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器

kǒu qì [ kou qi]
注音 ㄎㄡˇ ㄑ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口器 kǒuqì

(1) 节肢动物口两侧的器官,有摄取食物及感觉等作用

trophi;mouthpart

词语解释

  1. 节肢动物口的周围具有摄食、感觉等功能的附肢。

引证解释

⒈ 节肢动物口的周围具有摄食、感觉等功能的附肢。

口器的国语词典

节肢动物口边具有捕捉和咀嚼食物功用的器官。基本上由上颚、第一下颚、第二下颚的三对附属肢所成。其外形因摄取食物方式相异而不同。

口器的网络释义

口器

  • 昆虫的口器是由头部后面的3对附肢和一部分头部结构联合组成,主要有摄食、感觉等功能。蜘蛛的口器包括两对附肢(蜘蛛不是昆虫,为蛛形纲),昆虫的口器包括上唇一个,大颚一对,小颚一对,舌、下唇各一个。上唇是口前页,1块(其内有突起,叫上舌)。舌是上唇之后、下唇之前的一狭长突起,唾液腺一般开口于其后壁的基部。大颚、小颚、下唇属于头部后的3对附肢。
  • 口器的翻译

    英语: mouthparts (of animal or insect)​
    德语: Mundwerkzeuge (Bio)​
    法语: Pièces buccales des arthropodes

    口器造句

    它们便是咀嚼式口器及吸收式口器。一些咀嚼式口器在池塘边喝水可能会有困难,所以通过咀嚼叶子来获取水分会更简单。
    蜣螂具有敏锐的嗅觉,能够不断的磨自己最喜爱的食物。它们使用专有的口器来吸取食草动物排泄物中的水分和营养。
    蜱虫幼虫与若虫的口器很少会留在宿主皮肤里。
    据悉,这些乌桕大蚕蛾口器发育不完全,消耗幼虫时期积累下来的脂肪,最多只能存活两个星期。
    也许关于海胆,人们知道得最多的是它们的棘刺盔甲。但是,它们的口器可能更令人望而生畏——毫不夸张地说,海胆的牙齿可以把岩石咬碎,却永远不会变钝。
    想要完整地去除成年蜱虫则更加困难,因为成年蜱虫的口器更长。
    上面的照片是马来西亚的掠夺蚁,几只弱小的蚂蚁正被一只装备有黑色剪刀状口器的白蚁切成两半。
    研究发现:细小的火山灰保存了标本的精致,例如口器和蜘蛛腿部覆盖的突起。
    异质的身体肉芽肿瘤可能会持续几个星期,尤其是在蜱虫的口器仍然留在皮肤里的情况下。
    我们有保养的最好的“开口器”要卖。
    避免做出任何揉搓动作,那样可能会损伤蜱插入皮肤的口器,而这部分口器可引发人的感染。
    蜱通过把部分口器(而不是整个身体)插进动物宿主的皮肤里来缓慢吸食血液。
    对昆虫唾液蛋白的分析表明,具有同样类型口器、食物类型接近的昆虫,唾液成分有更多的相似性。
    它的口器工作原理就像注射器抽血。
    事后,被摇晃的蜜蜂选择避开用口器靠近它们面前的不明气味—很显然,这些蜜蜂对其可能抓住的东西持悲观态度。
    为了获取存活的营养物质他们可能会爬上一只路过该地的狗的身上,将口器插入皮肉之中并吸取小量的鲜血,随后跃离宿主的身体。
    鲍兰说,学者过去调查另外一个体积较小的样本,并据此推断口器长度与身体大小的关系,研判这种物种的体积可能更大。
    用热工基本原理,详细地叙述了电阻加热式封口器的加热功率及稳定导热量计算。
    当捕杀昆虫时,将口器刺入对方体内,口器中的一支管道注入使对方瘫痪的麻醉液,另一管道便吸吮对方的体液。
    它们的口器注入一种迅速起效的神经毒素以杀死它们的猎物。

    汉字详情

    kǒu [kou]
    部首: 319
    笔画: 3
    五笔: KKKK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R
    四角: 60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2)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口,人所以言食也。——《说文》

    且夫口三五之门也。——《国语·晋语》

    口之为言达也。——《春秋·元命苞》

    口者心之门户。——《鬼谷子·捭阖》

    勺饮不入口七日。——《左传·定公四年》

    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口腹(指饮食);口分(口福);口滑(指吃东西失去控制;说话不谨慎);口辅(面颊。辅:颊);口眼弗闭(放心不下;死不瞑目);口里摆菜碟儿(比喻嘴上说得很好,但无实惠)

