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占领
(1) 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地方
词语解释
以武力占有对方控制的土地。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五章:“不大一阵工夫,敌人占领了村子的一半。”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仅仅经过二十分钟的战斗,一号坑道的顶部就宣布占领了。”
泛指用其他方式占据某种领域或某些事物。
毛泽东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七:“我不反对你任何提议,我只不愿他, 韦护 ,来占领我们整个时间。”
引证解释
⒈ 以武力占有对方控制的土地。
引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不大一阵工夫,敌人占领了村子的一半。”
魏巍《东方》第五部第十四章:“仅仅经过二十分钟的战斗,一号坑道的顶部就宣布占领了。”
⒉ 泛指用其他方式占据某种领域或某些事物。
引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不加批评,看着错误思想到处泛滥,任凭它们去占领市场,当然不行。”
丁玲《韦护》第二章七:“我不反对你任何提议,我只不愿他, 韦护,来占领我们整个时间。”
占领的国语词典
占有对方所统辖的土地。如:「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军终于占领了敌人的据点。」也作「占领」。
占领的网络释义
占领
占领 (汉字词汇)
占领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zhān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口。以口问卜。本义:推测吉凶,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
(2) 同本义
占,视兆问也。——《说文》
未占有孚。——《易·萃》
极数知来之谓占。——《易·系辞》
三人占。——《书·洪范》
占者三人。——《仪礼·士丧礼》。注:“三人,掌玉兆、瓦兆、原兆者也。”
占衿兆。——《荀子·王制》
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易·系辞上》
史苏占之,曰:不吉。——《左传·僖公十五年》
(3) 又如:占旺相(占卜时运);占人(掌占卜的官员);占工(占者。占家。专门从事占卜的人);占术(占卜之术);占书(占卜的书)
(4) 窥察 。如:占天(观测天象);占步(观测推算)
天象
(5) 占状(报告观测天象结果的奏状);占视(观察);占气(观云气风色以测吉凶)
(6) 推料,推测
史以天占人,圣人以人占天。——《法言·五百》
(7) 又如:占候(推测气候变化);占射(猜测);占覆(猜度隐藏之物)
(8) 估计;揣度
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为其期。——《墨子·号令》
(9) 又如:占费(估量费用);占卖(估价出卖)
名词
(1) 征兆
山崩川竭,国土将亡之占也。——《水经注》
(2) 运数,运气
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史记》
(3) 姓
(4) 另见
zhàn
动词
(1) 占据,拥有。也作“佔”
又改曰占。——宋· 洪迈《容斋续笔》
占一山之胜。——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占百户之田。——清· 洪亮吉《治平篇》
(2) 又如:占护(霸占);霸占土地;独占公家的房子;占固(强占把持);占冒(强占冒领)
动词
(1) 自报数目,估计上报
度食不足,令民各自占家五种石斗数…匿不占,占不悉,令吏卒讏得,皆断。——《墨子》
(2) 又如:占租(自报应纳的租税);占募(报名应募)
(3) 估计、测算
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新唐书》
(4) 自报户口数而落籍定居 。如:占著(占系。上报家中人数附于册籍,落户定居);占数(上报家中人数,入籍定居);占籍(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5) 口头吟作;口授
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西游记》
(6) 又如:占毕(诵读,吟诵);占授(口授);占辞(口述言辞)
(7) 用嘴说 。如:占谢(当面致词道谢);占对(占射。应对,对答)
(8) 处于,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 。如:占场儿(在酒宴上居于首席)
(9)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zham1 zham5 [海陆丰腔] zham5 zham1 [客英字典] zham1 zham5 [沙头角腔] zam5 [东莞腔] zam1 zam5 [台湾四县腔] zam5 zam1 [客语拼音字汇] zam1 zam4 [宝安腔] zam5 | zam1 [陆丰腔] zham1
◎ 潮州话:〖ziam1 (chiam)「澄海」ziang1〗 〖ziam3 (chìam)「澄海」ziang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詹 | 職廉 | 章 | 鹽A | 平聲 | 鹽 | 開口三等 | 鹽A | 咸 | cjem/tjem | tɕĭɛ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页(
),令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脖子)(2) 同本义
领,项也。——《说文》
领,项也。——《广雅·释亲》
领如蝤蛴。——《诗·卫风·硕人》
缅然引领南望。——《国语·楚语上》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左传》
(3) 又如:领门儿(衣领;领口);领鬃(鬃毛);领颚(下巴);领腰(脖子与腰部);领圈(项圈)
(4) 领子,衣领
若挈裘领。——《荀子·劝学》。又如:领抹(领系、领戏。外衣领上的系巾);领口;领盘儿(托领);领章;领结
(5) 要领 。如:提纲挈领
(6) 山道,山坡。后作“岭”
舆轿而逾领。——《汉书·严助传》
动词
(1) 统领,居上领导指挥
各领万人,与备俱进。——《三国志·吴主传》
(2) 又如:领盘(主持定婚仪式);领家的(妓院老鸨);领护(统治);领御(统率支配);领衔;领袖
(3) 带领;引导
识以领之,方能中鹄。——清· 袁枚《续诗品》
(4) 又如:领道(在前引路);领首(带头);领工(带领从事劳动)
(5) 兼任
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6) 治理
领恶而全好者欤。——《礼记·仲尼燕居》
(7) 又如:领牧(治理,管辖);领理(治理);领职(守职,治理政事);领料(管理、照料)
(8) 理解, 懂得
领父子君臣之节。——《礼记·乐记》
(9) 又如: 领悟; 领略;领解;领会;领览(领会,理解);领握(领会掌握);领悟(明白,理解)
(10) 接受, 受取
李典领命,自去典兵埋伏。——《三国演义》
(11) 又如:领命(照指示办);领诺(答应,领命);领纸(向公家领取钱物的收据)
形容词
通“令”。美好
君子纯终领闻。——《汉书·扬雄传》
量词
表示数量,通常用于地席、草席、席 。如:一领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