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丞

xiàn chéng [ xian cheng]
繁体 縣丞
注音 ㄒ一ㄢˋ ㄔㄥˊ

词语释义

县丞 xiànchéng

(1) 官名。始置于战国,秦汉治置,典文书与仓狱,是县令的主要助手。以后历代皆置。职责略有不同

assistant of county magistrate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官名。 秦 汉 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汉书·景帝纪》:“县丞,长吏也。” 宋 高承 《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县丞》:“《史记·商君传》曰:‘ 鞅 令邑聚为县,置令 丞 。’县丞, 秦 官也。” 清 袁于令 《西楼记·群嘬》:“我是 钱县丞 。领带巡兵十数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个姓 袁 的知县,从前还做过 上海 县丞的。” 王家棫 《世家》:“他的父亲,大家都叫他四老爷,是 同治 初年的拔贡,后来当了一任 浙江 富阳县 的县丞。”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秦汉于诸县置丞,以佐令长,历代因之。

《汉书·景帝纪》:“县丞,长吏也。”
宋高承《事物纪原·抚字长民·县丞》:“《史记·商君传》曰:‘ 鞅令邑聚为县,置令丞。’县丞, 秦官也。”
清袁于令《西楼记·群嘬》:“我是钱县丞。领带巡兵十数名。”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八回:“一个姓袁的知县,从前还做过上海县丞的。”
王家棫《世家》:“他的父亲,大家都叫他四老爷,是同治初年的拔贡,后来当了一任浙江富阳县的县丞。”

县丞的国语词典

职官名。位次于县令,汉时每县各置丞一人,以辅佐令长,后虽有变革,但历代沿置,迄于清末。

县丞的网络释义

县丞

  • 官名。始置于战国,为县令之佐官。秦汉相沿。典文书及仓狱,为县令,县长之辅佐,历代所置略同。惟晋及南朝宋无(宋只设建康狱丞)。丞之官秩,汉为二百石至四百石,明清县丞为正八品官。明代规定凡方圆不及20里者不设县丞,故多数县份都有佐贰官。清代县丞多不设,在全国1300多个县份中,仅设县丞345人。
  • 县丞造句

    县丞大人身健力壮,真是宝刀未老。
    仇秋一听,差点儿没背过气去,楚县丞大喜若狂,一个箭步冲上去,握住林羽七的手臂,大叫道“那些人现在何处?”。
    你说我是同伙,我还说我是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反正你也拿不出证据,我这个县丞也是朝廷委任的,没有真凭实据,你也奈何不得,充其量定我个知情不举。
    在葫县县衙的东侧副线上,座落着孟庆唯的县丞衙,现在孟庆唯的目光滑过衙外马头墙,落在灯笼状的青石柱旁的林富林贵二兄弟身上。
    噩耗传来,黄县丞又气又怒,亲自跑到贺县令面前告状诉冤。
    胡光倒没什么,可他的舅舅乃是本县县丞侯闵,侯闵此人性格小肚鸡肠,你若是将他得罪,难免以后多些麻烦。
    县令住县衙正堂,东花厅住师爷,西花厅住县丞。
    胶县的衙门,是一个富丽堂皇的建筑,雄伟的大殿是审案的地方,审案大堂后面的有个别致的小楼,小楼里有县令、县丞、功曹等县里的主要官员。
    昨夜大牢中看押人犯的是寇县丞的一个本家,如今许县尉正和寇县丞在县衙吵闹,命我们火速回衙,追捕阮小六的。
    张修原来和萧雄同县为官,萧雄做的是县尉,主抓捕盗犯,而他却是县丞,掌管文书,也是看不下县令的作为,跟着萧雄反了出来。
    今天后晌时分,山阴县来了位姓侯的县丞。
    后晌我去拜托黄县丞,请黄老帮忙,两个月后北方货商南下,助你返回金陵。
    朝廷得了一个有孝行的董陶,自然特加重用,先让他做了县丞,又当县令,再任侍御史,后来破格提拔为鲁相。
    这些入选的应征者陆陆续续都来了,眼看日已三竿,临近午时,县丞从县衙里走了出来,开始点名。
    太始四年十月乙酉朔甲辰,丞相以请诏逮捕大逆无道故豫章县丞沈武,移郡太守,郡太守遣吏逐捕。
    后宾卒,孝孙为掖县丞,委官入京,上其事,诏留直太史,累年不调,乃抱其书,使弟子舆榇来诣阙下,伏而恸哭;执法拘而奏之。
    就算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那种,平日里听也听得多了,只有吴为这个西贝货才会连县丞主簿的分别都不识。
    秦凤仪与李天祥俱授繁剧衙门县丞,使老成历练。
    刺史臧曼向朝廷呈报了孙坚的功劳,于是,孙坚被任命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
    大人果然明察秋毫,此县县丞童大范枉法徇私,中饱一已之私,全然不顾百姓死活,下官已将他就地正法,以显大人之威。

