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手遮天

zhī shǒu zhē tiān [zhi shou zhe tian]

词语释义

1.一只手把天遮住。 2.1996年陈小春主演古惑仔电影。

只手遮天造句

他做了错误的决策后,还想只手遮天,看来只会欲盖弥彰。
河北南和县人大代表白继跃只手遮天!!断我活路!
哪怕那时你已强大得可以只手遮天,却再也换不回,与她的半分往昔。
市锦盛财团的首席执行官,黑白两道只手遮天的帝少,人前神秘冷血、高不可攀、不近女色,人后腹黑狡诈、傲娇自恋、极其难缠。
南原只是这片大陆的一隅,在这片大陆有种人介乎于人与神魔之间,在凡人眼里他们有通天的本事,驾云御器,移星换月,只手遮天,是他们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根据委托人所述,贾迈勒动用了大量的金钱贿赂欧卡,两人的合作更是只手遮天,贾迈勒的恶行就由欧卡找寻代罪羊替补来欺君罔世!
在那重重雾霭深处,又是谁在主演着一切,妄图只手遮天,颠倒乾坤。
没有名校光环,没有倾城容貌,也没有只手遮天的父亲。她们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踽踽独行,一步一步前往那个最想去的终点。在如此芸芸众生中,她们都是那么普通的人,但却用尽全力活出了最好的自己。
是人间坚如磐石?还是魔界只手遮天?抑或青龙独领风骚?三个人物,三条主线,三种结局让人扼腕长叹。
九宫之中,百花争妍,且看我一介宫女如何翻云覆雨,只手遮天。
我们龙家想不想只手遮天我不清楚,但我却知道你叶绝尘此时此刻假公济私!
待到有朝一日,我如能再度只手遮天,什么左相右相我要让你赔了夫人又折兵,什么春兰秋菊这所谓的大小姐一流,都让他们成为自己的玩物。
弱者,却只能苟安一隅,碌碌终生!是做那武道大能,只手遮天,还是去做个家族少爷,风花雪月,只在一念之间!请观金眸新书。
你要万贯家产一呼百应,他要只手遮天炙手权势,所以你们手段尽出追名逐利,所以走在这样的路上,能够痛快地说,不曾后悔。我呢?我要的是什么?我过了一生,也还想不明白,我要得到底是什么?谢楼南。
“杨表哥”悲剧刚刚落幕,如果留下的经验居然是从此为官不戴表、戴表只带卡西欧,带来的教训竟然是面对责难充耳不闻甚至只手遮天,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正所谓法不责众,张家势力再大,也无法跟这么多人抗衡,再说其上面还顶着一个城主府,事情一旦闹大,就不是张家能够只手遮天的了。

汉字详情

zhī,zhǐ [zhi]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C
四角: 60800

详细解释

zhī

名词

(1) (形声。从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义:鸟一只) 同本义

隻,鸟一枚也。——《说文》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悼亡诗三首》

(2) 又如:只翼(一只鸟。比喻孤单)

量词

用于计量鸡、禽、牛、羊、球、手、足等的数目。如:两只手;三只鸡

形容词

(1) 引申为凡物之单者曰只。单一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李益《塞下曲》

匹马只轮无反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只轮不返(就连一只战车轮子都回不去了。比喻大败,全军覆灭);只鸡架酒(比喻祭品虽菲薄简陋,然情意甚重);只手(单手。转喻为独力);只句(单句,零星散句);只字(单字,零星的字迹或文辞);只曲(指北曲中不成套的小令);只眼(独眼。比喻独特的见地)

(3) 孤独 。如:只立(孤立);只凰(无偶的凰鸟。比喻无配偶的男子);只影(孤影。比喻孤单)

(4) 单数;奇数

肃宗而下,咸只日临朝,双日不坐。——《宋史·张洎传》

(5) 又如:只日(单日)

(6) 另见 zhǐ

zhǐ

(1)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2)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诗·鄘风·柏舟》

(3) 用于句末, 表示限止。相当于“耳”

诸侯归晋之德只, 非归其尸盟也。——《左传》

(4) 用于句中

乐只君子, 福履绥之。——《诗·周南·樛木》

(5) 用于判断句首,对主语起限定和强调作用

只我便是宋江。——《水浒传》

(6) 又如:只这便是

副词

(1) (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

(2) 另见 zhī

(3) 祇另见

(4) 仅;仅仅

只隔数重山。——宋· 洪迈《容斋续笔》

只在花开之数日。——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5) 又

只有霜中败叶。

(6) 又如:只道(只认为;只说);只除(只有;除非);只告诉你;只见过我父亲三次;只有两元钱;只他知道;只此(仅此;就此;唯有这样)

