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

nán lóu [ nan lou]
繁体 南樓
注音 ㄋㄢˊ ㄌㄡˊ

词语释义

1.在南面的楼。南朝宋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闻人倓注:"灵运《游名山志》:'始宁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横山。'" 2.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又名玩月楼。 3.古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又名岑楼。清乾隆中毁,毕沅重修之。 4.古楼名。在湖南潭州(今长沙市)。 5.古楼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唐张九龄尝登此楼赋诗。宋张栻重修,改名曲江楼。 6.古楼名。在广西省宜山县南,有宋黄庭坚所书《范滂传》刻石。宋嘉熙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古楼名。在云南省昆明市南。明西平侯沐英驻节此处,题曰"南楼望远",刘有年有记。

词语解释

  1. 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 注:“ 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2. 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庾太尉 ( 庾亮 )在 武昌 ,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 、 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 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 ,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 。 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 ,即今 武汉市 武昌 。 李白 所咏 南楼 ,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

  3. 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 ,又名 岑楼 。

    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 ,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 。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 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4. 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 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 。 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 。 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

  5. 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 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 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6. 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7. 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 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引证解释

⒈ 在南面的楼。 南朝宋谢灵运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闻人倓注:“灵运《游名山志》:‘ 始寧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横山。’”
唐杜甫《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陆游《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⒉ 古楼名。在湖北省鄂城县南。又名玩月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庾亮 )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
唐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按晋武昌县,为武昌郡治,即今鄂城县。唐武昌县属鄂州江夏郡,即今武汉市武昌。李白所咏南楼,实际上不是庾亮等所登的南楼。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⒊ 古楼名。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黄鹤山顶。一名白云楼,又名岑楼。清乾隆中毁, 毕沅重修之。 宋陆游《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南楼,在仪门之南石城上,一曰黄鹤山。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鄂州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所谓‘ 江东湖北行画图, 鄂州南楼天下无’是也。”

⒋ 古楼名。在湖南潭州 (今长沙市 )。

唐杜甫《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南楼月,寒深北渚云。”
仇兆鳌注:“邵注谓南楼在武昌。顾注谓南楼在岳阳。庐注据柳子厚《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南楼即在潭州。”

⒌ 古楼名。在湖北省江陵县东南。 唐张九龄尝登此楼赋诗。 宋张栻重修,改名曲江楼。

宋朱熹《江陵府曲江楼记》:“敬夫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曲江公所谓江陵郡城南楼者邪!’”

⒍ 古楼名。在广西省宜山县南,有宋黄庭坚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嘉熙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⒎ 古楼名。在云南省昆明市南。 明西平侯沐英驻节此处,题曰“南楼望远”, 刘有年有记。

南楼的网络释义

南楼

  • 古楼名称,或指南面的楼,天津河西区一地名。
  •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223
    笔画: 9
    五笔: FM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TJ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lóu [lou]
    部首: 420
    笔画: 13
    五笔: SO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FDV
    四角: 4994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娄声。本义:楼房,两层以上的房屋)

    (2) 同本义

    楼,重屋也。——《说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杜牧《阿房宫赋》

    (3) 又如:教室楼;办公楼;科技楼;楼额(楼上的匾额);楼观(高楼的泛称;道观的观名);楼外楼(楼外有楼。楼房相连属);楼角(高楼的檐角);楼舍(楼房)

    (4) 楼房的一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5) 又如:一楼;二楼

    (6) 房间上部空间附设的可供藏物或住人的分层结构 。如:暗楼;阁楼

    (7) 建筑在高处的建筑物 。如:楼子(楼阁);楼榭(高台之上的房屋,泛指楼房);楼堞(城楼上的矮墙)。又指有上层的车船,其上层也叫楼。如:楼车(古代战车。上设望楼);楼舟工(楼船)

    (8) 茶肆、酒店、歌舞场、旧时妓院等场所也称楼 。如:茶楼;酒楼

    英文翻译

    building of two or more stories

    方言集汇

    ◎ 粤语:la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eu2
    ◎ 潮州话:l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