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舍人
词语释义
指礼部郎中。
词语解释
亦称“ 南宫舍人 ”。指礼部郎中。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旧説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誥。”
引证解释
⒈ 亦称“南宫舍人”。指礼部郎中。
引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旧説吏部为省眼,礼部为南省舍人。”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按唐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百日内须知制誥。”
南省舍人的网络释义
南省舍人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南 | 那含 | 泥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nɒm | nom |
详细解释
shěng
名词
(1) (会意。从眉省,从屮(
)。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观察草。( )本义:察看)(2) 王宫禁署,禁中
禁台省中,连闼对门。——左思《魏都赋》
(3) 又如:省中(宫禁之中);省内(宫禁之内)
(4) 官署名称
投词院直至省,将冤屈叫几声,诉出咱这实情。——《陈州粜米》
(5) 行政区域名 。元代中央置中书省,于各路设行中书省,称为行省。明代改行省为布政使司,自后即以省为地方行政区域的通称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明· 魏禧《大铁椎传》
(6) 又如:省元(礼部考试中的第一名进士。因礼部属尚书省,故称)
(7) 通“眚”。灾祸;过失
大省者何?灾省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书·洪范》
乃惟省哉。——《潜夫论·述赦》。王继培云:“省哉,今作眚灾。”
动词
(1) 减少;精简
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礼记·乡饮酒义》。注;“小减曰省。”
省囹圄。——《礼记·月令·仲春》。注:“省,减也。”
省攻伐之心。——《战国策·秦策四》。注:“省,减也。”
省商贾之数。——《荀子·富国》
由父省也。——《史记·吴王濞传》
故圣王之诛也綦省矣。——《荀子·仲尼》
省徭役,减征赋。——《三国志·吴主传》
(2) 又如:省刑(减少或减轻刑罚);省笔(减少字的笔画)
(3) 节约
今为计莫若先省国用。——沈括《梦溪笔谈》
(4) 又如:省时间;能省的就省;省工;省口(不说话);省陌(亦作“省钱”。把不足一百的钱钞当作一百叫作“省陌”)省衣节食(犹言节衣缩食。指生活节俭)
(5) 免除;非除
哥哥可省烦恼。——《水浒全传》
(6) 又如:这个字不能省;省却(免去;除掉);省罢(裁减;罢免);省可(省可里。省得,免得,休要);省释(免罪释放)
(7) 另见
xǐng
动词
(1) 同本义
省,视也。——《说文》
省,察也。——《尔雅》
省其文采。——《礼记·乐记》。注:“审也。”
退而省其私。——《论语》。皇疏:“视也。”
省农功。——《荀子·王制》。注:“观也。”
王省惟岁。——《书·洪范》
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易·观》
(2) 又如:省方(视察四方);省耕(古代帝王巡视春耕)
(3) 检查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日省月试。——《礼记·中庸》。注:“考校其成功也。”
(4) 又如:省心改过(反省内心,改正错误);内省;省牲之所(屠宰、烹饪牛羊等祭品的地方。祭祀前主祭和助祭人要省查祭品,以示虔诚,叫省牲);反省
(5) 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注:“问其安否何如。”
陈子灿省兄 河南。—— 明· 魏禧《大铁椎传》
次日起来,省过贾母,因往 王夫人处来。——《红楼梦》
(6) 又如:省拜(谒见。叩拜父母长辈等);省宫闱(应召入宫探视);省候(探望问候);省晨(早晨问候);省问;省墓(扫墓)
(7) 明白
我方才这般与你说了,你还不省?——《西游记》
(8) 又如:省会(喻示;晓喻);省着(知道;晓得);省谕(通知;告知);省得(懂得);省不的(不明白;不懂)
(9) 醒悟
虽然是眼角儿传情,咱两个口不言心自省。——《西厢记》
(10) 又如:不省人事;省得(醒悟);省释(劝化并释放);深省;猛省
(11)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ien3 [海陆丰腔] sen1 sem3 sang3 [梅县腔] sang3 sen3 [陆丰腔] sen3 [客语拼音字汇] sang3 sen3 [台湾四县腔] sen1 sem3 sang3 [东莞腔] sen3 [客英字典] sen1 sen3 sem3 [宝安腔] sen3 [梅县腔] s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省 | 所景 | 生 | 庚三開 | 上聲 | 梗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ʃĭɐŋ | sriengx/shyank |
详细解释
shě
动词
(1) 放在一边;丢开
捨,释也。从手,舍声。——《说文》
捨,置也。——《广雅》
舍车而徒。——《易·贲》
(2) 又如:舍手(放开手;放下手);舍置(丢开);舍脸(沉下脸)
(3) 放弃;舍弃
万物捨此而求生。——《老子》注经传多以舍为之
不如舍。——《易·屯》
舍命不渝。——《诗·郑风·羔裘》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求则得之,舍者失之。——《孟子·告子上》
管仲之取舍,非周公旦未可知也。——《韩非子·难二》
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 吴越争衡。——《资治通鉴》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孟子·告子上》
(4) 又如:舍己成人(牺牲自己利益,成全别人);舍却(抛开);舍实求虚(放弃实在的东西,而去追求虚无缥缈的所在);舍拼(舍弃;不顾一切干);舍筏(舍弃渡人的船筏);舍业(放弃学业;舍弃产业);舍己芸人(舍弃自己的田地,去耕耘别人的田地。比喻荒废自己本分内的工作而替他人做事)
(5) 废止、停止
耕者少舍。——《礼记·月令》。注:“止也。”
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废也。”
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服注:“止也。”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6) 又如:舍业(停止学习)
(7) 布施,施舍
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儒林外史》
(8) 又如:舍个数(在神佛面前许个愿);舍贫(接济穷人);舍宅(施舍住宅作寺院);舍施(施舍)
(9) 通“赦”。免罪或免罚;释放
忧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是刑法之所不舍也,圣王之所不畜也。——《荀子·荣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韩诗外传·卷九》
