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诨承科

shòu hùn chéng kē [ shou hun cheng ke]
繁体 受諢承科
注音 ㄕㄡˋ ㄏㄨㄣˋ ㄔㄥˊ ㄎㄜ

词语释义

犹插科打诨。

词语解释

  1. 犹插科打诨。

    元 曾瑞 《一枝花·买笑》套曲:“能清歌妙舞捱时霎,会受諢承科度岁华。”《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陪酒陪歌,受諢承科,引的人似风魔。”

引证解释

⒈ 犹插科打诨。

元曾瑞《一枝花·买笑》套曲:“能清歌妙舞捱时霎,会受諢承科度岁华。”
《全元散曲·柳营曲·晋王出寨》:“陪酒陪歌,受諢承科,引的人似风魔。”

受诨承科的网络释义

受诨承科

  • 受诨承科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hòu hùn chénɡ kē,意思是插科打诨。
  • 汉字详情

    shòu [shou]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EPCU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BE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订立婚约);受宫厅(衙门中的厅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诲);受册(接受册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4) 蒙受;遭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受侮;受敌;受污(遭受污染)

    (6) 得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7) 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赏识、礼遇);受名(获得名称);受直(得到报酬);受瘪;受享(享受)

    (8) 收进,取回

    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周礼·春官·司干》

    (9) 买入,收入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管子》

    (10) 又如:受主(买主)

    (11) 容纳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12) 通“授”。授予;交给

    若有诸公大夫则使人受俎如宾礼。——《仪礼·乡饮酒礼》

    以劳受禄,则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论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通“授”。教授;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14) 娶 。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英文翻译

    receive, accept, get; bear, 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 客家话:[梅县腔] shu5 shiu5 [陆丰腔] shiu6 [客英字典] shiu5 [台湾四县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宝安腔] su3 siu3 [沙头角腔] su5 [海陆丰腔] shiu6
    ◎ 潮州话:siu6 (sĩ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殖酉上聲開口三等ʑĭəuzjux/zjov
    hùn [hun]
    部首: 226
    笔画: 8
    五笔: YPLH
    五行:
    仓颉: IVBKQ
    四角: 37754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言,军声。本义:开玩笑的话) 同本义 。如:诨话(开玩笑的话);诨语(逗趣的话);诨官(乐官);诨耍(打诨耍笑)

    英文翻译

    jokes, obsene jests; joke

    方言集汇

    ◎ 粤语:wan6

    宋本广韵

    chéng [cheng]
    部首: 106
    笔画: 8
    五笔: BD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NQ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 手握;用手掌支撑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4) 继承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承袭(继承);承家(承继家业);承授(承继传受)

    (6) 接受;承受

    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大宗师》

    士于大夫承贺。——《礼记·王藻》

    (7) 又如:承派(接受委派);承教(谦词。接受教诲);承做(接受加工);承命(受命)

    (8) 奉承 。如:承附(奉承附和);承旨(逢迎意旨);承志(迎合意旨;继承大志)

    (9) 承担,担负;担当 。如:承造(负责建造);承局(包办各项事务的人;衙门中的差人)

    (10) 秉承 。如:承制(奉旨);承荷(秉承);承运(秉受天命)

    (11) 招认 。如:承招(认罪招供);承抵(认罪抵命);承伏(认罪)

    (12) 侍奉 。如:承欢(承色。侍奉父母,使之高兴);承应(侍候,伺候;妓女、艺人应宫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

    名词

    指某些起承载作用的物件,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载作用的部分 。如:石承;轴承

    英文翻译

    inherit, receive;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沙头角腔] sin2 [客英字典] shin2 [陆丰腔] shin3 [梅县腔] shin2 [海陆丰腔] shin2 [宝安腔] si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东莞腔] s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署陵平聲開口三等ʑĭəŋzjing/zjong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