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货

nán huò [nan huo]
繁体 南貨
注音 ㄋㄢˊ ㄏㄨㄛˋ

词语释义

南货 nánhuò

(1) 南方的特产

delicacies from South China(such as dried bamboo shoots,etc.)

引证解释

⒈ 南方所产的货物。与“北货”相对。后多特指南方所产的食物。

《魏书·食货志》:“又於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
《旧唐书·李勉传》:“勉性廉洁……在官累年,器用车服无增饰。及代归,至石门停舟,悉搜家人所贮南货犀象诸物,投之江中。”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行货半入於南货,业南货者,多镇江人,京师称为南酒。所贩皆大江以南之产,又署其肆曰海味。”

南货的国语词典

中国南方特有的土产。

南货的网络释义

南货

  • 南货是汉语词汇,拼音nán huò,出自《魏书·食货志》。
  • 南货造句

    回来路上有机会再做几把,然后贩运回一些家乡短缺的货物,所谓南货北移,北货南运,这一路上把生意也就做了。
    在这条老街上,有明清建筑,也有洋房、石库门、新式里弄,以及酒坊、南货店、糕团店、布店、米行、铜匠铺等商铺建筑。
    南货店的柜台上悬着整只的火腿,大碗居门前晾着成屉的肉馒首,然而他更看中的是一个鲜果铺,他爱那映眼的颜色。
    按照这个赚钱的速度,到了明年四五月份,自己再从老本中添上点,就可以去做南货的生意。
    随着一组组照片的曝光,舆论又开始指向南国这个战争的挑起者,抵制南货的声讨在各国响起,但也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
    上海有许多宁波人,他们想吃具有家乡风味的食品,三阳南货店就适应这种需求自产自销宁式糕点,并经营南北货等。
    元大都定都北京之后,妈祖随着“南粮北调”和“南货北运”的漕船,乘风破浪来到了海河之滨。
    由于至今还没有人研究出对它的保鲜的技术,所以出现了“红嘟嘟紫嘟嘟,南货店里没买处”的说法。
    此外,药行街上还有木器店、家具店、杂货店、副食品店等,像“赵大有”糕团店、“大有”南货铺等都是市民经常光顾的老店。
    第二是对于城市商人剥削之自卫,如禁吃酒席,禁买南货斋果送情等等。
    一路上边走边看,陈宝良的羊肉面店,富泰祥的鞋店,孙春阳的南货铺子、戴春林的香料铺子,林林总总,真不知道有多少家!这还不算是最热闹的地方。
    这时候王通正和一南货铺子的二掌柜点头,人家问好总不能不答应,身后这就追上个送点心的,看着那点心铺掌柜诚挚的笑脸,王通也是客气的说了声“谢谢”。
    李发只是一个小商人,南货北卖,北货南运,因为精于世故人缘很好,生意不能说大,也不小。
    从小了说,商人可以南货北运,西货东输,繁荣市场,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说话正是那龙隐镇泰祥记南货店掌柜鲁老大,坎上虽然喜悦十分,却是原旧警惕。
    我家有个亲戚住河西乡下,每次进城肩上少不了挑一担皮箩,去泰昌南货买盐、买浏阳豆豉。
    记者昨日获悉,合肥北货场今天正式建成,待验收通过后,南货场就可搬迁至北货场了,而届时,胜利路也将变得畅行无阻,告别列车挡道。
    老弟,这南货北运真有如此大的利润?
    那天看见四妹子了,在南货柜台售货,那么好的妹子,要样貌有样貌,要水平有水平,你怎么就看不上呢?我是老杨家没命收这么好的媳妇哟。
    并将京城如何繁华,如何气派,妓院茶楼,南货北货,地方小吃,打把式卖唱,喋喋不休说个不停。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223
    笔画: 9
    五笔: FM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TJ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huò [huo]
    部首: 401
    笔画: 8
    五笔: WXM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PBO
    四角: 248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2)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货,财也。——《说文》

    二曰货。——《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

    商贾阜通货贿。——《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

    司货。——《礼记·曲礼》

    多货则伤于德。——《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

    假货居贿。——《国语·晋语》

    患货之不足。

    而货财寡。——《韩非子·五蠹》

    贪于财货。——《史记·项羽本纪》

    治行则货积。——《商君书·立本》

    居为奇货。——《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货儿(货郎);货易(即贸易);货财(财物);货贿(金玉布帛,即财物)

    (4) 钱币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易·系辞下》

    先是汉川悉以绢为货。——《宋书·刘秀之传》

    (5) 又如:货布(古代钱币名。王莽时所铸。又泛指货币);货贝(古代用贝壳作的货币);货法(货币流通的法令);货泉(王莽时货币名。亦指货币的通称)

    (6) 货物,具有经济用途或者能满足经济上的某种需要的东西 。如:百货;送货上门;上等货;货真价实;货全部合格;发货;到货;卸货;装货;货包(货物包裹)

    (7) 对人的贬称(多为詈语或玩笑语) 。如:蠢货;宝货;货头(货色,东西。多用于对人蔑称)

    动词

    (1) 买进,卖出

    所货西洋珠。——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2) 又如:货卖(出售);货卜(卖卜;卖卦);货畚(售畚箕);货与(卖给;效力);货产(典卖财产)

    (3) 贿赂

    曹伯之竖侯鑐货筮史。——《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货贿(以财物贿赂官吏);货求(谓受贿);货赂(贿赂);货遗(贿赂)

    (5) 购买 。如:货取(买进);货买(购买,采购);货籴(买进谷物)

    英文翻译

    goods, commodities, products

    方言集汇

    ◎ 粤语:fo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