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佃

zhào diàn [ zhao dian]
注音 ㄓㄠˋ ㄉ一ㄢˋ

词语释义

招人租种土地。

词语解释

  1. 招人租种土地。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召佃之名亦自 宋 贾似道 公田始。 咸淳 戊辰正月,改官田为召佃。召人承佃,自耕自种,自运自纳。”

引证解释

⒈ 招人租种土地。 明陆深《停骖录摘抄》:“召佃之名亦自宋贾似道公田始。

咸淳戊辰正月,改官田为召佃。召人承佃,自耕自种,自运自纳。”

召佃的网络释义

召佃

  • zhào diàn ㄓㄠˋ ㄉㄧㄢˋ
  • 召佃
  • 招人租种土地。 明 陆深 《停骖录摘抄》:“召佃之名亦自 宋 贾似道 公田始。 咸淳 戊辰正月,改官田为召佃。召人承佃,自耕自种,自运自纳。”
  • 汉字详情

    zhào,shào [zhao,shao]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VK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SHR
    四角: 176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2)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

    召,呼也。——《广雅·释诂二》

    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赵御吏。

    大府召视儿。——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亦召供奉。——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3)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

    (4) 招致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

    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

    收召后学。——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召闹取怒。

    (5)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

    (6) 邀请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

    令召客者酒酣。——《吕氏春秋·分职》

    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吕氏春秋》

    (7) 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

    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卒不召。——《明史》

    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

    (8) 感化和召唤

    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

    (9) 召集

    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

    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诸贵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召会武官。

    (10) 另见 shào

    英文翻译

    imperial decree; summon

    方言集汇

    ◎ 粤语:siu6 zi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eu5 cheu5 [宝安腔] zau1 [沙头角腔] zau1 [东莞腔] zau1 [梅县腔] zhau5 [台湾四县腔] seu5 ceu5 [客英字典] chau5 sh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ceu4 jio4 sau4 seu4 [陆丰腔] shau5
    ◎ 潮州话:diou6/diao6 <姓>siou6/sia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五笑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照宵B去聲開口三等宵Bdrieuh/dyewɖʰĭɛu
    diàn,tián [dian,tian]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LG
    五行:
    仓颉: OW
    四角: 26200

    详细解释

    diàn

    动词

    (1) (形声。从人,田声。“田”又兼表字义。①( tián)本义:耕种土地 ②引申义:租种田地)

    (2) 同引申义,也指向地主或在古代向官府租种土地 。如:承佃(旧社会农民被迫向地主租种土地);佃人(租种官府或地主田地的农民)

    (3) 〈方〉∶租借;租赁 。如:佃屋;佃铺面

    (4) 通“畋( tián)”。畋猎,猎取禽兽

    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易·系辞下》

    则又成王之所佃。——《诗·小雅·信南山》笺

    今观宰司之取士也,有似于司原之佃也。——《潜夫论·贤难》

    名词

    (1) 佃户;向地主租地的农户 。如:东佃(地主和佃户的合称)

    (2) 田租 。如:佃科(官田收租的章程)

    (3) 契约 。如:撤佃,退佃(地主收回租给农民的土地)

    (4) 另见 tián

    tián

    动词

    (1) (形声。从人,田声。本义:耕作)

    (2) 同本义

    畇畇原隰,曾孙田之。——《诗·小雅·信南山》

    即上言方佃作诗。——《汉书·韩安国传》

    (3) 又如:佃作(从事耕作);佃具(耕具,农具);佃器(农具)

    (4) 打猎

    以佃以渔。——《易·系辞下》

    齐侯至自佃。——《左传·昭公二十年》

    (5) 又如:佃渔(猎兽和捕鱼)

    (6) 另见 diàn

    英文翻译

    tenant farmer; be a tenant farm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n6 tin4
    ◎ 客家话:[东莞腔] ten3 [梅县腔] tien5 [台湾四县腔] tien5 [客英字典] tien5 [宝安腔] ten3 [海陆丰腔] tien6
    ◎ 潮州话:doiⁿ6 [揭阳、潮阳]daiⁿ6 ,tiang5 [潮州]tiê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年先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n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