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训

shòu xùn [ shou xun]
繁体 受訓
注音 ㄕㄡˋ ㄒㄨㄣ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受训 shòuxùn

(1) 接受培训、训练

教练组成立以后,小队里评议让他到组里受训。——《套不住的手》
receive (or undergo) training

词语解释

  1. 接受训练。

    浩然 《石山柏》:“有一次,他到地委受训,回来时,把铺盖存在中途,却背回一捆比铺盖重几倍的苹果、葡萄秧苗。”

引证解释

⒈ 接受训练。

浩然《石山柏》:“有一次,他到地委受训,回来时,把铺盖存在中途,却背回一捆比铺盖重几倍的苹果、葡萄秧苗。”

受训的国语词典

接受训练。

如:「小弟在外岛受训两个月后,身体变得更健康了。」

受训的网络释义

受训

  • 受训是词语,拼音shòu xùn,释义为接受培训、训练。
  • 受训造句

    补充兵标准放宽,役男符合条件不必受训可转服补充兵。
    青山,你回去禀告公爹,就说我儿身子不适,待身子舒坦,再去承欢堂受训。
    李永生接受训练的四姑娘山登山训练基地,位于四姑娘山双桥沟。
    以前是否在全球沙宣学院有过受训经验?
    受训者不再感到他们面向真实患者的热情,他们或许开始视医学专业为一门职业。人们在计算机屏幕前用处方签行医。
    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国家与全球趋势的接触更密切,而且更可能吸引高素质的受训者。
    后又被选入国民政府司法院法官训练所受训,毕业后历任军法官、司法官、律师及重庆市参议员等职。
    毫无疑问,受训者的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要高于将要进行大手术的病人和首次跳伞者。
    再加上其它中等专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和程序员,每年进入软件市场的受训雇员将超过十万。
    许多在塔斯基吉接受训练的人在欧洲的第九十九攻击中队服役。
    人的大脑受训练越少,衰老也就越快。
    我崇拜反叛父母的孩子,因为我认为敢于最早地举起反叛义旗的孩子必定是乱世或者治世英雄的雏鸟。父母仅仅会爱并不及格,因为母鸡也会爱,何况最真挚的爱的另一面往往是最苛虐的酷政。父母必须接受训练,具有相当的质量才行。
    他查看了一个教室,一个寝室,一个澡堂和其他的地方,并且深切关怀士兵服务,之后他有会见了正在接受训练的军务人员。
    受训者们及时提交了他们的专题论文。
    军训教官向受训女大学生表白。
    多层感知机分类器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类方法,但其分类性能受训练样本空间的限制。
    当子分类器均受训练样本分布影响较小,组合结果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不同的只是开门后牢犯要进行义务劳动,杀手们要接受训练。
    况且,这里还邻近原始森林,到时候还可以将受训的人弄进原始森林中拉练。
    那些士兵没有接受训练,而是派去做杂务。

    汉字详情

    shòu [shou]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EPCU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BE
    四角: 2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订立婚约);受宫厅(衙门中的厅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诲);受册(接受册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4) 蒙受;遭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受侮;受敌;受污(遭受污染)

    (6) 得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7) 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赏识、礼遇);受名(获得名称);受直(得到报酬);受瘪;受享(享受)

    (8) 收进,取回

    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周礼·春官·司干》

    (9) 买入,收入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管子》

    (10) 又如:受主(买主)

    (11) 容纳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12) 通“授”。授予;交给

    若有诸公大夫则使人受俎如宾礼。——《仪礼·乡饮酒礼》

    以劳受禄,则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论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3) 通“授”。教授;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14) 娶 。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英文翻译

    receive, accept, get; bear, 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 客家话:[梅县腔] shu5 shiu5 [陆丰腔] shiu6 [客英字典] shiu5 [台湾四县腔] s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宝安腔] su3 siu3 [沙头角腔] su5 [海陆丰腔] shiu6
    ◎ 潮州话:siu6 (sĩ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殖酉上聲開口三等ʑĭəuzjux/zjov
    xùn [xun]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KH
    五行:
    仓颉: IVLLL
    四角: 32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2) 同本义

    训,说教也。——《说文》

    大训。——《书·顾命》

    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

    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

    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训蒙(在私塾教授小学生);训蒙教授(教幼童的私塾先生);训人(负责教育的官员或师长);训章(训示规范)

    (4) 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

    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三国魏· 曹操《孙子》序

    (5) 又如:训故(同训诂);训义(解释文字的意义);训解(训释解说);训传(训解经义)

    (6) 训练;讲习

    有智略,能训治军旅。——宋· 王安石《举渭川兵马都监盖传等充边上任使状》

    (7) 又如:训戎(训练军旅);训治(训练整治)

    (8) 顺从;归顺

    四方其训之。——《诗·大雅·抑》

    于帝其训,又,是训是行。——《书·洪范》

    (9) 取名

    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宋· 赞宁《宋高僧传》

    名词

    (1) 典式、法则 。如:训令;训典(古圣王的典籍);训格(教训,规范);训范(足可为法的规范、典范)

    (2) 尤指可作为法则的话或座右铭 。如:训诰(训教导之辞;诰,指诏书或告诫之文)

    (3) 解说的词语 。如《尔雅·释训》

    英文翻译

    teach, instruct; exegesis

    方言集汇

    ◎ 粤语:fa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