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义夐矣

jué yì xuàn yǐ [jue yi xuan yi]

词语释义

意思是他们的意思(或者意义)就很远了。

汉字详情

jué [jue]
部首: 206
笔画: 12
五笔: DUBW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TUO
四角: 71282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厂( hǎn,山崖),欮( jué)声。本义:石块) 同本义

厥,发石也。——《说文》

相柳之所,抵厥为泽谿。——《山海经·海外北经》

熒惑厥弛。——《汉书·李寻传》

和之璧, 井里之厥也,玉人琢之,为天子宝。——《荀子》

动词

(1) 病名。指突然昏倒、手足逆冷等症

凝于足者为厥。——《素问·六节藏象论》。注:“谓足逆冷也。”

(2) 又如:厥冷(指突然晕倒或手足逆冷);厥逆(指突然晕倒或手足厥冷;久久的头痛)

(3) “蹶”的古字。摔倒;挫败 。如:厥弛(摇动的样子)

(4) 磕头;触碰

若崩厥角稽首。——《孟子》

(5) 又如:角犀厥地;厥角(叩头)

(6) 短,缺

是以汤武至尊严,不失肃祗; 舜在假典,顾省厥遗。——《史记》

代词

(1) 其;他的;她的

思厥先祖父。——宋· 苏洵《六国论》

将尽厥职焉。——明·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厥父;厥疾不疗;厥幸(其罪);厥罪惟均(其罪行是一样的)

(3) 它的;他们的;它们的

方命厥后。——《诗·商颂·玄鸟》

(4) 又如:厥后

因而,因此,于是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史记》

英文翻译

personal pronoun he, she, it

方言集汇

◎ 粤语:k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et7 [梅县腔] kiet7 [东莞腔] ket8 [客英字典] k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台湾四县腔] kiet7
◎ 潮州话: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八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y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YQ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K
四角: 400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 同本义

义固不杀人。——《墨子·公输》

义不杀少。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引喻失义。——诸葛亮《出师表》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 秦。(义,坚持正义。)—— 宋· 苏洵《六国论》

(3) 又如:丈义(主持正义);义断恩绝(恩情道义断绝);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推辞)

(4) 情谊

违情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5) 又如:无情无义;忘恩负义;义义合合(团结和睦);义让(为顾及情谊而相让);义友(结义或聚义的友辈);义兄弟(结义的兄弟);义气(为情谊而甘愿替别人承担风险或作自我牺牲的气度)

(6) 意义;意思

见义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7) 又如:词义

(8) 理 。如:义以成命(国家的法令,必以义理为依据,方能施行);义薄云天(义理高厚,直达云天。形容道义极为隆盛)

(9) 姓

形容词

(1)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2)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3)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4)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5)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6)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7) 假的 。如:义杖;义肢

英文翻译

right conduct, righteousne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宋本广韵

xiòng,xuàn [xiong,xuan]
部首: 343
笔画: 14
五笔: QMWT
仓颉: NBBUE
四角: 2740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假借为“远”。辽远,距离遥远的

于嗟夐兮。——《韩诗·击鼓》

夐入千乘之国。——《谷梁传·文公十四年》

与为夐明。——《吕氏春秋·尺数》

夐若千里,人罕造其门。——《旧五代史》

(2) 又如:夐远辽远;夐隔(远隔);夐寥(辽远);夐然(辽远);夐阻(远隔)

(3) 久远,长久

上哉夐昂?其书犹得而修也。——汉· 班固《典引》

(4) 又如:夐古(远古);夐然(久远)

(5) 深刻而长远的

昔《南风》之辞,《卿云》之颂,厥义夐矣。——《梁书》

(6) 又如:夐明(大智大彗);夐迁(远大)

(7) 高超

杜陵翁独为诗人冠冕者,吐辞不凡,夐出尘表。—— 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

(8) 高尚

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清· 顾炎武《介休》

副词

(1) 表示差别程度大 。如:夐别(大不相同);夐异(远不同于一般);夐绝(绝远,绝高)

(2) 常常

潜心密与造化会,布指夐有精灵随。——宋· 曾巩《送刘医博》

(3) 全,都 。如:夐无闻

英文翻译

long, faraway; pre-emin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ing3
◎ 客家话:[梅县腔] gwen3 [海陆丰腔] kwen3 [客英字典] kwen3 [台湾四县腔] kw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二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縣先合去聲合口四等huenh/xuennxĭwɛŋ
[yi]
部首: 518
笔画: 7
五笔: CTDU
五行:
仓颉: IOK
四角: 23804

详细解释

助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上面是“以”字,下面是“矢”。从矢,以声。“以”也可以理解为象矢飞逝的声音,是完成的语气。本义:语气词。是“了”)

(2) 表示完成时态

骨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聊斋志异·狼三则》

(3) 表示坚决、肯定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系辞下》

(4) 确实 。如:吾老矣

(5) 表示感叹 。如:毒矣哉;大矣哉

英文翻译

particle of completed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 客家话:[陆丰腔] ji1 [客英字典] ji3 ji1 [台湾四县腔] ji1 [梅县腔] j3 [海陆丰腔] ri1 [宝安腔] ji1 [东莞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2 y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于紀上聲開口三等ĭəix/hi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