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岸
注音
一ㄚˊ ㄢˋ
词语释义
1.亦作"厓厈"。 2.高峻的山崖﹑堤岸。亦比喻高傲,不平易。
词语解释
亦作“ 厓厈 ”。高峻的山崖、堤岸。亦比喻高傲,不平易。
元 刘壎 《方紫阳诗序》:“自谓改学 四灵 、 后邨 ,细读深味,诗律未脱 江西 ,有崑体意,厓岸骨鯁,似与 赵紫芝 诸人及 刘后邨 不同。” 清 钱谦益 《吏部稽勋清吏司主事周顺昌授承德郎制》:“破藩篱厓岸之私,虚能鉴物;絶弓剑苞苴之问,廉非市名。” 清 钱谦益 《送张老还溧阳》诗:“ 张君 攻岐黄,高名走妇孺。坦怀絶厓厈,剧谈见情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厓厈”。高峻的山崖、堤岸。亦比喻高傲,不平易。
引元刘壎《方紫阳诗序》:“自谓改学四灵、后邨,细读深味,诗律未脱江西,有崑体意,厓岸骨鯁,似与赵紫芝诸人及刘后邨不同。”
清钱谦益《吏部稽勋清吏司主事周顺昌授承德郎制》:“破藩篱厓岸之私,虚能鉴物;絶弓剑苞苴之问,廉非市名。”
清钱谦益《送张老还溧阳》诗:“张君攻岐黄,高名走妇孺。坦怀絶厓厈,剧谈见情愫。”
厓岸的网络释义
厓岸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precipice, shore, bank; surname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ai2 [陆丰腔] ngai3 [梅县腔] ngai2 [台湾四县腔] ngai2 [海陆丰腔] ngai2
◎ 潮州话:俄埃5(呆),ngai5 (ngâi)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ai2 [陆丰腔] ngai3 [梅县腔] ngai2 [台湾四县腔] ngai2 [海陆丰腔] ngai2
◎ 潮州话:俄埃5(呆),ngai5 (ngâi)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三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崖 | 五佳 | 疑 | 佳開 | 平聲 | 佳 | 開口二等 | 蟹 | 佳 | ŋai | ngre/ngae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山,从厂,干声。厂(
,山崖),意思为水边高起之地。本义:河岸)(2) 同本义
淇则有岸。——《诗·卫风·氓》
三尺之岸,而虚车不能登也。——《荀子·宥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3) 后泛指靠近水边的陆地
岸芷汀兰。——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4) 又如:沿岸;起岸(把货物从船上搬运到岸上)
(5) 比喻高位
诞先登于岸。(诞:发语词,无义。)——《诗·大雅·皇矣》
(6) 台阶
襄岸夷涂。——张衡《西京赋》
形容词
(1) 高傲
莫笑老翁犹气岸。——黄庭坚《定风波》
(2) 又如:傲岸(高傲,自高自大);岸异(独特不凡);岸谷(高傲;高深的山谷)
(3) 高
充为人魁岸,容貌其壮。——《汉书·江充传》
动词
(1) 头饰高戴,前额外露
岸帻笑咏。—— 房玄龄《晋书》
(2) 又如:岸巾(岸帻。表示无拘无束的样子)
英文翻译
bank, shore; beach, coast
方言集汇
◎ 粤语:ngon6
◎ 客家话:[梅县腔] ngan3 [陆丰腔] ngan5 [客语拼音字汇] ngan4 [台湾四县腔] ngan5 [客英字典] ngan5 [东莞腔] ngan3 [沙头角腔] ngan5 [宝安腔] ngan3 [海陆丰腔] ngan6
◎ 潮州话:ngai6
◎ 客家话:[梅县腔] ngan3 [陆丰腔] ngan5 [客语拼音字汇] ngan4 [台湾四县腔] ngan5 [客英字典] ngan5 [东莞腔] ngan3 [沙头角腔] ngan5 [宝安腔] ngan3 [海陆丰腔] ngan6
◎ 潮州话:nga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八翰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岸 | 五旰 | 疑 | 寒 | 去聲 | 翰 | 開口一等 | 寒 | 山 | nganh/ngann | ŋɑ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