(7) 唯此;无它

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韩愈《镇州初归》

(8) 又如:只为读完了书的读者;我们在本章只指明该时期的主要特点;只在(就在);只如(就像)

(9) 除…外没任何其他 。如:他只穿单衣

(10) 本,本来

(旦云)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汉宫秋》

(11) 直;一直

鲁智深离了 桃花山,放开脚步,从早晨只走到午后。——《水浒传》

(12) 又如:只到(直到)

代词

(1)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

若时乐,乐时苦,只个修行断门户。——一钵和尚《一钵歌》

(2) 又如:只个(这种;如此);只凭(这样);只么(如此);只今(如今;现在)

动词

(1) 作,做

相公到此只甚?——关汉卿《鲁斋郎》

(2) 限定或限制 。如:它只生活在淡水里

助词

(1) 用在句中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诗·小雅·南山有台》

(2) 相当于“着”

他前面引尺,我背后把他跟随。——高文秀《黑旋风》

英文翻译

only, just, simply

方言集汇

◎ 粤语:zek3 zi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t7 [宝安腔] zit7 zi3 [海陆丰腔] zhi3 zh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3 zid5 [梅县腔] zhit7 [东莞腔] zi3 [客英字典] zhit7 zit7 [台湾四县腔] zih3 tsiit7 [陆丰腔] zhit7
◎ 潮州话:zi2 di2 z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章移支A開平聲開口三等支Acje/tjetɕĭe
shǒu [shou]
部首: 432
笔画: 4
五笔: RTGH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
四角: 2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2) 同本义

手,拳也。——《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

艮为手。——《易·说卦》

三阴在手。——《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

则不手拜。——《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

头至手曰拜手。——《公羊传·宣公六年》注

携手同行。——《诗·邶风·北风》

携手同归。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邶风·击鼓》

(3) 又如:手纽(手铐);手杻(手铐之类的刑具);手脚了得(手脚厉害,指有武功);手帕交(旧时妓女间的结拜姐妹);手击子(和尚念经时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手本(下属见上司所呈的名帖);手式(犹手势,以手作势示意);手灵(手指灵巧);手械(手铐);手梏(手铐);手格(徒手搏斗);手理(手掌的纹路)

(4) 某些有代替人手作用的机械部分或动物的感触器 。如:扳手;触手;机械手

(5) 专司某事或擅长某种技艺的人

得快射手八百。——《宋书·黄回传》

(6) 又如:国手;能手;助手;多面手;第一把手;水手;拖拉机手;弹药手;手作(手工业者;手艺,本领)

(7) 笔迹

天子识其手,问之,果为书。——《汉书·郊祀志上》

(8) 又如:手墨(亲手写的墨迹);手痕(手迹;笔迹);手卷(只能卷舒供案头欣赏而不能悬挂的长卷)

(9) 手艺;本领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宋· 姜夔《满江红》

(10) 又如:手爪(手艺,技艺;手指);手熟(手艺纯熟);手戏(百戏杂技的一种);手高(手段高强);手里有活(手里有些功夫);手长的(手快或手段灵活的人)

(11) 手中;手里。指控制掌握的范围 。如:手掌(手掌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手上(指某人统治、管理或当家的时期);手底下(管辖之下,管理之下)

副词

(1) 亲自,亲手

匪手携之。——《诗·大雅·抑》

今存基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手钞(亦作“手抄”。亲手抄录)

动词

(1) 拿着,执持

庄公升坛,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

(2) 又如:手瓮(可用手提的盛水陶器);手袂(以手执人衣袖。表示离别依依不舍之情);手谈(下棋);手笔(谓执笔写作);手照(手持的照明用具);手罩(手持的风灯);手磬子(僧尼所用的手持打击乐器);手烛(手执之烛);手镘(以手持镘。作泥水工);手炮(手掷的炸药包)

(3) 用手击杀

博豺狼,手熊罴。——司马相如《上林赋》

(4) 又如:手格(徒手格击);手战(徒手搏斗);手搏(徒手搏斗。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

(5) 取

宾载手仇。——《诗·小雅·宾之初筵》。传:“取也。”

(6) 又如:人手一册;手影戏(用手向灯取影,显出种种形象的一种技艺)

量词

用于技能;本领 。如:他露了两手绝招

形容词

(1) 亲手所写的 。如:手命(亲手所写的文书);手教(亲自教育);手批(官员亲手批示的公文);手奏(亲手写的奏章)手疏(亲手书写奏章)

(2) 小巧的,便于携带的 。如:手册;手杖

英文翻译

h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2
◎ 客家话:[梅县腔] shu3 shiu3 [海陆丰腔] shiu3 [客英字典]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陆丰腔] shiu3 [台湾四县腔] s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書九上聲開口三等ɕĭəusjux/sjov
zhē [zhe]
部首: 306
笔画: 14
五笔: YAOP
五行:
仓颉: YITF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庶声。本义:阻挡;拦阻)

