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

nán jí [nan ji]
繁体 南極
注音 ㄋㄢˊ ㄐ一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南极 nán jí

1.  :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地球上最南的一点,地轴的南端。

South Pole;

2.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指磁铁;

词语解释

  1. 南方极远之地。

    《吕氏春秋·本味》:“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 三国 魏 曹丕 《连珠》之一:“节士抗行则荣名至,是以 申胥 流音於南极, 苏武 扬声於朔裔。” 宋 苏轼 《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蜿蟺 楚 南极,淑气生此民。” 明 王世贞 《行部高阳遇河决不浸三板》诗:“渐老中原鱼沸鬱,欲归南极虎纵横。” 清 顾炎武 《蟂磯》诗:“千年形势分南极,万里梯航达帝都。”

  2. 星名。即南极老人星。

    《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 唐 张守节 正义:“老人一星,在 弧 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 汉 崔骃 《杖颂》:“王母扶持,永保百禄。寿如南极,子孙千亿。” 宋 范成大 《东宫寿诗》:“自古东明陪出日,祗今南极是前星。” 明 何景明 《寿西涯相公》诗:“南极寿星朝北斗,灵芝仙草映长春。”参见“ 南极老人 ”。

  3. 到南方极远之地。

    汉 刘向 《九叹·离世》:“櫂舟杭以横濿兮,济 湘流 而南极。” 三国 魏 曹植 《盘石篇》:“南极 苍梧 野,游盼穷九江。”

  4.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浑天说认为,天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有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就观察的星象范围而言,分南北二端,正南入地三十六度,谓之“南极”。近南极的星中原地区都看不到。今多以“南极”指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

    《宋书·天文志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露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谓之南极、北极。” 清 顾炎武 《书女娲庙》诗:“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引证解释

⒈ 南方极远之地。

《吕氏春秋·本味》:“南极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树,其色若碧。”
三国魏曹丕《连珠》之一:“节士抗行则荣名至,是以申胥流音於南极, 苏武扬声於朔裔。”
宋苏轼《用前韵再和孙志举》:“蜿蟺楚南极,淑气生此民。”
明王世贞《行部高阳遇河决不浸三板》诗:“渐老中原鱼沸鬱,欲归南极虎纵横。”
清顾炎武《蟂磯》诗:“千年形势分南极,万里梯航达帝都。”

⒉ 星名。即南极老人星。参见“南极老人”。

《史记·天官书》“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 唐张守节正义:“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极,为人主占寿命延长之应。”
汉崔骃《杖颂》:“王母扶持,永保百禄。寿如南极,子孙千亿。”
宋范成大《东宫寿诗》:“自古东明陪出日,祗今南极是前星。”
明何景明《寿西涯相公》诗:“南极寿星朝北斗,灵芝仙草映长春。”

⒊ 到南方极远之地。

汉刘向《九叹·离世》:“櫂舟杭以横濿兮,济湘流而南极。”
三国魏曹植《盘石篇》:“南极苍梧野,游盼穷九江。”

⒋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浑天说认为,天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有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就观察的星象范围而言,分南北二端,正南入地三十六度,谓之“南极”。近南极的星中原地区都看不到。今多以“南极”指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

《宋书·天文志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五,半露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谓之南极、北极。”
清顾炎武《书女娲庙》诗:“北极偏高南极低,四时错迕乖寒暑。”

南极的国语词典

地球的最南端,南纬九十度上。

南极的网络释义

南极 (南极地区)

  • 南极,英文:Antarctica;法文:Antarctique,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唯一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
  • 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面积的总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平均海拔为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 南极 (词语解释)

  • 南极,地球上最南的一个点,地轴的南端。南极被人们称为第七大陆,为地轴旋转的一端。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的大陆。南极大陆的总面积为139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各洲第五位,几乎都包括在南纬60°以内。整个南极大陆被一个巨大的冰盖所覆盖,外形如一个逗号,平均海拔为2350米。南极洲蕴藏的矿物有220余种。
  • 南极造句

    南极洲的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科学家到南极去探险。
    今年南极考察队又有了新的收获。
    南极考察人员翻山越岭,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中山站。
    南极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考察队员来到终年积雪的南极,建立了考察站。
    溢油污染是从南极旅游船。
    地球的南极渺无人烟。
    我国赴南极的英雄们,在滴水成冰的严寒情况下按时建成了"长城"站。
    赴南极科学考察的同志们,劳苦功高,不但在南极建立了两个考察站,还带回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标本。
    爸爸随着考察队去南极探险,收获很大。
    我国科学家赴南极考察取得了丰硕成果。
    南极是企鹅的家,北极是冰雪的家。
    因为他们在寻找南极点的竞争中输了,回家就意味着要为成功者作著,这等于宣告自己的失败,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艰难的抉择。
    南极是应该只有一负磁荷。
    我有幸到南极去考察,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斯科特原打算第一个到达南极,但是阿蒙森已捷足先登。
    北极和南极的冰川之所以开始融化是因为全球变暖效应。
    我们就算是一个站在地球的南极,一个站在北极,也不会有距离感。
    我们观察到在地球最偏远的大洲南极洲这儿的变化的步伐令人胆战心惊,他说。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223
    笔画: 9
    五笔: FM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TJ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ji]
    部首: 420
    笔画: 7
    五笔: SEY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DNHE
    四角: 4794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2) 同本义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 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 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3) 最高的地位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4)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5) 特指君位

    建用皇极。——《书·洪范》

    (6) 又如:登极(登君位)

    (7) 顶点,最高处;最高最远的处所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 方苞《狱中杂记》

    (8) 又如:登峰造极;极巅(山顶端);极至(极度,极顶。顶点);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9) 尽头;极限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10) 又如:极地(绝处);极界(界限);极际(边际,尽头);极尽(终点,尽头);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11) 地球的南北两端 。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极光;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北极;正极;负极

    (12) 北极星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13)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14) 最高准则、标准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副词

    (1) 最,非常,狠,满

    初极狭。——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2)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极通(很对);极打(狠打,痛打)

    动词

    (1) 至,到达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2)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极明(直至天明);极格(及格。达到标准);极海(至海);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3) 穷尽,竭尽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极言(尽言无余);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5) 深探,穷究 。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极问(追根问底);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6) 通“殛”。惩罚,诛杀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7)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重刑)

    (8) 到达极点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

    形容词

    (1)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2)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极处(极高、极远之处);极路(非常遥远的路);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极仄(很险的诗韵);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3) 通“亟”。

    (4) 急速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5)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极言(急忙告诉);极卒(尽快完成)

    (6) 着急 。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极切(急切,迫切);极躁(着急)

    (7) 儆戒 。如:极戒(儆戒)

    (8) 屡次,一再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

    英文翻译

    extreme, utmost, furthest, f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gik6 kap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輒葉B入聲開口三等鹽Bgʰĭɛpgiep/gyep

    南极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