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志

xiàn zhì [ xian zhi]
繁体 縣志
注音 ㄒ一ㄢˋ ㄓ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县志 xiànzhì

(1) 专门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志书

county annals;general records of a county

词语解释

  1. 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

    清 汪启淑 《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 王闿运 《慈溪令秦君墓志铭》:“ 文超 文学政事著名当代,县志有传。”

引证解释

⒈ 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

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
王闿运《慈溪令秦君墓志铭》:“文超文学政事著名当代,县志有传。”

县志的国语词典

记载一县历史、地理、风俗、文物等相关资料的书籍。

县志的网络释义

县志

  • 记载一个县的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如《蓬溪县志》。
  • 解释:清汪启淑 《水曹清暇录》:“顷见《宜兴县志》,始信确有其事。”
  • 王闿运 《慈溪令秦君墓志铭》:“ 文超 文学政事著名当代,县志有传。”
  • 县志造句

    我查了县志,浣溪河从古自今从来没有过巨鳄出现。
    从遂川县志中得知,遂川县西部山区群众历来有捕鸟猎食的习惯,当地人认为此地有条“千古鸟道”。
    记者翻阅了《海城县志》,发现当地山上盛产质地细腻的白土,该土由正长石分解而成为硅酸矾土,有黄、白、红等颜色,而白色的为最好。
    其实县志上只是从新闻工作角度介绍了他,那只是凤毛麟角,姜来周是当时远近闻名的乡绅,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还是听我略述一二。
    据《峄县志》记载,他曾到鲁南一带游历,因酣醉而死,死后便葬在今峄城东北刘耀村。
    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赤阑桥“在城南,赵宋姜夔留寓处”。
    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
    清水县志还记载了庞公石的由来,一位叫庞蕴的居士是著名禅师马祖的高足,他脱略俗情,深造禅理,不离马祖左右。
    嘉庆《澄海县志》说,每年广东“通省税额征银四万三千七百五十两有奇,澄海以弹丸黑子之地,几操全粤五分之一,洵濒海一大都会也。
    据郏县志载,苏轼“尝爱郏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
    据《上海县志》记载,当时有沉香观音像浮至淮口,时潘允端督漕淮上,奉归建阁,名为沉香阁。
    据《乾隆束鹿县志》记载,辛集镇“绵亘五六里,货广人稠,坐贾行商,往来如织,虽居偏壤,不减通都”。
    这场反恐战争的事迹也将会在墨玉的县志上永远载入史册,在反恐的历史上彪炳千秋。
    据河南郏县县志记载,苏轼生前多次路过此地,“尝爱郏山形胜类其乡,遂有终焉之志。
    明明是伤病之身,却毅然赴考,风骨卓绝,乃考生之楷模,定入《县志》,流芳后世。
    《创修渭源县志》卷九《艺文志》中《五竹寺记》载建文于夏六月庚申十三日未时,由癸门出,比时愿扈驾二十二人,节其一也。
    据县志载安平丝网起源于明孝弘治年间。
    县志称该村为“九河下梢,十年九涝”,历史上是要饭的多,逃荒的多,打光棍儿的多。
    据资中县志记载,清光绪年间,资州木偶戏颇为兴盛,有“金泰班”、“玉祥班”、“龙泉班”等戏班活跃在城乡。
    郝持经几个月润色,一部持论公允、章法规范的县志成稿。

    汉字详情

    xiàn,xuán [xian,xuan]
    部首: 224
    笔画: 7
    五笔: EG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I
    四角: 77732

    详细解释

    xiàn

    名词

    (1) (会意。从系持倒首。象悬挂的样子。( xuán)本义:悬挂)

    (2) 县假借为“寰”,为州县的县 。行政区划单位。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今为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南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龙泉县。——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开道置县。——《明史》

    (3) 又如:县尹(一县的长官);县学(旧制设在县里的学校,以培养人才,教育百姓,称县学);县委(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

    (4) 官府 。如:县君(宋代官员妻子的一种封号);县治(县衙;县政府)

    (5) 古代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围千里之内,即王畿 。如:县内(儒家之说,以四海之内为九州,其一为畿内,天子所治);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公主(汉代皇女的封号)

    (6) 另见 xuán

    xuán

    动词

    (1) 系挂

    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说文》。

    骊姬请使申,处 曲沃以速縣。——《国语·晋语》。注:“缢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诗·魏风·伐檀》

    尔庭有县特兮。

    尔庭有县鹑兮。

    (2) 又如:县令(高悬的命令。即“高名”、“虚名”);县车(悬挂缰绳,停放车子不用。比喻退隐不再出仕)