(2) 同本义(使不通过,使中途停止)

陈王出,遮道而呼涉。——《史记·陈涉世家》

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吕氏春秋》

遮豪民于道。——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3) 又如:遮影(遮挡;遮蔽);遮止(阻止,拦阻);遮迭(遮挡;招架);遮路(阻塞道路);遮遏(阻止;阻挡)

(4) 掩蔽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 又如:遮嚣(掩饰;隐瞒);遮堂(屏门);遮说(曲为说辞,以为掩饰);遮障(遮挡;遮蔽);遮蒙(覆盖;蒙住);遮隔(遮蔽阻隔);遮前掩后(说话藏头露尾,欲言又止)

(6) 掩护;防护 。如:遮簇(簇拥掩护);遮卫(保卫);遮抵(遮护抵挡);遮庇(庇护)

代词

这 。如:遮回(此次,这回);遮莫(这么);遮个(这个);遮里(这里)

英文翻译

cover, shield, protect

方言集汇

◎ 粤语:ze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a1 [宝安腔] za1 [海陆丰腔] zha1 [客英字典] zha1 [台湾四县腔] za1 [东莞腔] za1 [陆丰腔] zha1 [梅县腔] zha1 [客语拼音字汇] za1
◎ 潮州话:z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正奢麻三開平聲開口三等cja/tjatɕĭa
tiān [tian]
部首: 308
笔画: 4
五笔: GD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K
四角: 108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 同本义

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说文解字注》

(3) 又如:天灵(人或其他动物的头顶骨);天灵盖(头顶骨)

(4) 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天,刑名。剠凿其额曰天。——《集韵》

(5) 《其人天且劓。——《易·睽卦》。 虞注:“黥额为天。”

(6) 天空

天,至高无上。——《说文》

天,气也。——《论衡·谈天》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神话四则·形天》

天似穹庐。——《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

天苍苍。

接天莲叶无穷碧。——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仰视天。——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又如:天澄澄(天色澄清的样子);天色(天空色);天宇(天空);天日(天空与太阳);天角(天之一隅);天盘(天际);天弩(天空;天空高远)

(8) 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休祲降于天。——《战国策·魏策》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书·商书》

天下所启。——《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天赐也。

天其或者将逮诸。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史记·项羽本纪》

天将降大任。——《孟子·告子下》

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资治通鉴》

(9) 又如:天可怜见(上天救助,老天保佑);天庖(天帝的庖厨);天马(神马;骏马的美称);天丁(天兵);天功(天的职任;天然形成的工巧);天打雷劈;天休(天赐福佑);天佑(上天佑助)

(10) 天堂 。

(11) 如:天居(住在天上);天陛(天宫台阶)

(12) 一昼夜 。

(13) 如:天把(一两天,一天半天);夏天天长夜短;今天;明天

(14) 比人类品质更高尚和能力更强大的存在

违天不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15) 又如:天晓得;我的天

(16) 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与天不老。——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7) 又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天衣无缝;文章天成;天演(自然进化);天巧(自然工巧);天式(自然法式);天光(自然的智慧之光);天财(自然财富)

(18) 一年里的特定时候 。

(19) 如:天中节(端午节);夏天;黄梅天

(20) 气象状态

秋天漠漠向昏黑。——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天阴雨湿声啾啾。——唐· 杜甫《兵车行》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天阴黑。——《资治通鉴·唐纪》。

(21) 又如:天风馋(冷风袭人,易使人生病);天变了

(22) 丈夫 。

(23) 如:失其所天

(24) 指先天不足

此天之所不足也。——《灵枢》

(25) 古代指君王 。

(26) 如:天颜(皇帝之面);天表(天子的仪表);天恩;天邑(帝王之都);天位(天子之位)

(27) 头等大事

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28) 人的额部 。

(29) 如:天炙(朱水点额)

(30) 姓

形容词

(1) 天然的;天生的

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庄子·庖丁解牛》

(2) 又如:天性;天资

(3) 顶上的;架空的 。

(4) 如:天桥;天窗;天棚

英文翻译

sky, heaven; god, celestial

方言集汇

◎ 粤语:tin1
◎ 客家话:[梅县腔] tien1 [台湾四县腔] tien1 [客英字典] tien1 [陆丰腔] tian1 [客语拼音字汇] tian1 [东莞腔] ten1 [沙头角腔] tien1 [宝安腔] ten1 [海陆丰腔] tien1
◎ 潮州话:tiang1 [潮州]tiêng1 ,tin1 (thiang thi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前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ʰient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