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

nán dù [ nan du]
注音 ㄋㄢˊ ㄉㄨˋ

词语释义

1.亦作"南度"。 2.渡水而南。 3.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词语解释

  1. 亦作“南度”。渡水而南。

    《楚辞·九章·哀郢》:“当 陵阳 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王逸 注:“渡,一作度。”《史记·晋世家》:“五年春, 晋文公 欲伐 曹 ,假道於 卫 , 卫 人弗许。还自 河 南度,侵 曹 ,伐 卫 。” 唐 柳宗元 《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诗:“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2. 犹南迁。

    晋元帝 、 宋高宗 皆渡 长江 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唐 李白 《金陵》诗之一:“ 晋 家南渡日,此地旧 长安 。”《宋史·孝宗纪赞》:“ 高宗 以公天下之心,择 太祖 之后而主之,乃得 孝宗 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元 赵孟頫 《岳鄂王墓》诗:“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郁达夫 《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 苏小 可怜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南度”。

⒉ 渡水而南。

《楚辞·九章·哀郢》:“当陵阳之焉至兮,淼南渡之焉如。”
王逸注:“渡,一作度。”
《史记·晋世家》:“五年春, 晋文公欲伐曹,假道於卫,卫人弗许。还自河南度,侵曹,伐卫。”
唐柳宗元《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诗:“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⒊ 犹南迁。 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唐李白《金陵》诗之一:“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宋史·孝宗纪赞》:“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主之,乃得孝宗之贤,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可谓难矣哉。”
元赵孟頫《岳鄂王墓》诗:“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郁达夫《题闽县陈贻衍西湖记游画集》诗之一:“南渡江山气不雄, 钱塘苏小可怜虫。”

南渡的国语词典

渡水而南。

南渡的网络释义

南渡 (广西岑溪市南渡镇)

  • 南渡又称“古义州”,有1000多年的历史,南宋建制,是州府所在地。南渡古街建筑群历尽岁月沧桑而不失其风采,是目前广西都少有的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群,曾是《绝密1950》的外景拍摄地。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邓公庙是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九年(1809年)的关帝庙,是岑溪文物保护单位。
  • 南渡 (汉语词语)

  • 南渡,汉语词汇。
  • 拼音:nán dù
  • 释义: 1、渡水而南。2、犹南迁。晋元帝、宋高宗皆渡长江迁于南方建都,故史称南渡。
  • 南渡造句

    南渡之后,郑景望私淑之,遂以重光。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转折点,其生活分为美满幸福和流离困苦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
    朱敦儒作为著名的南渡词人,其创作以“靖康之变”为时间断限,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
    建炎南渡后,宋朝设立两浙东、两浙西、江南东、江南西、淮南东、淮南西、荆湖南、荆湖北、京西南、成都府、潼川府、夔州、利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十六路。
    南渡将相心膂爪牙之臣,亦非若曩时冯异仗剑而崛起者。
    同时又命沂州、济宁所属兵马由庙湾南渡黄河,趋邳、宿二州;命彰德、卫辉所属兵马由孟津东渡黄河,逼进归德、徐州。
    雷州市南渡河船闸位于南渡河下游末端出海口处,地基为饱和淤泥质土。
    因为雁南渡北归,遵时守信,且一生中只有一个配偶,雌雄形影不离,反映了人们期盼夫妻白头偕老的美好愿望。
    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自阳平关南渡沔水,夏侯渊出兵与刘备争夺地势,被黄忠斩杀,曹军大败。
    南渡的感时伤世、魏晋的流风余韵,加上嵇阮的魏晋风度,很容易使得感慨遥深的学子们选择“玄学与清谈”。
    这个有趣的细节,被她的女儿、名作家宗璞写进《野葫芦引·南渡记》中。
    北面是大海,东面是海南岛最大的河流南渡江的出海口河网地带,南面隔着一道不到百米的海汊子就是海口市,而西面则是敌舰队停泊的港口。
    东晋南朝时期,南渡的士人发现了江南山水的优美,从此江南山水开始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现对象。
    文人无行,冯延巳亦是南渡文人名流,以善于阿谀奉承著称朝野,不过与更善于巴结皇帝的查文徽相比,功力略逊半筹,一直屈居查文徽之下。
    在定城自己的水泥经销店里,最为醒目的是由他亲手绘制的基本完工的南渡江水位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明了地名和历史水位。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南渡以后,朝廷屡欲厘正这种“目无朝廷”。
    由《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组成的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是宗璞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黑闼窘急求战,率步骑二万,南渡洺水,晨压官军。
    南渡、漂阳间及丹阳以西公路,有敌步炮联合纵队与机械化部队,其进攻南京企图,业已明了,当即令各部努力搜索敌情,并严加戒备。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223
    笔画: 9
    五笔: FM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TJ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du]
    部首: 331
    笔画: 12
    五笔: IYAC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EITE
    四角: 301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度声。本义:渡过,过水)

    (2) 同本义

    渡,济也。——《说文》。朱骏声曰:“子史皆以度为之。”

    度江河,亡维楫。——《汉书·贾谊传》。按,后世分用,渡河不写作“度。”

    然后渡扬子江。——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渡仔(渡子。摆渡的人);渡杯(比喻高僧的行踪);渡客(乘船,渡江河的人);夜渡沅江

    (4) 通过,由此地、此时移到彼地彼时

    茅飞渡江洒江郊。——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渡径(从小路走来)

    (6) 引导 。如:渡引(引导人离俗出家);渡愚蒙(使脱离愚昧)

    名词

    (1) 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渡船

    火照放下被卷,也蹲下来,等候搭渡。—— 陈残云《香飘四季》

    英文翻译

    cross, ferry over; ferry

    方言集汇

    ◎ 粤语:do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5 [东莞腔] tu5 [陆丰腔] tu6 [梅县腔] tu5 [台湾四县腔] tu5 [宝安腔] tu5 [海陆丰腔] tu6 [客语拼音字汇] tu4 [客英字典] t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故去聲開口一等dʰudoh/duh

    南渡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