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谢

kòu xiè [ kou xie]
繁体 叩謝
注音 ㄎㄡˋ ㄒ一ㄝˋ

词语释义

叩谢 kòuxiè

(1) 拜谢,泛指表示深切的谢意

登门叩谢
express one's heartfelt thanks

词语解释

  1. 拜谢。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秋公 即焚起一炉好香,对天叩谢。”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盛司寇》:“上大怒,命侍卫反接公赴市曹,与 金文淳 同置于法……后上悔悟,命近臣驰骑并 金 赦之,公施然叩谢如常。”《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翼王做寿》:“话刚讲完,老爹和所有贫苦百姓都一齐上前向 翼王 叩谢。”

引证解释

⒈ 拜谢。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即焚起一炉好香,对天叩谢。”
清昭槤《啸亭杂录·盛司寇》:“上大怒,命侍卫反接公赴市曹,与金文淳同置于法……后上悔悟,命近臣驰骑并金赦之,公施然叩谢如常。”
《太平天囯故事歌谣选·翼王做寿》:“话刚讲完,老爹和所有贫苦百姓都一齐上前向翼王叩谢。”

叩谢的国语词典

叩首道谢。表示极深切的谢意。

叩谢的网络释义

叩谢

  • 叩谢是汉语词汇,拼音kòu xiè,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 叩谢造句

    浮华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叩谢的。
    冰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妇人,撮合了数不清的姻缘,对于婚姻嫁娶之事熟之再熟,典礼、同喜、请门、哭别、叩谢等仪式过后新娘上轿,娶亲队伍回返。
    城隍的声音非常浑厚,一字一句地十分清晰,跪在地上的孟小川听得心潮澎湃,赶忙抬起双手掌心朝上,同时说道“下官孟小川,叩谢天恩!”。
    薛仁贵叩谢,心中欢喜无比,真是苦尽甘来,随后生疑贤弟怎么混的,看圣上对他言从计行,在圣上心中分量深重,日后得好生问之一二。
    每一天,我为你祈祷,为你的生命叩谢上苍,为你许下最美好的愿望,祈求众神赐予你幸福和健康。
    新人的新作战凤,叩谢各位的点击推荐。
    还有上进的小老板,大哥,谢谢你的支持鼓励,官纶在这里向你鞠躬叩谢。
    这样快就可以下载了,叩谢无私分享。
    兄弟遂相和睦,诸干证闻言,俱各叹息,再拜叩谢而去。
    医生仔细检查麦克,要麦克按时服药。叩谢!
    叩谢!恢复每日一更,好时两更,第二更以免费番外放出。
    山十三急忙阻止母子的叩谢之礼,可是当他的骨气触碰到女子身上的战裙时,一股强大圣洁的力量反击过来,顿时让山十三受到了不轻不重的小伤。
    冯保马上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叩谢圣恩。
    胡宗宪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喁喁地叩谢道“皇上圣明,恕臣曾经事严嵩一事。
    一众人族突感身轻体健、百病消除,都知晓是三人所为,又一次诚心叩谢。

    汉字详情

    kòu [ko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BH
    五行:
    仓颉: RSL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 ),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2) 同本义

    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周礼·地官·司关》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

    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

    眾者叩舟。——《淮南子·说林》

    以杖叩狼。——马中锡《中山狼传》

    娘以指叩门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叩胫(以杖棍击胫骨。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叩门扉(敲打门扉);叩心(捶胸。表示悔恨交加的样子);叩门(敲门)

    (4) 叩头、拜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史记·滑稽列传》

    (5) 又如:叩恳(叩头请求);叩奠(叩拜祭奠);叩赏(磕头谢赏);叩请(恭敬而诚恳地请求)

    (6) 举发;询问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明· 魏禧《大铁椎传》

    余叩所以。——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叩咨;叩问;叩询

    (8) 攻打

    引兵叩城。——唐· 韩愈《刘公墓志铭》

    (9) 通“扣”。拉住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史记·伯夷列传》

    (10) 又如:叩马(拉住马缰绳,不使前进)

    形容词

    诚恳 。如:叩诚(诚恳);叩请(诚恳地请求);叩叩(诚恳)

    英文翻译

    knock, ask; kowtow, bow

    方言集汇

    ◎ 粤语:kau3
    ◎ 客家话:[梅县腔] k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客英字典] keu5 [海陆丰腔] kieu5 [客语拼音字汇] keu4 [东莞腔] ke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kiu5 [陆丰腔] keu5
    ◎ 潮州话:kao3(khàu) ka3(kh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xiè [xie]
    部首: 226
    笔画: 12
    五笔: YTM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VHHI
    四角: 34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射声。本义:向人认错道歉)

    (2) 同本义

    自谢曰。——《战国策·赵策》

    长跪而谢。——《战国策·魏策》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惊谢曰。——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谢咎(引咎自退;悔过;谢罪);谢错(认错赔不是);谢室(待罪之室)

    (4) 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 黯伏谢不受命。——《史记·汲黯列传》

    谢媒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楚而谢。—— 唐· 李朝威《柳毅传》

    谢客矣。——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子退而休之,谢医却药。 ——宋· 苏轼《盖公堂记》

    (5) 又如:谢医(谢绝医疗);谢金(谢绝礼金)

    (6) 辞去官职

    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无复游宦之兴矣。——《南齐书·王僧虔传》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唐· 王维《送张五归山》

    (7) 又如:谢老(告老还乡);谢事(卸去官职);谢政(致仕退休);谢役(辞去差使);谢职(卸去官职)

    (8) 告辞;告别

    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史记·李将军列传》

    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史记·魏公子列传》

    故不复谢。

    不报谢?

    过谢侯生。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9) 又如:谢了扰(告辞);谢别(告别,辞别)

    (10) 告诉,告诫

    谢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1) 以言辞相问候

    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史记·赵广汉传》

    界上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12) 感谢

    休谢之。——《三国演义》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史记·项羽本纪》

    且谢曰。——唐· 李朝威《柳毅传》

    虽死必谢。

    (13) 又如:谢承(感谢;答谢);谢荷(感谢);谢候(致谢并问候);谢私(感谢私下帮助)

    (14) 逝去

    诏曰:弟勰所生母 潘早龄谢世,显号未加。——《魏书·彭城王勰传》

    (15) 又如:谢宾客(死亡的委婉说法);谢世

    (16) 酬谢

    婚礼不许多用盘盒猪羊糖饼,不许厚礼物谢媒。——明· 海瑞《禁约》

    受人十万,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17) 又如:谢土(修建完毕,祭祀土神的礼义活动);谢犒(酬谢;犒劳);谢银(酬谢用的银子);谢灶诰(祭灶王爷的青词)

    (18) 衰败,衰落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宋· 叶适《宿觉庵》

    花之既谢。——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19) 逊让;不如

    既鲸鲵折首,西夏底定,便宜诉其本怀,避贤谢拙。——《宋书·王宏传》

    (20) 又如:谢拙(自谦愚笨而辞职)

    (21) 避免,避开

    必以俪辞为文,何缘《十翼》不能一致,岂波澜既尽有所谢短乎?——章炳麟《文学总略》

    (22) 又如:谢短(避其所短)

    英文翻译

    thank; decline

    方言集汇

    ◎ 粤语:ze6

    宋本广韵

    叩谢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