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铧犁

shuāng huá lí [ shuang hua li]
注音 ㄕㄨㄤ ㄏㄨㄚˊ ㄌ一ˊ

词语释义

双铧犁 shuānghuálí

(1) 有两块犁壁或圆盘耙片的犁,可一次犁两条垄沟

two-bottom plow

(2) 有两个不同的犁铧或圆犁刀的犁

double plow

词语解释

词语简介

(1) [two-bottom plow] 有两块犁壁或圆盘耙片的犁,可一次犁两条垄沟
(2) [double plow] 有两个不同的犁铧或圆犁刀的犁

双铧犁的网络释义

双铧犁

  • 农耕工具。
  • 汉字详情

    shuāng [shuang]
    部首: 228
    笔画: 4
    五笔: C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XEE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 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2) 禽鸟二只

    雙,隹二枚也。——《说文》

    飞鸟曰双。——《方言六》

    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田广二亩、四亩、五亩都可称双,各从方俗;无定制

    官为田,四十双为二百亩。——《唐书》

    (4) 姓

    形容词

    (1) 成双的,一对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双人舞;举世无双;双红(双红帖。比单帖大一倍,从中折合,用红纸,故名);双林(即沙罗双树,佛祖示寂(死亡)的地方);双阙(古代宫殿、宗庙与陵墓前左右各一个的高台楼观);双套飞车(两头牲口拉的快车);双骞(双飞);双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双丸(指日和月);双角(两角);双杵(古人捣衣,对立执杵如舂米,故名双杵);双枚(屋内的重檐);双关儿透(很透彻);双栖(指禽鸟雌雄同栖息。借喻夫妻形影不离);双靥(脸的两颊);双向沟通(指让意见沟通的双方均能有公平的机会,坦然地表达讯息的意义)

    (3) 偶,与“单”相对

    唐朝故事,只日视事,双日不坐。——《宋史·礼志》

    (4) 又如:单日不着双日着(迟早有一天总会遇上)

    量词

    (1) 两个,一对

    凡献,执一双。——《仪礼·聘礼》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2) 又如:一双鞋;一双短袜;三双手套;还要一双筷子;有一双灵丽的眼睛;一双脚

    动词

    (1) 追随,跟从

    恶少爱众,天下双。——《文子·符言》

    (2) 匹敌

    至如信者,天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3) 又如:双珠(兄弟俱美之称);双凤(兄弟俱美,才智出众)

    英文翻译

    set of two, pair, couple; both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

    huá [hua]
    部首: 506
    笔画: 11
    五笔: QWXF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POPJ
    四角: 84741

    详细解释

    名词

    (1) 锹,人力翻土农具的一种 。如:铧锹(锹);铧觜(铧状的堤坝)

    (2) 安装在犁上用来破土的铁片 。如:铧犁(铧和犁的并称);铧式犁(犁的一种)

    英文翻译

    spade, shovel, plowshare

    方言集汇

    ◎ 粤语:waa4

    宋本广韵

    [li]
    部首: 421
    笔画: 11
    五笔: TJRH
    五行:
    仓颉: HNHQ
    四角: 225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牛,利声。本义:牛耕)

    (2) 同本义

    犂,耕也。——《说文》。字亦作犁。

    犁其庭。——《汉书·匈奴传》。注:“耕也。”

    犂牛之子。——《论语》。皇疏:“或音梨,谓耕犂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古诗十九首》

    (3) 又如:犁耕(用犁耕田;耕田);犁花(犁翻的土块);犁春(春耕)

    (4) 摧毁,平毁 。如:犁穴;犁平(扫荡平定)

    (5) 割开,划开。通“剺” 。如:犁面(用刀割脸);犁舌(入犁舌狱割舌)

    (6) 通“黎”。及,等到

    犂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史记·晋世家》

    名词

    (1) 耕地的农具。我国春秋时代,就已用牛拉犁耕田

    耕者忘其犁。——《乐府诗集·陌上桑》

    纵有健妇把锄犁。——唐· 杜甫《兵车行》

    (2) 又如:犁锄(犁和锄);犁锄之厄(死亡的命运)

    (3) 姓

    形容词

    (1) 黑(在黑的意义上,黧、黎、犁实同一词)

    形容枯槁,面目犁黑。——《战国策·齐策一》

    犁旦。——《史记·南越列传》。索隐:“犁,黑也。天未明尚黑时也。”

    (2) 又如:犁眉驹(良马名。毛黄色,眉黑。犁,通“黧”);犁黑(黧黑,暗黑色。犁,通“犂”);犁老(指老人。老人面色黧黑,故称犁,通“黧”);犁明(犁曙黎明。犂,通“黎”)

    (3) 通“黎”。众多之意

    今商王受,力行无度,播弃犂老。——《书·泰誓中》

    (4) 又如:犁元,犁民(黎民百姓。犂,通“黎”)

    英文翻译

    plow

    方言集汇

    ◎ 粤语:lai4
    ◎ 客家话:[东莞腔] lai2 [台湾四县腔] lai2 li2 [梅县腔] lai2 [沙头角腔] lai2 [客语拼音字汇] lai2 [海陆丰腔] lai2 li2 [客英字典] li2 lai2 [宝安腔] lai2
    ◎ 潮州话:lo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脂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lili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