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

kǒu yǔ [kou yu]
繁体 口語
注音 ㄎㄡˇ ㄩ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口语 kǒuyǔ

(1) 日常口头交谈时使用的语言(区别于“书面语”)

spoken language

(2) 属于或适于日常会话的通俗语言

colloquial language;colloquialism

词语解释

  1. 指言论或议论。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后汉书·隗嚣传》:“诛戮忠正,覆按口语。” 宋 司马光 《论公主宅内臣状》:“此二人嚮在主第,罪恶山积,当伏重诛。陛下宽赦,斥之外方,中外之人议论方息。今仅数月,復令召还,道路籍籍,口语可畏。”

  2. 泛指言语、话。

    《说郛》卷七五引 宋 叶梦得 《石林家训》:“溺妻妾之私,以口语相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谐谑·谑语》:“口语之仇,垂戒万世。”《玉娇梨》第十一回:“家人得了口语,就请 苏有德 换了头巾、蓝衫,竟进后厅来。”

  3. 特指毁谤。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 宋 梅尧臣 《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后得其简因叙下情》诗:“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 宋 陆游 《容斋燕集诗序》:“至於罹口语,絓吏议,少年之喜谤前辈者,閧然成市,公犹容之。”

  4. 指毁谤的话。

    唐 刘禹锡 《谢上连州刺史表》:“亦缘臣有微才,所以嫉臣者众,竞生口语,广肆加诬。” 清 钱陆灿 《侍郎栎园周公墓志铭》:“而奸吏不能有所阴阳其间,遂怀毒蠚,互相波扇,以口语风闻。”

  5. 指活口;口供。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事发觉, 党 乃縊杀内侍三人,以絶口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知县录了口语,喝退 胡阿虎 。”

  6.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唐 刘知几 《史通·言语》:“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上山採蘼芜’、‘四坐且莫喧’……等,皆閭巷口语,而用意之妙,絶出千古。” 秦牧 《散文领域--海阔天空》:“这里说的词汇,包括大量的口语和一些还有生命力的成语。”

  7. 指口音。

    《天雨花》第五回:“仙姑差矣,难道小生口语听不出么?” 丁玲 《阿毛姑娘》三:“刚住下来,依然还是不安,仅仅从一种颇不熟习的口语中,都可以使她忽略去一切美处。”参见“ 口音 ”。

引证解释

⒈ 指言论或议论。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僕以口语遇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后汉书·隗嚣传》:“诛戮忠正,覆按口语。”
宋司马光《论公主宅内臣状》:“此二人嚮在主第,罪恶山积,当伏重诛。陛下宽赦,斥之外方,中外之人议论方息。今仅数月,復令召还,道路籍籍,口语可畏。”

⒉ 泛指言语、话。

《说郛》卷七五引宋叶梦得《石林家训》:“溺妻妾之私,以口语相谍。”
明沉德符《野获编·谐谑·谑语》:“口语之仇,垂戒万世。”
《玉娇梨》第十一回:“家人得了口语,就请苏有德换了头巾、蓝衫,竟进后厅来。”

⒊ 特指毁谤。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怀禄贪势,不能自退,遂遭变故,横被口语。”
宋梅尧臣《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后得其简因叙下情》诗:“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
宋陆游《容斋燕集诗序》:“至於罹口语,絓吏议,少年之喜谤前辈者,閧然成市,公犹容之。”

⒋ 指毁谤的话。

唐刘禹锡《谢上连州刺史表》:“亦缘臣有微才,所以嫉臣者众,竞生口语,广肆加诬。”
清钱陆灿《侍郎栎园周公墓志铭》:“而奸吏不能有所阴阳其间,遂怀毒蠚,互相波扇,以口语风闻。”

⒌ 指活口;口供。

《后汉书·乐成靖王党传》:“事发觉, 党乃縊杀内侍三人,以絶口语。”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知县录了口语,喝退胡阿虎。”

⒍ 口头语言。与“书面语”相对。

唐刘知几《史通·言语》:“而后来作者,通无远识,记其当世口语,罕能从实而书。”
明胡应麟《诗薮·古体中》:“‘上山採蘼芜’、‘四坐且莫喧’……等,皆閭巷口语,而用意之妙,絶出千古。”
秦牧《散文领域--海阔天空》:“这里说的词汇,包括大量的口语和一些还有生命力的成语。”

⒎ 指口音。参见“口音”。

《天雨花》第五回:“仙姑差矣,难道小生口语听不出么?”
丁玲《阿毛姑娘》三:“刚住下来,依然还是不安,仅仅从一种颇不熟习的口语中,都可以使她忽略去一切美处。”

口语的国语词典

专指谈话所用的语言。

口语的网络释义

口语

  • 口语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kǒu yǔ,指口头言语;泛指言论或议论。见《说郛》卷七五引 宋叶梦得《石林家训》:“溺妻妾之私,以~相谍。”
  • 口语造句

    决心已定,则必须坚持,那么学好口语指日可待!
    英语口语熟练,普通话运用自如,有较强的文字功底,熟悉各种应用文章的写作格式。
    他侥幸通过了口语考试。
    在多数情况下,孩子在口语交流、组织能力、听从指挥和报告时间方面比较困难。
    他说,口语化当然很好,但是语法与拼写也很重要。
    就写作和口语考试来说,评分必须由合格的考官给出,以保证所打的分数是可信的,雅思考生的得分是正确的。
    这找不着北啊是口语里的一种说法。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国际上分析口语语料的新趋势,为全方位研究非言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可能。
    文学革命后,口语入诗、诗歌散文化的追求曾导致“诗文合一”、诗文不分的倾向。
    在雅思口语测试中回答问题时,说些额外的信息。
    通过分析文学翻译和日常口语翻译中常见的译例,探讨了译者的有意误译这一方法的具体原因及其价值。
    “学过法语的同学都知道,法语口语里会有大量的联诵,这导致很多同学对印在纸上的单词都认识,但如果出现在听力里,就听不出来了。
    谚语多半在民间口语中广泛流传,简短通俗,寓意深刻,或是经验,或是谆谆告诫。
    这一系统开始是面向旅馆预定房间和办理会议注册手续,后来增加了其他一些口语翻译系统。
    “您”字未推广开使用时,有的人就音借字,取与口语同音的“恁”字,做口语的“您”用于书面语言中。
    友立方是一个你可以放松、开心,免费使用高速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提高你的口语。
    这两种口语体有很大区别,英语语音教学必须对这两种口语体给予足够的重视。
    注重应用:为配合词汇和写作的教学,我们特别设计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英语剧;为培养学生口语和领导能力,我们又设计了英语演讲辩论擂台赛。
    你认为你的书面英语和口语谙练程度如何?
    毛人用他那粗喉咙大嗓门说话字吐的不清口语很粘说道;乡亲姐妹们,现在就请授李奉先之流迫害,刚刚被打下在白骨穴里去见。

    汉字详情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yǔ,yù [y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MMR
    四角: 31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名词

    (1) 说的话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动词

    (1) 告诉,使知道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