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议院

cān yì yuàn [ can yi yuan]
繁体 參議院
注音 ㄘㄢ 一ˋ ㄩ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参议院一般指上议院。上议院是某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组成部分。

词语解释

  1. 一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上议院的名称之一。

引证解释

⒈ 一些国家两院制议会的上议院的名称之一。

参议院的国语词典

两院制议会国家的立法机关之一。犹各国的上议院,民主国家如美国称为「参议院」。

参议院的网络释义

参议院

  • 参议院(英语: Senate)是西方的立法机构──国会的两院之一,另一院为众议院。美国每一地区于参议院中均有两位议员作为代表,与各区人口无关。所以全院员额为100名议员。参议员任期六年,相互交错,故每隔两年改选约三分之一的席位。副总统任参议院议长,无参议员资格;除非是为了在表决平手时打破僵局,不得投票。参议院公认较众议院更为审慎,参议员名额较少而任期较长,容许学院派看法与党派之见,较众议院更易置外于公共舆论。参议院拥有若干表列于宪法而未授予众议院的权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总统批准条约或任命重要人事时,须“采酌参议院之建议并得其认可”。参议员需30岁以上,9年美国公民。

参议院造句

在这个法案被送交到我的办公桌上之前,我们仍然要使众议院和参议院的法案版本得以协调,所以在今后几天的时间里,我们还有一些工作要做。
当时北京社会上有“两院一堂”之称,“两院”就是参议院、众议院,“一堂”就是京师大学堂。
意大利人通过这种方式抽选热那亚市参议院议员。
在帝国时期,奥德兰曾以莉亚欧嘉纳公主为参议院内的代表。
而这取决于一个神秘的讨论,那就是参议院是在相同法律下运行的统一体,还是一个各自为政,除非有人反对各自为政,不然就在以前议会法规下运行的松散联盟。
折不扣的德州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服务参议院,代表德州人凡十七年。
首要任务应该是遏制众议院安全席徇私舞弊,减少参议院规则中的阻挠程序和阻挠议员。
我的态度是,如果你们真的对于如何处理经济减缓的问题感兴趣,参议院应该接受众议院的一揽子计划,尽快通过并把它早日放在我的办公桌上。
这位以前在节目的表演者和讽刺家将在明天宣誓就职参议院。
美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已经计划就此举行听证会。
程序委员会根据第一个应按照议事规则的参议院。
莉亚?欧嘉纳在年轻时就有著相当的地位:反抗军复兴共和的领导者,前任帝国参议院成员,以及身为奥德兰皇室的一分子。
两党合作在参议院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参议院少数党可以通过阻碍立法通过从而挟制多数党。
除了讨论通过立法以外,参议院议员还要举行审核当选总统奥巴马提名的内阁成员的听证会。
参议院的陈诉基于国家平等的原则。
两年后,参院司法委员会报告宣布,对休会状态的解释权归参议院所有。
此外,参议院以压倒性的投票来加速三百亿美元丧失抵押品赎买权援助计划的工作。
参议院三分之一的席位和众议院所有席位都面临改选。
因为法国参议院议员是由城镇议会间接选举产生,毫不奇怪,农场主在上院获得超比例的席位。
而这项立法已经得到了众议院的批准,将在本月底现行法令有效期满之前由参议院投票决定。

汉字详情

cān,shēn,cēn [can,shen,cen]
部首: 224
笔画: 8
五笔: CDER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IKHHH
四角: 23202

详细解释

cān

动词

(1) (本义见 shēn音)

(2) 加入

参水浸于盂内。——宋应星《天工开物》

(3) 又如:参选(参加选拔);参纂(参加编纂)

(4) 参与(亦作“参予”“参豫”。预闻而参议其事)

与之参国政。——《晋书·唐彬传》

(5) 又如:参决(参与决定计划);参定(参与决定);参事(参与计议国事)

(6) 领悟;琢磨

或者此时参悟了,也未可定。——《红楼梦》

(7) 又如:参悟(领悟);参禅(佛教禅宗的修行方法。通过静心思虑,排除杂念来参悟佛教的“妙谛”)

(8) 检验

无参验而必之者,愚也。——《韩非子·显学》

(9) 进见,拜见(以一定的礼节进见)

拜了佛祖金身,参了罗汉。——《西游记》

(10) 又如:参承(参拜侍候。表示恭敬);参请(参拜请教)

(11) 参考,参照(参考并对照) 。如:参酌(参考衡量,以定取舍);参变(参考而有所变通)

(12) 弹劾,封建时代指向皇帝告发官吏罪状

他怕京官老爷们写信给御史参他。——《老残游记》

(13) 又如:参劾(纠弹官吏的失职);参奏(向皇帝提出对官吏的弹劾)

(14) 另见 shēn;cēn;sān

cēn

(2) 另见 cān;shēn

sān

数量词

(1) 通“叁”。即三

参天两地而倚数。——《易·说卦》

参分其辐之长而杀其一。——《迥礼·考工记·轮人》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庄子·大宗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参分天下,而有其二。——《后汉书·伏湛传》

而勤思乎参天贰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师吉曰:“地与己并天为三,是三天也。”

将军气概与天参。——《三国演义》

(2) 另见 cān;shēn;cēn

shēn

名词

(1)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迁实沈于大厦,主参。——《左传》

(2) 又如:参横月落(天快亮);参井(参星与井星)

(3) 人参、党参的通称。多指人参 。如:参茸

(4) 另见 cān;cēn

英文翻译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方言集汇

◎ 粤语:caam1 sam1
◎ 潮州话:〖cam1(tsham)[澄海]cang1〗 〖siam1(siam)[澄海]siang1[揭阳、潮阳]sim1〗 〖san1(saⁿ)〗

宋本广韵

[y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Y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IK
四角: 347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2) 同本义

议,语也。——《说文》

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

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法而不议。——《荀子·王制》

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

(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

(4) 评议是非

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

(6) 选择

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

(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

(8) 议处;议罪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

(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

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

(11) 通“仪”( )。忖度

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

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

名词

(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

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英文翻译

consult, talk over, discu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ji6

宋本广韵

yuàn [yuan]
部首: 212
笔画: 9
五笔: BPF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NLJMU
四角: 73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阜( ),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2) 同本义

院,垣也。——《广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墙者曰院。——《增韵》

深院月明人静。——汉· 司马光《西江月》

(3) 又如:前院;后院;深宫大院

(4) 四周有墙垣围绕、自成部分的房屋

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院僧夜闻大呼。——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驰往油画院。——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画院(书院)

(6) 房屋周围的垣墙 。如:场院

(7) 林园

试茗蜀井冈,看花 竹西院。—— 柳贯《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

(8) 娼楼妓馆 。如:院门(院子。妓院)

(9) 仆人 。如:院子(宋、明、清初戏曲小说中称仆人为院子);院公(对他人奴仆的尊称。常见于元、明戏曲小说中)

(10) 官署

早晨七点钟上院,九点下来。——《官场现形记》

(11) 又如:殿院;枢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举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抚衙门通知本人的文书);院君(有封号的妇人;亦尊称官吏,财主之妻);院长(宋朝指军吏节级。后来也称衙门中的公人);院子家(给皇帝传递饮食的人)

英文翻译

courtyard, yard, court; school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
◎ 潮州话: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官平聲合口一等ghuan/huanɣuɑ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