    汉字详情

    xiàn,xuán [xian,xuan]
    部首: 224
    笔画: 7
    五笔: EGC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I
    四角: 77732

    详细解释

    xiàn

    名词

    (1) (会意。从系持倒首。象悬挂的样子。( xuán)本义:悬挂)

    (2) 县假借为“寰”,为州县的县 。行政区划单位。周代县大于郡,秦以后县属于郡。今为一级行政区划,隶属于地区、自治州、直辖市之下

    遂缚诣县。——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南番二县。——《广东军务记》

    龙泉县。——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开道置县。——《明史》

    (3) 又如:县尹(一县的长官);县学(旧制设在县里的学校,以培养人才,教育百姓,称县学);县委(中国共产党县一级委员会的简称)

    (4) 官府 。如:县君(宋代官员妻子的一种封号);县治(县衙;县政府)

    (5) 古代天子所治之地,在京都周围千里之内,即王畿 。如:县内(儒家之说,以四海之内为九州,其一为畿内,天子所治);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县公主(汉代皇女的封号)

    (6) 另见 xuán

    xuán

    动词

    (1) 系挂

    縣,系也。从系,持县会意。——《说文》。

    骊姬请使申,处 曲沃以速縣。——《国语·晋语》。注:“缢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诗·魏风·伐檀》

    尔庭有县特兮。

    尔庭有县鹑兮。

    (2) 又如:县令(高悬的命令。即“高名”、“虚名”);县车(悬挂缰绳,停放车子不用。比喻退隐不再出仕)

    (3) 维系;拴系;系联

    县联房植。——《淮南子·本经》

    县棺而封。——《礼记·檀弓》

    (4) 又如:县绝(悬系之绳断绝);县联(椽子和屋檐木相接之处)

    (5) 揭示;颁立

    县法以诱民。——《汉书·食货志》

    (6) 又如:县法(古代公布法令,皆悬在阙下,使众周知,故以称颁布法令)

    (7) 称量;衡量 。如:县石(称量石头);县轻重(权衡利弊)

    名词

    (1) 古称悬挂的乐器,如钟磬等

    正乐縣之位。——《周礼·小胥》。注:“谓钟磬之属。”

    (2) 又如:县垂(指钟磬等悬挂乐器);县兴(奏钟磬之类的乐器);县磬(悬挂的磬。喻空无所有,贫困之极)

    (3) 秤锤

    故衡诚縣不可欺以轻重。——《礼记·经解》。注:“谓锤也。”

    (4) 又如:衡县(秤锤)

    形容词

    (1) 远,悬殊

    县隔千里。——《汉书·高帝纪》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庄子·大宗师》。向注:“无所系也。”

    (2) 又如:县隔(相隔很远或差别很大。同“悬隔”);县久(历时久长);县远(悬殊;距离遥远)

    (3) 另见 xiàn

    英文翻译

    county, district, subdivis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yun2 jyun6
    ◎ 潮州话:guiⁿ7 [潮阳]guaiⁿ7

    宋本广韵

    chéng [cheng]
    部首: 105
    笔画: 6
    五笔: BIGF
    仓颉: NEM
    四角: 17109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两只手,下面象人掉在陷阱里,合起来表示救人于陷阱之中。( zhěng)本义:拯救)

    (2) 辅佐;辅助 。如:丞弼(辅佐;也指辅佐的大臣或职位);丞辅(辅助)

    (3) 通“承”。接受、秉承

    前疑后丞。——《孝经·谏诤章》注

    于是丞上指,请造白金及五铢钱。——《史记·酷吏列传》

    名词

    (1) 古官名

    (2) 传说为帝王的四辅之一,是辅佐帝王的最高官吏

    (3) 佐官名。秦始置。汉以后,中央和地方官吏的副职有大理丞、府丞、县丞等

    英文翻译

    assist, aid, rescue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梅县腔] shin2 [台湾四县腔] sen2 [客英字典] shin2 [宝安腔] sin2 [海陆丰腔] shin2 [东莞腔] sin2 [陆丰腔] shin3
    ◎ 潮州话:sêng5 (s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署陵平聲開口三等zjing/zjongʑĭə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