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
词语释义
园名。在广东·广州市南。
泛指园圃。
词语解释
园名。在 广东 广州市 南。
明 洪武 初, 赵介 、 孙蕡 等五人在此结社,号 南园 五子。 嘉靖 时,又有 欧大任 梁有誉 等五人,于此结社,号 南园 后五子。参见“ 南园十先生 ”。
泛指园圃。
晋 张协 《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唐 柳宗元 《冉溪》诗:“却学 寿张 樊敬侯 ,种漆南园待成器。”
引证解释
⒈ 园名。在广东广州市南。 明洪武初, 赵介、孙蕡等五人在此结社,号南园五子。 嘉靖时,又有欧大任梁有誉等五人,于此结社,号南园后五子。参见“南园十先生”。
⒉ 泛指园圃。
引晋张协《杂诗》之八:“借问此何时,胡蝶飞南园。”
唐柳宗元《冉溪》诗:“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
南园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南 | 那含 | 泥 | 覃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覃 | nɒm | nom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囗(
),袁声。形符为“囗”( ),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2) 同本义
园,所以树果也。——《说文》
种树曰园。——《三苍》
园圃毓草木。——《周礼·大宰》
以场圃任园地。——《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
于丘园。——《易·贲》
园有桃。——《诗·魏风·园有桃》
青青园中葵。——《乐府诗集·长歌行》
田园将芜。——晋· 陶渊明《归园田居》
(3) 又
园日涉以成趣。
(4) 又如:园头(禅寺内管菜园的人);果园;植物园;园公(即东园公。商山四皓之一;又指管理花园的仆人);园户(指唐宋时种植、制作茶叶的民家)
(5) 庭园;供人憩息、游乐或观赏的地方
白菟素鸠,游君园庭。——《隶释》
(6) 又如:园叟花丁(园丁与花匠);园叟(年老的园丁);公园;戏园;动物园;园客(游园的人)
(7) 帝王、后妃的墓地 。如:园陵(祖先的坟茔);园寝(建在帝王墓上的庙);园庙(帝王墓地所建的宗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ien2 jen2 [客英字典] mu2 [海陆丰腔] ngien2 ren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岏 | 五丸 | 疑 | 桓 | 平聲 | 寒 | 合口一等 | 山 | 桓 | ŋuɑn | ng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