    (4) 出入通过的地方

    山有小口。——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由接官亭至城门口。——《广东军务记》

    俱会大通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彭蠡之口有 石钟山焉。—— 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又如:井口;矿井口;火山口

    (6) 人口,人口数量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上》

    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清· 洪亮吉《治平篇》

    (7) 又

    视高曾祖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

    (8) 又

    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

    (9) 又如:口赋(古时按人口征收的赋税);口合不敷(口粮不够,难以度日);口井(计口分田,实行井田制)

    (10) 言语 。如:口声(议论;舆论;口实;话柄);口重(言语太重,使人难以接受)

    (11) 口才

    王有女陵,慧有口。——《汉书·淮南王刘安传》

    (12) 又如:口沸(说话滔滔不绝,如水之沸腾);口困(说破了嘴);口稳(说话谨慎);口拙(不善言语);口卞(口才;能言善辩)口坠天花(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

    (13) 指牲口的年龄 。如:口小(牲口年龄小);口硬(指牲口年龄较小,较壮的)

    (14) 关口。指长城的关口 。如:口外(长城以北的地区。亦指关外);口内(泛指长城以内的地区)

    (15) ∶性质相同或相近单位的管理系统 。如:归口;农林口;丝毛织品的生产单位应归轻纺口儿管理

    (16) 通商码头,港口 。如:五口通商;口澳(港口)

    (17) 刃,武器或器具上刀片的切割边

    刀口不捲。——《水浒传》

    (18) 边、沿、圈,物的外缘或边界、常成弯形或圆形 。如:碗口;杯口

    形容词

    口头的。嘴说的,说话的,非书写的 。如:口词(案件中原告或被告的口供);口谈(口头禅;冠冕堂皇的话);口论(口头论说);口对(口头回答)

    量词

    (1) 用于某些物品、家畜及人等

    发炮数口。——《广东军务记》

    (2) 又如:三口之家;一口井;二口猪;一口钢刀

    英文翻译

    mouth; open end; entrance, gate

    方言集汇

    ◎ 粤语:hau2
    ◎ 客家话:[沙头角腔] kieu3 heu3 [宝安腔] kiu3 hiu3 [客语拼音字汇] heu3 keu3 [东莞腔] keu3 [梅县腔] heu5 keu3 [陆丰腔] keu3 [客英字典] keu3 h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heu3 [海陆丰腔] kieu3 heu3
    ◎ 潮州话:ka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五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后上聲開口一等kʰəukhux/qov
    [qi]
    部首: 319
    笔画: 16
    五笔: KKD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RIKR
    四角: 66668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犬。《说文》:“象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器物很多,用狗看守。本义:器具)

    (2) 同本义

    器,皿也。——《说文》。段注:“器乃凡器统称。”

    天下神器。——《老子》

    形乃谓之器。——《易·系辞》

    物周为器。——《周书·宝典》

    其贡器物。——《周礼·大行人》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韩非子·显学》

    作为食器。斩山木而财之。——《韩非子·十过》

    守圉之器。——《墨子·公输》

    肖于器邪。——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盆器倾侧。——《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尽一器。——清· 周容《芋老人传》

    器贡(宗庙的器具。九贡之一);器车(器指银瓮丹甑等,车指山车之类。都在太平盛世出现,故象征祥瑞);器小(容器狭小)器备(器物,器具)

    (3) 泛指用具 。如:银器;锡器;漆器;玉器;器直(木工用的曲尺);器玩(玩具,供玩赏的器物);器仗(亦作“器杖”。武器总称;指帝王所用的仪仗器具)

    (4) 器官 。如:细胞器;生殖器;泌尿器

    (5) 度量;胸怀 。如:器识(器度和见识);器小(器局狭隘);器行(器量品行);器怀(胸怀;度量);器宇(指人的胸襟和度量)

    (6) 才能

    庙堂之器。——明· 刘基《卖柑者言》

    器能(器量才能);器分(人所具有的资质和才能);器志(才识和志向);器尚(才具,节操)

    (7) 人才

    大器晚成。——《老子》

    先自治而后治人之称大器。——《法言·先知》

    动词

    重视

    先主器之——《三国志·诸葛亮传》

    朝廷器之。——《后汉书》

    器任(重视任用);器待(谓器重而礼遇之);器爱(器重而爱护);器遇(器重而厚待)

    英文翻译

    receptacle, vessel; instru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5 k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沙头角腔] hi5 [东莞腔] hi5 [梅县腔]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ki5 [宝安腔] hi5 [陆丰腔]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去冀脂B開去聲開口三等脂Bkhiih/qyhkʰ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