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力

chī lì [ chi li]
注音 ㄔ ㄌ一ˋ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吃力 chīlì

(1) 劳累;艰难,费劲

在这种吃力的接待气氛中感到很不舒服
painful;be a strain

词语解释

  1. 亦作“喫力”。辛苦;劳累。

    宋 邵雍 《天意吟》:“未喫力时犹有説,到收功处更何言。” 明 徐士俊 《络冰丝》:“小子生来多吃力,洗砚烹茶兼应客。” 清 李渔 《玉搔头·微行》:“怎么,我坐龙驹凤輦的人倒不喫力,你反这等作起娇来?”

  2. 费力。

    巴金 《家》一:“刮着这样的风,打伞很吃力。”

  3. 谓经得起压力。

    老舍 《骆驼祥子》四:“没想到自己的腿能会这样的不吃力,走到小店门口他一软就坐在了地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喫力”。

⒉ 辛苦;劳累。

宋邵雍《天意吟》:“未喫力时犹有説,到收功处更何言。”
明徐士俊《络冰丝》:“小子生来多吃力,洗砚烹茶兼应客。”
清李渔《玉搔头·微行》:“怎么,我坐龙驹凤輦的人倒不喫力,你反这等作起娇来?”

⒊ 费力。

巴金《家》一:“刮着这样的风,打伞很吃力。”

⒋ 谓经得起压力。

老舍《骆驼祥子》四:“没想到自己的腿能会这样的不吃力,走到小店门口他一软就坐在了地上。”

吃力的国语词典

用力、费力。《文明小史.第三○回》:「只见迎面来了两个人,抬著一具抬箱,吆呼著很觉吃力。」也作「吃劲」。

吃力的网络释义

吃力

  • 吃力,指辛苦;劳累;费力,费劲。语出宋 邵雍 《天意吟》:“未喫力时犹有说,到收功处更何言。”
  • 吃力的翻译

    英语: to entail strenuous effort, to toil at a task, strenuous, laborious, strain
    法语: pénible, difficile, peiner à une tâche, intense, laborieux

    吃力造句

    他基础不太好,现在学习很吃力。
    对我来说表演是一个很吃力的工作,很难,要思考很多,想要继续研究。
    他艰难的背起我,脸上明显略有些吃力,一步步缓缓的走着,不一会儿他额头冒出一些汗来。。
    无论学习什么,都要会触类旁通,这样学起来才不会吃力。
    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担任这样的复杂工种是比较吃力的,但她边干边学,终于胜任了。
    姐姐上高中以后,感到学习有些吃力。
    这件事干起来太吃力了。
    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缓慢吃力地航行。
    爷爷拄着拐杖,吃力地爬上山顶。
    他的数学基础很好,因此学起新知识一点儿也不吃力。
    胸腔中仿佛有块石头,压在我的心脏上,虽然心还在跳动,但很吃力。我在窒息中挣扎。石头的重量减慢了我跑步的速度。
    小草自然也不甘落后,努力地往上挤,吃力而兴奋地冒出了嫩绿的稚芽。
    她的名字就叫小胖。她跑起来很吃力,脸蛋累得通红,微微凸出的前额渗出细小的汗珠。
    太阳一点一点地上升,是那么地吃力,好像是被铁链锁住了,但还是越升越高。
    她的小脸蛋烧得通红,小嘴张着,小鼻子吃力地扇动着,眼睛却闭得紧紧的。
    吃力地张开眼睛,眼睛失神,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
    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历不知难。
    能力高于自信,会让人轻松;自信高于能力,会让人吃力。
    我寻声走过去,看见妈妈正蹲在厨房的水龙头旁,吃力地刷着、搓着那把沾满了淤泥的伞。
    天啊,让他管理一个小小的餐馆他都吃力,一家跨国企业?那是要他的命。

    汉字详情

    chī [chi]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TNN
    五行:
    仓颉: RON
    四角: 680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乞声。本义:口吃,结巴) 同本义

    吃,言蹇难也。——《说文》

    昌为人吃。——《汉书·周昌传》

    (2) 又如:吃子(口吃的人);吃吃(形容口吃或有话说不出口)

    动词

    (1) (形声。从口,契声。本义:吃东西。按:“吃”在古代一般不当“吃东西”讲。“吃东西”的意义古代写作“喫”。汉字简化后“喫”写作“吃”)

    (2) 吃东西。与“喝”形成对照

    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喫,故冒求前耳。——《世说新语·任诞》

    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3) 又如:吃面包;吃喝;吃用(泛指吃、穿等生活资料和用费);吃相(吃喝时的姿态、样子)

    (4) 饮;喝 。如:吃血(饮血酒);吃茶(喝茶)

    (5) 吸;吸收 。如:这种纸不吃墨

    (6) 忍受;遭受 。如:吃辛吃苦(忍受辛苦);吃比(受到处罚);吃受(忍受)

