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宾语

shuāng bīn yǔ [shuang bin yu]
注音 ㄕㄨㄤ ㄅ一ㄣ ㄩˇ

词语释义

双宾语 shuāngbīnyǔ

(1) 一个动词所带的两个宾语,如“我给你一本书”里的“你”和“一本书”

double objects

双宾语的网络释义

双宾语

  • 双宾语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直接宾语是谓语动词的承受者,间接宾语表示谓语动作的方向(对谁做)或动作的目标(为谁做),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但它不能单独存在。它和直接宾语组成双宾语。
  • 双宾语造句

    双宾语结构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
    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富有特色的一种句式。
    本文主要对双宾语句研究的开端、发展作一个历时的考察,指出争论的焦点,以及尚待解决的一些问题。
    双宾语句是现代汉语语法体系中极富特色的一种句式,是动词谓语句的下位类型之一。
    双宾语结构中的两个宾语的凸显度由双宾动词的语义框架决定,事实证明,两个宾语的凸显度具有强弱之分,而且这种强弱度是语义关系,而非句法关系。
    双宾语句中引进与事的介词在汉语方言中颇有歧异。
    汉语中存在双宾语句,但对双宾语句的认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
    在历来的语法研究中,双宾语结构一直受到前辈学者的关注,是汉语语法研究中一个传统且重要的课题。
    生成语法可以对英汉双宾语结构作出明晰化的分析,但是不能解决汉语双宾结构中的歧义现象。
    文章首先回顾了不同语言学派对双宾语结构的研究,然后在对比不同学者对双宾结构定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认知语言的语义凸显理论可以为双宾语进行合理的定位。
    双宾语结构在汉语中相当普遍,一直吸引着汉语语言学者特别是语法学家们的关注。
    双宾语结构是现代语言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
    现代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是语法学界备受关注的语法现象。
    本文从构块式语法的角度观察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问构块式意义的差异。
    双宾语结构和与格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生成语法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介词词性上,它除了介引一般宾语外,还具有介引双宾语中直接宾语的功能;
    英汉双宾语句的异同是当前国内语言学界在讨论并有争议的一个话题。
    但是,很少有人涉及双宾语结构与附加语(特别是句末附加语)同时出现时所面临的问题。
    特殊的结合关系讨论了《逸周书》中的双宾语结构、兼语结构、连动结构和所字结构。
    第五章通过分析语义角色研究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原型意义与非原型意义之间的隐喻和转喻生成机制。

    汉字详情

    shuāng [shuang]
    部首: 228
    笔画: 4
    五笔: CC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XEE
    四角: 7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雔,从又,持之。雔( chóu),两只鸟。又,手。本义:一对)

    (2) 禽鸟二只

    雙,隹二枚也。——《说文》

    飞鸟曰双。——《方言六》

    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公羊传·宣公五年》。正义:“双双之鸟,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随便而偶,常不离散。”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 云南等地少数民族计算田亩的单位 。田广二亩、四亩、五亩都可称双,各从方俗;无定制

    官为田,四十双为二百亩。——《唐书》

    (4) 姓

    形容词

    (1) 成双的,一对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双人舞;举世无双;双红(双红帖。比单帖大一倍,从中折合,用红纸,故名);双林(即沙罗双树,佛祖示寂(死亡)的地方);双阙(古代宫殿、宗庙与陵墓前左右各一个的高台楼观);双套飞车(两头牲口拉的快车);双骞(双飞);双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双丸(指日和月);双角(两角);双杵(古人捣衣,对立执杵如舂米,故名双杵);双枚(屋内的重檐);双关儿透(很透彻);双栖(指禽鸟雌雄同栖息。借喻夫妻形影不离);双靥(脸的两颊);双向沟通(指让意见沟通的双方均能有公平的机会,坦然地表达讯息的意义)

    (3) 偶,与“单”相对

    唐朝故事,只日视事,双日不坐。——《宋史·礼志》

    (4) 又如:单日不着双日着(迟早有一天总会遇上)

    量词

    (1) 两个,一对

    凡献,执一双。——《仪礼·聘礼》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2) 又如:一双鞋;一双短袜;三双手套;还要一双筷子;有一双灵丽的眼睛;一双脚

    动词

    (1) 追随,跟从

    恶少爱众,天下双。——《文子·符言》

    (2) 匹敌

    至如信者,天下无双。——《史记·淮阴侯列传》

    (3) 又如:双珠(兄弟俱美之称);双凤(兄弟俱美,才智出众)

    英文翻译

    set of two, pair, couple; both

    方言集汇

    ◎ 粤语:soeng1

    宋本广韵

    bīn [bin]
    部首: 322
    笔画: 10
    五笔: PRGW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JOMC
    四角: 30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冥( mián)声。甲骨文字形,会意。上面象屋形,下面是“人”和“止”。表示客人来到屋下,即宾客到门。金文将“止”改为“贝”,小篆从之。王国维说:“金文及小篆易从止为从贝者,乃后起之字。”本义:地位尊贵、受人尊敬的客人,贵客)

