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评

shǐ píng [ shi ping]
繁体 史評
注音 ㄕˇ ㄆ一ㄥˊ

词语释义

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着;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旧时图书史部分类中辟有'史评'专目。

词语解释

  1. 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 王夫之 《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著; 刘知几 《史通》和 章学诚 《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旧时图书史部分类中辟有“史评”专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叙》:“今总括羣书分十五类。首曰正史,大纲也……曰史评,参考论赞者也。”

引证解释

⒈ 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如王夫之《读通鉴论》、《宋论》是评论史事方面的专著; 刘知几《史通》和章学诚《文史通义》则多载对史书的评论。旧时图书史部分类中辟有“史评”专目。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史部总叙》:“今总括羣书分十五类。首曰正史,大纲也……曰史评,参考论赞者也。”

史评的国语词典

针对历史事件所作的评论文字。如贾谊过秦论、王夫之读通鉴论等。

史评的网络释义

史评

  • 史评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i ping,是指评史事、评史书。
  • 史评造句

    史评,评论史事和评论史籍的著作。
    宋代新产生出纪事本末、纲目等体裁,史评、史钞进一步发展。
    他在史评当中,高度赞扬了郑和的历史功绩,并且用郑和事迹激励乡里。
    这对父子,历史评价向来是父严子孝,没想到这时刻马腾却又透露着浓浓慈父之情。
    诸葛诞与诸葛亮、诸葛瑾为同族兄弟,魏、吴、各事一家,千秋功过,自有史评。
    认为马克思早期对异化进行的是“道德评价,”而成熟时期对异化进行的是“历史评价,”这种说法有失偏颇。
    透视屈原之死及其历史评价,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生命观价值取向存在的偏失。
    有唐一代,史评、典志、实录、诏令等又有新发展,逐渐形成类目。
    不过历史学者和史评家们常常挑出某些特定的事件,认为它们是导致旧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
    历史评价说帝喾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君主,比颛顼更为有名。
    范文澜在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过程中,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历史评价体系作出了贡献。
    一个王朝之所以覆灭衰败的结果,绝非单独事件所造成的。不过历史学者和史评家们常常挑出某些特定的事件,认为它们是导致旧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
    因此,本文试从三个方面展开李贽人物史评的论述:首先,通过揭示李贽的人格、心态及学术旨趣,论述其狂狷的个性对评价人物的内在影响;

    汉字详情

    shǐ [shi]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K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 古官名。职别各异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

    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

    史载笔。——《礼记·曲礼》

    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3) 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 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

    迁有良史之才。——《汉书·司马迁传赞》

    (5) 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觋);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职(史官的职务);史家(史官或历史学家);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

    (6) 太史令的简称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后汉书·张衡传》

    (7) 史册,历史

    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经史多所涉猎。——明· 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史鉴(历史书);史文(历史文献);史绩(历史功绩);史录(历史的文字纪录)

    (9) 古代官府的佐吏

    或佐之史。——《诗·小雅·宾之初筵》

    (10) 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列经、史、子、集四库。——《新唐书·艺文志》

    (11) 画师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庄子》

    (12) 姓

    英文翻译

    history, chronicle, annals

    方言集汇

    ◎ 粤语:s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3 [台湾四县腔] sii3 [沙头角腔] su5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se3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3 [客语拼音字汇] si3 [陆丰腔] si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踈士上聲開口三等srix/shiioʃĭə
    píng [ping]
    部首: 226
    笔画: 7
    五笔: YGUH
    五行:
    吉凶:
    仓颉: IVMFJ
    四角: 31749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

    (2) 同本义

    评,议也。——《广雅》

    评,评量。——《广韵》

    嵘品古今诗为评,言其优劣。——《南史·钟嵘传》

    蔡伯喈评之曰。——《世说新语·品藻》

    (3) 又如:评决(评定);评泊(量度或评论);评品(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评跋(评论,量度);评断(评议决断);讲评(讲述和评论);评质(评价;品评)

    (4) 评判

    不可以富贵,不可以评刑。——《商君书·赏刑》

    (5) 又如:评理(评判处理);评决(评判决定);评刑(批评刑法);评审(评判审核)

    名词

    (1) 评语;评论的话 。如:时评;社评;影评;短评;好评;书评;史评

    (2) 棃的一个部件

    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曰“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唐· 陆龟蒙《耒耜经》

    英文翻译

    appraise, criticize, evalu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i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