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伯

shū bai [shu bai]
注音 ㄕㄨ ㄅㄛ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叔伯 shūbai

(1) 同祖父的、有时也指同曾祖父的兄弟姐妹

叔伯兄弟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sins of the same grandfather or greatgrand-father

词语解释

  1. 兄弟中长幼的称谓。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毛 传:“叔伯,言群臣长幼也。” 郑玄 笺:“叔伯,兄弟之称。”

  2. 同祖父或同曾祖父的兄弟姊妹间的关系。如:叔伯姐妹;他们是叔伯弟兄。

引证解释

⒈ 兄弟中长幼的称谓。

《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毛传:“叔伯,言群臣长幼也。”
郑玄笺:“叔伯,兄弟之称。”

⒉ 同祖父或同曾祖父的兄弟姊妹间的关系。

如:叔伯姐妹;他们是叔伯弟兄。

叔伯的国语词典

家族中同祖而与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

叔伯的网络释义

叔伯

  • 叔伯,读音shū bai ,汉语词语,是指兄弟中长幼的称谓,或春秋时期贵族的称呼。
  • 叔伯的翻译

    英语: (of cousins)​ descending from the same grandfather or great-grandfather
    德语: Verwandtschaft zw. Cousin und Cousine (S)​

    叔伯造句

    我们在巴格达得到男人、他们的孩子、堂兄弟、叔伯等。
    严世蕃代父做主人,严鸿、严鹄、严绍庆也出来拜见诸位叔伯。
    赵主任说爷爷这次请客算是一次答谢宴会,是为了感谢三年来一直对我们照顾有加的叔叔伯伯和老师们。
    才不呢,田叔叔对我很好,比那些满眼铜臭的叔叔伯伯要好的多。
    张芊芷娇嗔的破涕为笑,尽管舍不得心上人离开,但能有各位师叔伯带领各坛教众大力保护,张子冲的武功又称得起一流高手,想必不会有事。
    没有叔伯,爸方最后的都是爷爷奶奶叔叔伯伯,不会落在舅姨上。
    地震四天无音讯,终于今日获短信。方知叔伯全家安,侄儿平静把心宽。天气预报有中雨,卧住帐篷防染病。振作精神鼓干劲,重建家园战灾情。情系全国心相映,各族人民献爱心。
    你昨天托人给我捎信儿,说你房子漏雨,今天,我是专门引你叔伯兄弟福裕来看看。
    虽说我父亲为独子,但董氏家族叔伯弟兄很多;弟兄姐妹当中,姑比较年长。
    大师放心,今日有诸位叔伯长辈作主,小子愿附骥尾。
    还是朱子孝从中撮合,他谈笑风声,儿孙自有儿孙福,以后俩孩子见了你我叔伯相称便是了,不能因为这个可惜了一段好姻缘。
    他父亲和他的叔伯们都是革命者。
    着屐去街睇戏,风吹起几多空置蝉蜕,青石板路街里叔伯提佢,天阴阴阿婶收衫归去。
    杜明月抬头向上望去,见鬼帝站在台阶上,已不是原先病怏怏的状态,此时的鬼帝,红光满面,两眼放光,就连师叔伯们看他都是异样的眼神。
    燕家纳彩那一日,连素日没往来的几个叔伯兄弟也前来道贺,老爷子辛之启没有儿子,不惑之年才得了女儿,人生很是坎坷,街坊四邻向来是不放在眼里的。
    多谢诸位叔伯仗义执言,玲儿感激不尽。
    在临沧打工的她让女儿给爸爸胡信然打电话,却一直联系不上,询问叔伯弟兄也没结果。
    陈厉心中感动,连忙飞奔下山,就见到了在山下忧心如焚的几位叔伯。
    平时我都不是个胆大的人,现在想来也后怕,我当时怎么就能狠得下心肠?唯一的解释,就是‘死马当作活马医’吧,没想到,还真救了叔伯!
    小时候的我经常尿炕,我的一个本家叔伯姓梁的姐夫一看见我就说;徐海发,尿炕呱哒哒,羞得我一见到姐夫就跑。

    汉字详情

    shū [shu]
    部首: 228
    笔画: 8
    五笔: HI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FE
    四角: 27940

    详细解释

    动词

    会意兼形声。同本义

    叔,拾也。——《说文》。汝南名收芋为叔。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诗·豳风·七月》

    形容词

    (1) 假借为“少”。年幼的

    叔者,少也。——《白虎通·姓名》

    父之兄弟后生为叔父,父之弟妻为叔母。又夫之弟为叔。——《尔雅》

    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2) 古时兄弟长幼顺序常用“伯、仲、叔、季”或“孟、仲、叔、季”表示,叔表示排第三的

    仲叔继幽沦。——唐· 柳宗元《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3) 末;衰

    同姓小邦,则曰叔父,异姓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

    皆叔世也。——《汉书·刑法志》。注:“晚世也。”

