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称

shǐ chēng [shi cheng]

词语释义

历史上称作。

史称造句

东联军在任柱、赖汶光的领导下在河南一带活动,史称东捻军。
相传春秋时期,郑国的相国子产命人铸造了一口鼎,将有关刑法的规定浇铸在鼎上,史称“铸刑鼎”。
曹操篡夺了刘家的天下,历史称之为不忠。
通济桥,是姚江上一座凌空横跨的三孔石桥,连接余姚南北两城北宋庆历八年始建,史称“浙东第一桥”
史称靖本酷吏,谄事公孙瓒,乃得邀宠,但观其甘与同殉,尚有忠忱。
西魏时期受封的八位柱国大将军,史称“八柱国”。
姬发建立了周朝,史称周武王,追封其父西伯姬昌为周文王。
祖祖辈辈浮家泛宅,以水为伴,以舟为家,以渔为业,史称疍民。
舜,我国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有虞氏,史称虞舜。
史称戊戌变法,也叫百日维新。
史称张三丰身材魁伟,龟形鹤背,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唯一衲一蓑,一餐能食升斗,可数日一食,也可数日不食。
史称“石勒上党武乡人”确切地点,就是现在的和顺县石勒村。
明朝建立后,元朝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阎贵妃恃宠而骄,与马天骥、丁大全、董宋臣等奸臣勾结,沆瀣一气,预朝乱政,史称“阎马丁董”。
曹化雨长化淳七岁,是化淳的仲兄,官锦衣卫南堂理事,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史称为人正直平允。
战争的结局是斯巴达人在雅典建立了一个寡头政府,史称三十僭主。
当然,这位文成公主不辱使命,文才武略,史称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外交家。
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入侵,英宗亲征,致使数十万大军覆没,英宗被俘,史称“土木堡之变”。
康熙即位后,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作为“有功之臣”分驻各地,论功受赏,史称“三藩”。
五百年前的天下,正值七国争霸,大国之间征战不休,烽火连年,苍茫大地上血流成河,积骨如山,史称战国时代。

汉字详情

shǐ [shi]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LK
四角: 5000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 古官名。职别各异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

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

史载笔。——《礼记·曲礼》

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3) 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 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

迁有良史之才。——《汉书·司马迁传赞》

(5) 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觋);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职(史官的职务);史家(史官或历史学家);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

(6) 太史令的简称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后汉书·张衡传》

(7) 史册,历史

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经史多所涉猎。——明· 顾炎武《复庵记》

(8) 又如:史鉴(历史书);史文(历史文献);史绩(历史功绩);史录(历史的文字纪录)

(9) 古代官府的佐吏

或佐之史。——《诗·小雅·宾之初筵》

(10) 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列经、史、子、集四库。——《新唐书·艺文志》

(11) 画师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庄子》

(12) 姓

英文翻译

history, chronicle, annals

方言集汇

◎ 粤语:s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ii3 [台湾四县腔] sii3 [沙头角腔] su5 [东莞腔] su3 [梅县腔] se3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3 [客语拼音字汇] si3 [陆丰腔] si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踈士上聲開口三等srix/shiioʃĭə
chēng,chèn,chèng [cheng,chen]
部首: 505
笔画: 10
五笔: TQIY
姓名学:
仓颉: HDNF
四角: 27992

详细解释

chèn

动词

(1) 符合,相当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宋· 王安石《伤仲永》

薄罚不为慈,诛严不为戾,称俗而行也。——《韩非子·王蠹》

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对称;相称;称合(相当);称任(称职,犹胜任);称位(与职位相符)

(3) 另见 chēng;chèng

chēng

动词

(1) (形声。从禾,爯( chēng)声。( chèng)本义:称量物体轻重的器具。这个意义后来写作“秤”。又指称量)

(2) 测定重量

苦称量之不审兮。——《楚辞·惜誓》。注:“称所以知轻重。”

(3) 又如:称物(衡量物之多少,轻重);称亭(称量平正);称验(过称检验)。泛指衡量、揣度。又如:称体裁衣(比喻按照实际来办理);称斤约两(比喻权衡得失);称功(衡量功劳,与功绩相比)

(4) 叫做;称呼;号称;把…说成

称帝而治。——《战国策·秦策》

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汉书·李广苏建传》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清· 侯方域《马伶传》

(5) 又如:自称;通称;称名(称呼名字);称作(叫做);统称(总起来叫);称讳(称呼名字);称孤(称王,称帝)

(6) 述说;声称

旄期称道不乱者。——《礼记·射义》

知其不足称也。——《国语·晋语》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项燕。——《史记·陈涉世家》

(7) 又如:口称(口头上说);宣称(声称)

(8) 举起

称彼兕觥。——《诗·豳风·七月》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书·收誓》

元祀惟称。——张衡《东京赋》。注:“皆训举也。”

(9) 又如:称觥(举杯祝酒);称觞(举杯敬酒)

(10) 称赞,赞扬

禹称善人,不善人远。——《左传·宣公十六年》

使人高贤称誉己者,心之力也。——《淮南子·人间》

称誉者登进,忤恨者诛伤。——《汉书·刘向传》

将军向宠…晓畅军事,尝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出师表》

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1) 又如:称扬(称赞,赞许);称赏不已(连连称赞);称奖(称赞夸奖)

(12) 举事,领兵造反

敢行称乱。——《书·汤誓》

而称兵以害我。——《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不可以称兵。——《吕氏春秋·孟春》

(13) 又如:称乱(举兵作乱)

(14) 举荐

繁称文辞,天下不治。——《战国策·秦策》

(15) 又如:称贤(举用贤能);称荐(举荐)

名词

(1) 称呼。称谓 。如:尊称;敬称;谦称;卑称;爱称;美称;昵称

(2) 名称 。如:俗称;别称;统称;简称;职称;美称

(3) 另见 chèn;chèng(秤)

chèng

名词

(1) (称为“稱”的简化字) 测定物体轻重的器具,后作“秤”

称,铨也。——《说文》

角斗称。——《淮南子·时则》。注;“量器也。”

(2) 又如:过称(用秤量)

(3) 另见 chèn,chēng

英文翻译

call; name, brand; address; say

方言集汇

◎ 粤语:cing1 ci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