夫人请之,吾舍之也。——《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0) 又如:舍禁(解除封山泽的禁令);舍纵(宽赦,放纵);舍眼(睁眼;抬眼)
(11) 发,发射
不失其驰,舍矢如破。——《诗·小雅·车攻》
(12) 又如:舍拔(发箭);舍放(发射,放射)
(13) 另见
shè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端象屋顶,下端象建筑物的基础。中间是客舍招徕顾客的幌子。本义:客舍)
(2) 同本义
舍,市居曰舍。——《说文》。按,客店也。周礼之庐也,路室也,候馆也,皆是。
天子赐舍。——《仪礼·觐礼》。注:“犹致馆也。”
夫子休就舍。——《庄子·说剑》
子闻之也,舍馆定,然后求见长者乎?——《孟子·离娄上》
至舍,四支僵不能动。——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旅舍(旅馆);舍馆(住所;客舍);舍长(守护客馆的负责人)
(4) 房屋(住宅)
将适舍。—《礼记·曲礼》。注:“主人家也。”
舍之上舍。——《战国策·齐策》。注:“甲第也。”
神归其舍。——《鬼谷了·本经阴符》
舍南舍北皆春水。——《杜甫《客至》
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怀都舍。——《吕氏春秋·察今》
(5) 又如:庐舍(简陋的房屋);茅舍(茅屋);舍园(宅内庭院);舍中(家中);宿舍;茅舍;牛舍;校舍;舍匿(用房子藏匿。即“窝藏”)
(6) 营寨;营房
于是徙舍而走平陵。——《孙膑兵法·擒庞涓》
(7) 中国古代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
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避之,所以报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杜预注:“一舍,三十里。”
(8) 公子;少爷 。如:舍人(公子;少爷)
代词
(1) 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辈分低、年纪小的亲属
屈到舍下暂住,细细请教何如?——《长生殿·弹词》
(2) 又如:舍弟(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弟弟);舍妹(对别人谦称自己的妹妹);舍下(谦称自己的居室)
动词
(1) 置;安置
舍相如广成传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唐浮图 慧褒始舍于其址。——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舍匿(窝藏);舍藏(窝藏)
(3) 住宿
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庄子·山木》
(4) 又如:舍次(临时住宿);舍止(停驻,居留)
(5) 休息;止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 安排住宿
少间白至,乘骏马如龙,生另舍舍之。——《聊斋志异·白于玉》
(7) 宿营
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左传·庄公三年》
(8)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a5 sa3 [客语拼音字汇] sa3 sa4 [海陆丰腔] sha5 sha3 [陆丰腔] sha5 [沙头角腔] sa5 sa3 [客英字典] sha3 sha5 [宝安腔] sa5 [东莞腔] sa5 [梅县腔] sha3 sha5
◎ 潮州话:sia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捨 | 書冶 | 書 | 麻三開 | 上聲 | 馬 | 開口三等 | 假 | 麻 | ɕĭa | sjax/sjaa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 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3)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4) 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5)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6) 人材;杰出人物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7) 指人手,干事的人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8) 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9)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10) 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11)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12) 智人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13) 指成年人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14)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5) 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6) 尘世;人世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7) 人的身体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8) 指人情事理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9) 男女性交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性交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20) 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21) 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22) 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词
(1) 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容词
人为,人造成的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in2 [沙头角腔] gnin2 [客英字典] ngin2 [海陆丰腔] ngi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n1 ngin2 [东莞腔] ngin2 [宝安腔] ngin2 [台湾四县腔] ngin2 [陆丰腔] gnin3
◎ 潮州话:nang5 (nâng) ring5 (jîng)[揭阳]rê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仁 | 如鄰 | 日 | 眞A | 平聲 | 眞 | 開口三等 | 眞A | 臻 | njin/r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