    然所遇之时,实是叔世。——《晋书·刘颂传》

    (4) 又如:叔世(末世,衰乱的年代);叔末(叔世、末世的合称);叔季(末也,国家衰乱将亡的时代,又指少年时代);叔代(衰乱的时代)

    名词

    (1) 称父亲的弟弟

    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2) 又如:叔伯姆(妯娌);叔翁(父亲的叔父,即“叔祖”)。或常用于对男性年长者(如对家庭的密友)的客气的亲切的称呼。如:叔侄;大叔;对中年男子的尊称。犹言“阿叔”

    (3) 女性对其丈夫的弟弟的称呼

    我们山里人,小户人家,这算得什么?她有小叔子,也得娶老婆。——鲁迅《祝福》

    (4) 又如:叔舅(母亲的弟弟;周天子对异姓小邦诸侯的称呼);叔丈人(妻子的叔父);叔丈母(妻子的婶母);叔郎(丈夫的弟弟,即小叔);叔妹(丈夫的妹妹;即“小姑”);叔姑(丈夫的叔母,即“婶婆”)

    (5) 通“菽”。豆类的总称

    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庄子·列御冠》

    以叔粟当赋。——《汉书·昭帝纪》

    (6) 姓

    英文翻译

    father's younger br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s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uk7 [梅县腔] shuk7 [台湾四县腔] suk7 [客英字典] shuk7 [陆丰腔] shuk7 [客语拼音字汇] sug5 [宝安腔] suk7 [沙头角腔] suk7 [东莞腔] suk7
    ◎ 潮州话:zêg4 (chek) sog4 (so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式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sjuk
    bǎi,bó [bai,bo]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RG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HA
    四角: 262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通“霸”。原指春秋时诸侯的首领

    穆公任之,强配五伯、六卿施。(五伯,即五个盟主,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荀子·成相》

    (2) 又如:伯气(霸气)

    动词

    (1) 称霸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2) 另见 bǎi;bó

    其它字义

    bǎi

    名词

    (1) 数目。十的十倍

    亡(无)农夫之苦,有仟伯之得。——《汉书·食货志上》

    (2) 又如:仟伯(仟钱和百钱);伯夫(百人。泛指多人)

    (3) 百倍。通“百”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老子》

    (4) 妇人对夫兄的称呼 。又称“伯子”、“伯叔”(妇人称丈夫的兄弟)。今北方方言称作“大伯子”

    (5) 另见 bó,bà

    其它字义

    名词

    (1) (形声。从人,白声。本义:排行第一的,老大)

    (2) 同本义

    伯,长也。——《说文》

    问我诸姑,遂及伯姊。——《诗·邶风 ·泉水》

    侯主侯伯,侯亚侯旅。——《诗·周颂·载芟》

    曰伯某甫仲叔季,唯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五官之长曰伯。——《礼记·曲礼下》

    千里之外访方伯。——《礼记·王制》

    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

    (3) 又如:伯氏(长兄,哥哥);伯兄(长兄);伯氏(长兄);伯歌季舞(比喻兄弟情感和好融洽);伯姊(大姐)

    (4) 伯父。父亲的哥哥

    汝伯何由发如漆。——杜甫《醉歌行》

    (5) 又如:伯舅(对母亲的哥哥的称呼;古时帝王对异姓诸侯的称呼);伯叔(伯父叔父);伯娘(伯父的妻子);伯翁(父亲的伯父;丈夫的伯父);伯姑(大姑母)

    (6) 对年龄较长的男子的尊称

    将伯助予。——《诗·小雅·正月》

    (7) 女子对丈夫的尊称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诗·卫风 ·伯兮》

    (8) 古代统领一方的长官

    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礼记·王制》

    (9) 又如:伯叔(周王朝对同姓诸侯的称呼);伯长(古代对地方官的泛称)

    (10)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三等

    秦伯素服郊次。——《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1) 又如:伯甸(以伯爵而居甸服)

    (12) 王覇。通“霸”

    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庄子·大宗师》

    一朝而伯。——《荀子·儒效》

    桓公五伯之上也。——《韩非子·难四》

    伯者莫高于齐桓。——《汉书·高帝纪下》

    衰则五伯扶其弱。——《汉书·诸侯王表》

    壤长地进,至乎伯王。——《汉书·严安传》

    (13) 又如:伯余(黄帝的臣子。古代传说最初制造衣裳的人);伯道(霸道);伯王(霸王)

    (14) 姓

    (15) 另见 bǎi

    英文翻译

    older brother; father's elder brother; senior male 'sire'; feudal rank 'coun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3 baak3
    ◎ 客家话:[梅县腔] bak7 [宝安腔] bak7 [客英字典] bak7 [客语拼音字汇] bag5 [海陆丰腔] bak7 [陆丰腔] bak7 [沙头角腔] bak7 [台湾四县腔] bak7 [东莞腔] bak7
    ◎ 潮州话:bêg4(pek) bêh4(peh)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ɐkprak/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