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击

kòu jī [ kou ji]
繁体 叩擊
注音 ㄎㄡˋ ㄐ一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叩击 kòujī

(1) 叩打,多用于比喻

她的诉说叩击着我的心弦
knock

词语解释

  1. 《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后以“叩击”比喻向有学识者发问。

    宋 范仲淹 《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 许渤 ﹞復通经术,长於论议,苟非叩击,似不能言。”

  2. 敲击。多指敲门。

    清 东轩主人 《述异记·医生遇鬼》:“医復冒雨而走,遥认一亲戚之宅,极力叩击。” 秦牧 《漫记端木蕻良》:“年青的时候他告诉我的一句话,就又来叩击我的心扉。”

引证解释

⒈ 后以“叩击”比喻向有学识者发问。

《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宋范仲淹《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许渤﹞復通经术,长於论议,苟非叩击,似不能言。”

⒉ 敲击。多指敲门。

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医生遇鬼》:“医復冒雨而走,遥认一亲戚之宅,极力叩击。”
秦牧《漫记端木蕻良》:“年青的时候他告诉我的一句话,就又来叩击我的心扉。”

叩击的网络释义

叩击

  • 叩击,拼音kòu jī,是指叩击,叩打,多用于比喻。
  • 叩击造句

    喧嚣的市声,沸腾的生活,鳞次栉比的楼房,用暧昧的言词叩击着受惊的心弦。
    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处,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声。
    不久,天气突变,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夹着蚕豆般的冰雹倾泻下来,猛烈叩击车顶,我们好像“闷”在罐子里听劈哩啪啦的鞭炮声,震耳欲聋。
    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裸着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卫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悲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唱!
    也可以让病人咬一个木楔、牙签、棉卷等,然后从侧方叩击牙齿,或者用冷、热刺激的方法而检查出来隐裂牙。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梅花针叩击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当以太网卡第一次叩击市场的时候,每个要花上千美元。
    只剩下我一个人后,我从小艇上探起身,往海底使劲张望,但海底火山的姿影已不复见。水上面静静地映出蔚蓝的天空只有柔波细浪宛如随风摇曳的丝绸睡衣一般温情脉脉地叩击着小艇的舷板。我歪身躺在艇底,闭目合眼,等待汹涌的潮水把我送往相应的地方。村上春树。
    如风驰电掣,呼吸之间已然迫近,锐利的钢爪青光闪闪,爪尖如剑,曲如天钩,剖开一切,空间似乎都被扯裂,向姜冰叩击而下,呜呜有声。
    张文海目不旁视地走着,皮鞋后跟叩击地面的响声,在长长的甬道里震荡。

    汉字详情

    kòu [kou]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BH
    五行:
    仓颉: RSL
    四角: 670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 ),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2) 同本义

    叩石垦壤。——《列子·汤问》

    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周礼·地官·司关》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荀子·法行》

    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

    眾者叩舟。——《淮南子·说林》

    以杖叩狼。——马中锡《中山狼传》

    娘以指叩门扉。——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又如:叩胫(以杖棍击胫骨。是惩罚的一种方式);叩门扉(敲打门扉);叩心(捶胸。表示悔恨交加的样子);叩门(敲门)

    (4) 叩头、拜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史记·滑稽列传》

    (5) 又如:叩恳(叩头请求);叩奠(叩拜祭奠);叩赏(磕头谢赏);叩请(恭敬而诚恳地请求)

    (6) 举发;询问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明· 魏禧《大铁椎传》

    余叩所以。——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叩咨;叩问;叩询

    (8) 攻打

    引兵叩城。——唐· 韩愈《刘公墓志铭》

    (9) 通“扣”。拉住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史记·伯夷列传》

    (10) 又如:叩马(拉住马缰绳,不使前进)

    形容词

    诚恳 。如:叩诚(诚恳);叩请(诚恳地请求);叩叩(诚恳)

    英文翻译

    knock, ask; kowtow, bow

    方言集汇

    ◎ 粤语:kau3
    ◎ 客家话:[梅县腔] keu5 [台湾四县腔] kieu5 [客英字典] keu5 [海陆丰腔] kieu5 [客语拼音字汇] keu4 [东莞腔] keu5 [沙头角腔] kieu5 [宝安腔] kiu5 [陆丰腔] keu5
    ◎ 潮州话:kao3(khàu) ka3(khà)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ji]
    部首: 219
    笔画: 5
    五笔: F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QU
    四角: 5077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毄( )声。本义:敲击,敲打)

    (2) 同本义

    欲以击柱。——《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不肯击缻。

    留击柝者。——《资治通鉴·唐纪》

    使击柝如故。

    援玉 枹兮击鸣鼓。——《楚辞·九歌·国殇》

    (3) 又如:击壤(相传尧时有老人击壤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率力于我何有哉?后因以比喻太平盛世);击节(打拍子);击鞠(击皮球)

    (4) 攻击;攻打

    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击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击排(攻击排斥);击排冒没(攻击排斥,轻率而不顾一切);击床(击杀于床上)

    (6) 碰撞;接触

    齐吴傍以击汰。——《楚辞·屈原·涉江》

    (7) 又如:击毂摩肩(车碰轮,人摩肩。比喻拥挤,热闹);击冲(撞击);撞击(运动体与别的物体猛然碰上)

    (8) 杀;搏杀

    入水击蛟。——《世说新语·自新》

    数击杀响马贼。——明· 魏禧《大铁椎传》

    客奋椎左右击。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9) 如:击斩(斩杀);击鲜(宰杀活的牲畜禽鱼,充作美食)

    英文翻译

    strike, hit, beat; attack, f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g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