    (7) 表示被动,用法同“被” 。如:吃惊受怕(受惊骇);吃孽(遭殃);吃板子(挨板子);吃拳(被拳打);吃笑(被耻笑)

    (8) 指在某一出售食物的地方吃 。如:吃食堂

    (9) 指依赖某种事物来生活 。如:吃荤饭(靠包揽词讼和敲勒索为生);吃野食(偷情);吃门户饭(旧指靠妓院生活);吃生意饭(靠经商为生);吃自在饭(吃现成饭)

    (10) 用;费 。如:吃力(费力,用力;累;疲倦)

    (11) 歼灭或摧毁一大部分 。如:又吃掉敌军一个师

    (12) 犹跌 。如:吃交(跌交);吃乔(吃交;跌交);吃蹶(跌倒;摔倒)

    (13) 欺压 。如:吃人(比喻旧社会剥削阶级残酷的剥削和压迫穷人)

    (14) 浸入水中 。如:吃载(船只的载重量。吃:吃水,船身入水的深度);吃水十二尺深的船

    介词

    被;让;由于

    自从嫁得你哥哥,吃他忒善了,被人欺负,才得到这里。——《金瓶梅》

    英文翻译

    eat; drink; suffer, endure,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at1 hat1 hek3 jaak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5 gid5 kiad5 kid6 [梅县腔] ket7 [东莞腔] nget7 [客英字典] ngiet7 ket7 ngat7 [宝安腔] ngi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 kit8 ngiet7 ngat7 [陆丰腔] ket7
    ◎ 潮州话:ngeg4(ngurk) [揭阳、潮阳]ngiag4(ngi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九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居乙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kĭĕtkivt/kiot
    [li]
    部首: 217
    笔画: 2
    五笔: LT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S
    四角: 400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2) 同本义

    力,筋也。像人筋之形。——《说文》。筋下曰:肉之力也。二篆为转注。筋者其体,力者其用也。

    其行之以货力。——《礼记·礼运》。注:“筋骸强者也。”

    力农数耘。——《汉书·食货志》。注:“谓勤作之也。”

    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邶风》

    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3) 又如:四肢无力;力人(力气很大的人);力尽神危(力气精神都疲惫到极点);力软筋麻(力尽筋疲。筋疲力尽);力屈(力竭);力尽(力气用尽);力竭(力气用尽)

    (4) 力量

    战疾力。——《汉书·灌婴传》。注:“强力也。”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韩愈《题木居士》

    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5) 又如:力劣(力量薄弱);力薄(力量薄弱)

    (6) 能力

    欲为陛下所为者甚众,顾力不能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又如:理解力;才力(才能;能力);脑力(人的记忆、理解、想像等的能力);力用(能力和作用);力怯(力小胆怯)

    (8) 威力;权势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9) 又如: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暴力(强制力;武力);力征(以武力征伐);力正(以武力征伐);力制(以权力统御、控制);力攻(以武力攻伐);力役(以武力征伐);力政(以武力为政,暴政)

    (10)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凡能使物体获得加速度或者发生形变的作用都称为力 。如:摩擦力;斥力;引力;合力;冲力;压力;阻力;推力;拉力

    (11) 劳役;仆役

    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论语》

    (12) 又如:力役(劳役);力征(力役之征)

    (13) 本指制法成治之功,后泛指功劳

    事功曰劳,治功曰力。——《周礼》

    拥佑太子,颇有力焉。——《汉书》

    (14) 兵士

    率见力决战。——《宋书·谢诲传》

    (15) 姓

    动词

    (1) 勤;致力,努力;从事于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诗·大雅·烝民》

    力周公正先天下。——《汉书·王莽传》。注:“勉力也。”

    郡中莫不耕稼力田。——《汉书·召信臣传》

    (2) 又如:力农(从事于农业);力田(致力耕种);力耕(努力耕作);力碌碌(匆忙的样子)

    (3) 役使

    视贱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

    (4) 又如:力役(强制老百姓从事的一种无偿劳动,是徭役的一种;服役;干体力活);力伐(力攻顽敌;力攻智取);极力指摘、驳斥

    副词

    (1) 尽力,竭力

    楼船力攻烧敌。——《汉书·南粤王传》

    游子常贫苦,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力请客。——明· 魏禧《大铁椎传》

    力主变法。——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力摧豪强。——清· 张廷玉《明史》

    力叮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力正(尽力匡正);力子(勤勉力行的人);力田(致力农耕);力疾(尽力支撑着病体);力战(全力作战);力邓(勉强,奋力);力力碌碌(勤敏的样子)

    英文翻译

    power, capability, influ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lik6
    ◎ 客家话:[陆丰腔] lit8 [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it8 [客英字典] lit8 [台湾四县腔] lit8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东莞腔] lit8 [沙头角腔] lit8 [宝安腔] lit8
    ◎ 潮州话:lag8 (lâk 旧时:lâ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四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林直職開入聲開口三等ləklik/li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