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之寿

nán shān zhī shòu [nan shan zhi shou]
注音 ㄋㄢˊ ㄕㄢ ㄓ ㄕㄡ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昆山:昆仑山。昆仑山的美玉。比喻杰出的人才。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成语用法

南山之寿作宾语;用于祝寿。

南山之寿造句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诗经》有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塞。
如山如皋,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是个好名字。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是个好名字。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223
笔画: 9
五笔: FM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TJ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shān [shan]
部首: 325
笔画: 3
五笔: MMMM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U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 同本义

山,土有石而高。——《说文》

山,土之聚也。——《国语·周语》

山人取之。——《左传·昭公四年》

夏后代山。——《礼记·明堂位》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列子·汤问》

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

生于山阜,处于室堂。——《荀子·赋》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旅獒》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 又如:山霭(山上的云气);山灵(山神);山阿(山中凹曲的地方);山岩(山峰;山崖);山隈(山角);山啜(山岔);山落(山岔;山角落);山孤钉(小山包);山头(绿林好汉占据的山寨;坟地;山墙);山长(科举时代的书院主讲及总领院务者);山主(寺院的主持);山观(山中道观);山关(依山而建的城堡)

(4) 形状像山的东西

刃树剑山。——《南齐书·高逸传伦》

(5) 又如:冰山;鳌山;山枕(枕头。古代枕头多用木、瓷制作,中凹,形似山);山堆阜积(东西堆积得像山一样);山棚(结彩的牌楼;比武台,戏台);山家(佛寺)

(6) 特指“五岳”

奠高山大川。——《书·禹贡》。孔传:“高山,五岳。大川,四渎。”

(7) 又如:山斗(“泰山北斗”的缩略。借指卓有成就令人仰慕的人物);山右(指山西省,西在太行山之右);山左(山东的别称)

(8) 山墙 。如:山架(把几层木板镶嵌在墙里的架子)

(9) 指酒肆的楼上

酒阁名曰厅院,若楼上则又或名为山,一山、二山、三山之类。牌额写过山,非特有山,谓酒力高远也。——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

(10) 山中。指隐居之处 。如:山谷臣(隐士的自称);山谷之士(隐士);山囚(隐居山野不得志的士人);山巾(山野隐士的便帽)

(11) 坟 。如:山陵(帝王的陵墓);山园(坟地);山门(墓门)

(12) 蚕簇。由禾杆、油菜杆搭成的小簇 。如:蚕上山了

(13) 姓

形容词

(1) 大,巨大 。如:山嚷怪叫,太吵人了;山响

(2) 粗俗

你道山不山?中了状元一道烟。——《牡丹亭》

(3) 山野——谦称 。如:山妻(隐士之妻)

英文翻译

mountain, hill, peak

方言集汇

◎ 粤语:saan1
◎ 客家话:[梅县腔] san1 [海陆丰腔] san1 [客语拼音字汇] san1 [台湾四县腔] san1 [客英字典] san1 [东莞腔] san1 [沙头角腔] san1 [陆丰腔] san1 [宝安腔] sa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八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所閒山開平聲開口二等ʃænsren/shaen
zhī [zh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PPP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O
四角: 30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代词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

(1) 的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容词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英文翻译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tje1 [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东莞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zhi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ze1 (tsur)【潮阳】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而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tjio
shòu [shou]
部首: 307
笔画: 7
五笔: DTF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KDI
四角: 5034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寿,久也。——《说文》

寿命也。——《韩非子·显学》

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世说新语·贤媛》

死而不忘者寿。——《老子》

则无遗寿耈。——《书·召诰》

如南山之寿。——《诗·小雅·天保》

长于上古,而不为寿。——《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

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步出夏门行》

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2) 又如:寿翁(年高长寿的老人;泛指祝寿者);寿人(年高的人);寿岂(长寿而快乐);寿域(长寿的境域;比喻太平盛世);寿发(老年人头发脱落后又生的头发);寿夭有定(迷信认为,人的生命长短都是命里注定的)

名词

(1) 年寿,寿限

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文选诗》注引《养生经》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楚辞·涉江》

以终其寿。——《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关汉卿《窦娥冤》

(2) 又如:寿元(寿命);延年益寿;寿年(年龄);寿具(棺材);寿夭(寿命短促)。亦指事物存在或有效使用的期限

席寿三年,毡寿五年,褥寿七年;不及期而坏,有罚。——《新唐书》

(3) 出生日,出生的那一天,亦指生日庆祝 。如:祝寿;做寿;寿日(生日);寿旦(寿诞;生日);五十大寿

(4) 姓

动词

(1) 使之长寿 。如:寿国(延长国家的命脉);寿子(使儿子长寿);寿命(使命长寿)

(2) 祝寿;祝福。多指奉酒祝人长寿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史记·项羽本纪》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明史·海瑞传》

(3) 又如:寿宫(供奉神位的地方;宫中寝室);寿屏(以祝寿的文字书写而成的屏条);寿诗(祝寿的诗);寿文,寿序(祝寿的文辞);寿宴(祝寿的宴会)

(4) 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项羽本纪》

英文翻译

old age, long life; lifespan

方言集汇

◎ 粤语:s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