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ī
名词
(1)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2)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量词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形容词
(1)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转喻为独力);只句(单句,零星散句);只字(单字,零星的字迹或文辞);只曲(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只眼(独眼。比喻独特的见地)
(3) 孤独 。如:只立(孤立);只凰(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只影(孤影。比喻孤单)
(4) 单数;奇数
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
(5) 又如:只日(单日)
(6) 另见
zhǐ
(1)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
(3) 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诸侯归晋之德只, 非归其尸盟也。——《左传》
(4) 用于句中
乐只君子, 福履绥之。——《诗·周南·樛木》
(5) 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只我便是宋江。——《水浒传》
(6) 又如:只这便是
副词
(1)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2) 另见
(3) 祇另见
(4) 仅;仅仅
只隔数重山。——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
只有霜中败叶。
(6) 又如:只道(只认为;只说);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诉你;只见过我父亲三次;只有两元钱;只他知道;只此(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7) 唯此;无它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韩愈《镇州初归》
(8) 又如: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只在(就在);只如(就像)
(9) 除…外没任何其他 。如:他只穿单衣
(10) 本,本来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
(11) 直;一直
鲁智深离了 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
(12) 又如:只到(直到)
代词
(1)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若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一钵和尚《一钵歌》
(2) 又如:只个(这种;如此);只凭(这样);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现在)
动词
(1) 作,做
相公到此只甚?——关汉卿《鲁斋郎》
(2) 限定或限制 。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助词
(1) 用在句中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2) 相当于“着”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t7 [宝安腔] zit7 zi3 [海陆丰腔] zhi3 zh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3 zid5 [梅县腔] zhit7 [东莞腔] zi3 [客英字典] zhit7 zit7 [台湾四县腔] zih3 tsiit7 [陆丰腔] zhit7
◎ 潮州话:zi2 di2 ziah4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支 | 章移 | 章 | 支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支A | 止 | cje/tje | tɕĭe |
详细解释
mó
动词
(1) (形声。从石,麻声。本义:磨治石器)
(2) 同本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卫风·淇奥》
切磋琢磨,乃成宝器。——《论衡·量知》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论语·阳货》
(3) 又如:切磋琢磨(加工骨称“切”,加工象牙称“磋”,加工玉称“琢”,加工石称“磨”);磨渲(磨治);磨拭(琢磨);磨琢(犹琢磨);磨斫(雕琢;雕饰)
(4) 用磨料磨物体使光滑、锋利或达到其他目的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诗》
(5) 又如:磨镜石(传说 轩辕氏铸镜时用以磨镜的石头);磨刀雨(即磨刀水);磨刀水(旧指农历五月十三日所下的雨);磨刀霍霍(磨刀声);磨袭砥砺(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
(6) 磨擦 。如:磨拳擦掌(形容斗志昂扬,跃跃欲试的样子);磨牙吮血(磨利牙齿,吮吸鲜血);磨沙(指沙入蚌壳,与蚌肉相摩擦)
(7) 磨炼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韩愈《石鼓歌》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8) 又如:磨涅(磨砺熏染,经得起考验);磨厉(磨练);磨揉(磨练);磨盾(犹磨练)
(9) 研讨;观摩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大略》
(10) 又如:磨切(切磋;探讨);磨究(研讨究竟);磨砻(切磋;磨练);磨砻浸灌(切磋浸染);磨砻镌切(磨砺切磋)
(11) 折磨 。如:磨问(仔细审讯盘问);磨折(折磨;磨难;挫折);磨害(折磨伤害);磨障(折磨阻碍)
(12) 拖延 。如:磨驼(磨蹭);磨菇(亦作“磨古”。拖延;纠缠)
(13) 纠缠 。如:磨它子(故意纠缠磨时间);磨劲(纠缠的劲头);磨搅讹绷(纠缠捣乱,欺骗讹诈)
(14) 通“摩” 。如:磨捋(抚摩);磨娑(抚摩);磨弄(抚摩;把玩)
(15) 磨灭;泯灭
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唐· 韩愈《送穷文》
(16) 转;移 。如:磨转(耐心劝说使转变)
(17) 挥;摇 。如:磨动(摇动);磨旗(舞动旗帜,用以传递信息);磨旗擂鼓(摇旗击鼓)
名词
(1) 磨刀石 。如:磨砥刻厉(磨练砥砺。形容刻苦钻研)
(2) 磨难;灾难 。如:磨障(磨难障碍);磨隔(磨难)
(3) 另见
mò
名词
(1) 磨子
以磨碎物亦曰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作牛便推磨。——王安石《拟寒山拾得》
(2) 又如:磨石(研碎粮食的石制工具);磨心(石磨中心);磨牛(转磨之牛。比喻愚鲁);磨室(即磨坊);电磨;水磨
动词
(1) 用磨碎物 。如:磨研(用石磨研碎);磨博士(以磨粉为业的人)
(2) 转移;掉转 。如:磨子兵(谓到处流转而人数很少的军队);磨兑(兑换);磨趄子(方言。打转)
(3) 晃动;摇动 。如:磨动(挥动;摇动)
(4) 碾轧土地
我们耕田磨地的女子,对个皮鞋托托响、油头油脸的香港人全不合适。——陈残云《香飘四季》
(5) 〈方〉∶拉,指拉下脸子 。如:实在脸上磨不开
(6)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mo2 mo5 [宝安腔] mo3 | mo2 [台湾四县腔] mo5 mo2 no2 [客英字典] mo2 mo5 mo3 [海陆丰腔] mo6 mo2 no2 [东莞腔] mo2 mo3 [陆丰腔] mo6 mo3 [梅县腔] mo1 mo2 mo5 no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mo4 [梅县腔] mo6
◎ 潮州话:bhua5 ,mo7 [潮州、饶平]bho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摩 | 莫婆 | 明 | 戈一合 | 平聲 | 歌 | 合口一等 | 戈 | 果 | mua | mu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