    (2) 同本义

    賓,所敬也。——《说文》。按,从貝者,宾礼必有贽。

    宾者,接人以义者也。——《礼记·乡饮酒义》

    谋宾介。——《仪礼·乡饮礼》。注:“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众宾。”

    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之相为宾也。诸公之臣相为国客,是散文宾客通称,对称则宾尊而客卑,宾大而客小。——《周礼·司仪》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宾出,主人拜送。——《荀子·礼论》

    相待如宾。——《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又如:来宾;宾鸿(大雁。因是侯鸟,往来守时,有如宾客,故称);宾东(雇员和东家);宾人(宾相;赞礼的人)

    率土之宾,莫非王臣。——《汉书·王莽传中》

    (4) 古州名 。汉郁林郡地。唐贞观五年置宾州,亦曰安城郡。至德二年改为领方郡。元初为宾州路,寻复为宾州。清属广西思恩府。今为宾阳县

    (5) 姓

    动词

    (1) 通“傧”。接引客人。用宾客的礼节相待。礼敬

    宾于四门。——《书·舜典》。郑注:“宾,槟也。”

    寅宾出日,平秩东作。——《书·尧典》

    协其礼,宾而见之。——《周礼·大行之》

    宾者以告列子。——《列子·黄帝》

    内史宾侯,北向而立。——《穆天子传六》。注:“宾侯,傧相。”

    稍稍宾客其父。——宋· 王安石《伤仲永》

    (2) 又如:宾天(旧指帝王死亡,后亦泛指尊者亡故);宾兴(宾贡。周代的选举法,自乡小学举拔贤能,以宾礼相对待,以升于国学;指乡试)

    (3) 服从,归服

    诸侯咸来宾从。——《史记·五帝本记》

    (4) 又如:宾从(归顺,服从);宾服(臣服;服帖)

    (5) 排斥;弃绝

    先生居山林,食芋栗,厌葱韭,以宾寡人,久矣夫!——《庄子·徐无鬼》

    英文翻译

    guest, visitor; surname; submit

    方言集汇

    ◎ 粤语:ban1
    ◎ 潮州话:bing1(ping) [揭阳、潮阳]biang1(piang)

    宋本广韵

    yǔ,yù [yu]
    部首: 226
    笔画: 9
    五笔: YG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MMR
    四角: 317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吾声。本义:谈论;议论;辩论)

    (2) 同本义

    语,论也。——《说文》

    于时语语。——《诗·大雅·公刘》。传:“论难曰语。”

    旦日,卒中往往语。——《史记》

    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

    (3) 又如:语怪(谈论怪物);语冰(谈论冰);语议(言谈议论)

    (4) 交谈,说话

    语,言也。——《广雅》

    语使能也。——《礼记·文王世子》。注:“语,言也。”

    (5) 又

    既歌而语。

    可与晤语。——《诗·陈风·东门之池》

    笑语卒获。——《诗·小雅·楚茨》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庄子·秋水》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乃向西北奋头,喃喃细语。——《北史》

    (6) 又如:语涩(说话艰难,不流利);语薄言轻(语言轻薄;说话轻佻,不稳重);语吐珠玑(说话、语言像珠玑般优美);语不间歇;语冰(比喻人的识量受到时、地所拘束,见识不广);语语(语其所当语。即说所该说的话)

    (7) 鸟兽虫类鸣叫

    君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前蜀· 牛峤《菩萨蛮》

    (8) 又如:语风(在风中鸣叫);语燕(会说话的燕子);语鸟(会说话的鸟);语关关(形容鸟儿鸣叫之声)

    名词

    (1) 说的话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汉书·李广苏建传》

    语曰:“唇亡则齿寒。”——《谷梁传·僖公二年》

    齐君之语偷。——《左传·文公十七年》

    (2) 又如:语体诗(用口语写的诗);语话(话语;言语);土语(土话);评语(评论的话)

    (3) 特指谚语、古语或成语 。如:语例(用语的惯例);口头语;熟语;韵语;妙语;俚语;豪语

    (4) 词语

    为人性僻躭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5) 又如:语惊四座;语泄(密语外泄);语义(也称词义。指词语的意义);语妙天下(言语精妙,无人可及)

    (6) 语言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 齐语也。——《孟子·滕文公下》

    (7) 又如:语支(语言学。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族小的语言系统);语言文字(语言学与文字学的合称);语简意赅(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语学(研究言语、文字的性质及用法的学问)

    (8) 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 。如:目语;手语;灯语

    (9) 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人的术语 。如:主语;谓语;宾语、表语、状语

    (10) 另见

    动词

    (1) 告诉,使知道

    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左传·隐公元年》

    吾语女。——《论语·阳货》

    若引其许,若至,语人。——《三国志·方使传》

    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晋· 干宝《搜神记》

    贫者语于富者曰…——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语言(告诉);语其友;不以语人

    (3) 另见

    英文翻译

    language, words; saying, expres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