    (3) 维系;拴系;系联

    县联房植。——《淮南子·本经》

    县棺而封。——《礼记·檀弓》

    (4) 又如:县绝(悬系之绳断绝);县联(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处)

    (5) 揭示;颁立

    县法以诱民。——《汉书·食货志》

    (6) 又如:县法(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以称颁布法令)

    (7) 称量;衡量 。如:县石(称量石头);县轻重(权衡利弊)

    名词

    (1) 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正乐縣之位。——《周礼·小胥》。注:“谓钟磬之属。”

    (2) 又如:县垂(指钟磬等悬挂乐器);县兴(奏钟磬之类的乐器);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

    (3) 秤锤

    故衡诚縣不可欺以轻重。——《礼记·经解》。注:“谓锤也。”

    (4) 又如:衡县(秤锤)

    形容词

    (1) 远,悬殊

    县隔千里。——《汉书·高帝纪》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庄子·大宗师》。向注:“无所系也。”

    (2) 又如:县隔(相隔很远或差别很大。同“悬隔”);县久(历时久长);县远(悬殊;距离遥远)

    (3) 另见 xiàn

    英文翻译

    county, district, subdivi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潮州话:guiⁿ7 [潮阳]guaiⁿ7

    宋本广韵

    zhì [zhi]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F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P
    四角: 40331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心,士声。战国文字,从心之,之亦声。意为心愿所往。本义:志气,意愿: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大的打算)

    (2) 同本义

    志,意也。——《说文》

    志,德义之府也。——《国语·晋语》

    夫志,气之帅也。——《孟子》

    在心为志。——《毛诗序》

    思虑为志。——《春秋·说题辞》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阴府》

    诗言志,歌永言。——《书·舜典》

    父在观其志。——《论语·学而》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

    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身将老寂寞,志欲死闲暇。——唐· 韩愈《县斋有怀》

    (3) 又如:志志诚诚(真心实意);志局(意志和器量);志干(意志坚强);志意(意志);志坚如钢;有志者事竟成;志分(志向与才分);志虑(志向思虑);志抱(志向和抱负);志尚(志向;理想);志况(志趣);志好(志趣好尚);志略(志气谋略);志局(志气器量);志介(志气和节操);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

    (4) 记事的文章 。如:风土志;志乘(志书)

    (5) 心情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6) 又如:志情(心情);志意(志愿;思想;精神);志识(思想意识;见解);志度(气度);志思(情志,怀抱)

    (7) 神志

    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8) 通“帜”。旗帜

    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沛公以周昌为职志。——《史记·张丞相传》。索隐:“志,旗帜也。”

    不用麾志,举矛为行伍。——《华阳国志》

    (9) 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动词

    (1) 有志;立志;专心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2) 又如:志于学(专心求学);志道(有志于道);志古(笃信古道)

    (3) 记着

    疆志而用命。——《国语·晋语七》

    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褚亮传》

    博闻彊志。(知识广博,记诵的事多。闻,学识。彊,同“强”。志,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 又如:永志不忘

    (5) 向慕

    老生惜岁月,烈士志功名。——陆游《感秋》

    (6) 记载,记录

    《齐谐》者,志怪者也。——《庄子·逍遥游》。释文:“志,记也。”

    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周礼·春官·保章氏》

    就是张华的《博物志》,也不过志其一二。——《醒世恒言》

    (7) 又如:志书(记事的书);志乘(记载历史的书);杂志

    (8) 叙述

    汝将行,盍志而子美德乎?——《荀子·尧问》

    动词

    (1) (形声。言形志声。本义:记忆)

    (2) 同本义

    誌,记誌也。——《说文新附》

    誌,记也。——《字诂》

    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新唐书》

    (3) 又如:志而不忘(牢记心中,永远不会忘怀)

    (4) 记录

    太古之事灭矣,孰志之哉?——《列子》

    (5) 又如:志异(记载奇异之事);志怪(记载怪异之事);志记(史书中的志和记)

    (6) 做记号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晋· 陶潜《桃花源记》

    (7) 又

    寻向所志。

    名词

    (1) 标记;记号

    襄阳土俗,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孙伯传》

    (2) 又如:志桩(刻有尺度的木桩)

    (3) 记事的文章或书籍 。如:墓志;地方志;志表(墓表);志铭(墓志名)

    英文翻译

    purpose, will, determination; annals

    方言集汇

    ◎ 粤语:zi3
    ◎ 客家话:[梅县腔] tje5 [宝安腔] zi5 [客语拼音字汇] zi4 [东莞腔] zi5 [客英字典] zhi5 [陆丰腔] zhi5 [沙头角腔] zi5 [台湾四县腔] zih5 [海陆丰腔] zhi5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職吏去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h/tji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