量。吃:吃水,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十二尺深的船

    介词

    被;让;由于

    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才得到这里。——《金瓶梅》

    英文翻译

    eat; drink; suffer, endure,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at1 hat1 hek3 j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gid5 kiad5 kid6 [梅县腔] ket7 [东莞腔] nget7 [客英字典] ngiet7 ket7 ngat7 [宝安腔] ngi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陆丰腔] ket7
    ◎ 潮州话:ngeg4(ngurk) [揭阳、潮阳]ngiag4(ngi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九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乙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kĭĕtkivt/kiot
    jǐn [jin]
    部首: 627
    笔画: 10
    五笔: JCXI
    五行:
    吉凶:
    仓颉: LEVIF
    四角: 2790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臤( qiān),坚。从糸( ),细丝。本义:缠丝急)

    (2) 同本义

    紧,缠丝急也。——《说文》

    弛紧急之弦张兮。——傅毅《舞赋》

    (3) 引申为物体受拉力或压力后呈现的紧张状态。同“松”相对 。如:紧峭(扎紧,系紧);紧揪揪(衣服紧绷在身上,指打扮得苗条或干练);紧簇(紧紧的,严严的);紧腾腾(紧紧,严严实实)

    (4) 指经济不宽裕 。如:紧巴;紧窄(不宽裕)

    (5) 急促;迫切

    紧,急也。——《广雅》

    心紧絭兮伤怀。——《楚辞·疾世》

    (6) 又如:紧事(急事);紧绸(紧凑;急促);紧溜(急流;要紧时刻;紧要关头);紧水(湍急的水流);紧切慢八(慢慢地;一天一天地)

    (7) 急躁 。如:紧三火四(非常急切);紧行无善踪(比喻做事急于求成就不可能完美无缺);紧忙

    (8) 猛烈;激急

    我有一句,这一句就是“一夜北风紧”。——《红楼梦》

    (9) 又如:紧张

    (10) 快速 。如:紧跑(快跑)

    (11) 紧要;重要 。如:紧溜子(紧溜。紧要关头);紧工(紧要,重要);紧关里(在紧要关头上)

    (12) 紧实,牢固

    戈戟之紧。——《管子·问》。注:“紧,谓其坚彊者。”

    (13) 又如:紧固(牢固)

    (14) 距离近;密接无间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15) 又如:紧身(贴身衣服);紧屯屯(方言。形容非常紧密);紧洞洞(方言。形容紧密);紧峭(紧凑);紧健(紧凑有力)

    动词

    (1) 使紧或更紧;收束

    其化紧敛。——《素问·气交变大论》

    (2) 又如:紧身;紧缩;紧弦,紧索;紧绳

    副词

    很;甚 。如:好得紧(好得很;很好);紧子(紧仔,紧则。原本;本来)

    名词

    (1) 中医学脉象名 。如:紧脉(中医学脉象之一。脉来绷急,多见于寒邪、痛症、宿食)

    (2) 唐宋时州县等级名 。一般按其所在地位的轻重、辖境大小和经济开发程度划分。如:紧治(重要的州县所在地)

    英文翻译

    tense, tight, taut; firm, secure

    方言集汇

    ◎ 粤语:gan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