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疣

xiàn yóu [ xian you]
繁体 縣疣
注音 ㄒ一ㄢˋ 一ㄡˊ

词语释义

下垂的瘤。

词语解释

  1. 下垂的瘤。

    《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

引证解释

⒈ 下垂的瘤。

《庄子·骈拇》:“附赘县疣,出乎形哉。”

汉字详情

xiàn,xuán [xian,xuan]
部首: 224
笔画: 7
五笔: EG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I
四角: 77732

详细解释

xiàn

名词

(1) (会意。从系持倒首。象悬挂的样子。( xuán)本义:悬挂)

(2) 县假借为“寰”,为州县的县 。行政区划单位。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今为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南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龙泉县。——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开道置县。——《明史》

(3) 又如:县尹(一县的长官);县学(旧制设在县里的学校,以培养人才,教育百姓,称县学);县委(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

(4) 官府 。如:县君(宋代官员妻子的一种封号);县治(县衙;县政府)

(5) 古代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围千里之内,即王畿 。如:县内(儒家之说,以四海之内为九州,其一为畿内,天子所治);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公主(汉代皇女的封号)

(6) 另见 xuán

xuán

动词

(1) 系挂

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说文》。

骊姬请使申,处 曲沃以速縣。——《国语·晋语》。注:“缢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诗·魏风·伐檀》

尔庭有县特兮。

尔庭有县鹑兮。

(2) 又如:县令(高悬的命令。即“高名”、“虚名”);县车(悬挂缰绳,停放车子不用。比喻退隐不再出仕)

(3) 维系;拴系;系联

县联房植。——《淮南子·本经》

县棺而封。——《礼记·檀弓》

(4) 又如:县绝(悬系之绳断绝);县联(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处)

(5) 揭示;颁立

县法以诱民。——《汉书·食货志》

(6) 又如:县法(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以称颁布法令)

(7) 称量;衡量 。如:县石(称量石头);县轻重(权衡利弊)

名词

(1) 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正乐縣之位。——《周礼·小胥》。注:“谓钟磬之属。”

(2) 又如:县垂(指钟磬等悬挂乐器);县兴(奏钟磬之类的乐器);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

(3) 秤锤

故衡诚縣不可欺以轻重。——《礼记·经解》。注:“谓锤也。”

(4) 又如:衡县(秤锤)

形容词

(1) 远,悬殊

县隔千里。——《汉书·高帝纪》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庄子·大宗师》。向注:“无所系也。”

(2) 又如:县隔(相隔很远或差别很大。同“悬隔”);县久(历时久长);县远(悬殊;距离遥远)

(3) 另见 xiàn

英文翻译

county, district, subdivi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潮州话:guiⁿ7 [潮阳]guaiⁿ7

宋本广韵

yóu [you]
部首: 513
笔画: 9
五笔: UDNV
五行:
仓颉: KIKU
四角: 00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皮肤病名

肬,赘也。从肉,尤声。——《说文》

肬,肿也。——《广雅》

今学曾未如肬赘。——《荀子·宥坐》。注:“结肉。”

(2) 病原体是一种病毒,症状是皮肤上出现跟正常的皮肤颜色相同的或黄褐色的突起,表面干燥而粗糙,不疼不痒,多长在面部、头部或手背等处。如:疣子(疣。皮肤上长的肉瘤);疣疮(疣子)

(3) 用同“尤”。怨恨,归咎;过失

三皇之时,食肉衣皮,巢居穴处,以崇质朴,岂复须章黼之冠,曲裘之饰哉。然其人称有德,而孰疣之。——汉· 牟融《理惑论》

英文翻译

wart; tumor; goiter; papule

方言集汇

◎ 粤语:ja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梅县腔] j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 [宝安腔] ju2 (ji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羽求平聲開口三等ĭəuiu/hi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