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

nán běi [ nan bei]
注音 ㄋㄢˊ ㄅㄟ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南北 nán-běi

(1) 北方和南方

north and south

(2) 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from north to south

词语解释

  1. 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史记·天官书》:“ 亢 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 南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魏文帝 出 广陵 ,望 大江 ” 裴松之 注引 张勃 《吴录》:“是冬, 魏文帝 至 广陵 ,临 江 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檮杌闲评》第四四回:“千般奇货穷南北,万种珠璣尽海山。”

  2. 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国语·周语下》:“南北之揆七同也。” 韦昭 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古人以“午”为“南”,以“子”为“北”。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秦 为 阿房殿 ,在 长安 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

  3. 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唐 韦应物 《横壙行》:“象牀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 王安石 《同昌叔赋雁奴》诗:“鸿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宋 苏轼 《孔毅甫龙尾砚铭》:“厚而坚,足以閲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

  4. 指“南学”与“北学”。

    《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详“ 南北学 ”。

  5. 计谋。指本领。

    《西游记》第四一回:“ 行者 上前喝 八戒 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 老孙 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6. 明 代俗称男子汉。

    明 苏祐 《逌旃璅言》:“时人于好男子无钱使者,輒咤曰‘好南北,无东西’云。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由此观之,积而能散者财之主,积而不散者财之奴,则有东西而无南北,真守财奴矣。 明 方以智 《通雅·称谓》:“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

引证解释

⒈ 南与北;南方与北方。

《史记·天官书》:“亢为疏庙,主疾。其南北两大星,曰南门。”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魏文帝出广陵,望大江” 裴松之注引张勃《吴录》:“是冬, 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固天所以隔南北也。’”
《檮杌闲评》第四四回:“千般奇货穷南北,万种珠璣尽海山。”

⒉ 从南到北;南北之间。

《国语·周语下》:“南北之揆七同也。”
韦昭注:“自午至子,其度七同也。”
古人以“午”为“南”,以“子”为“北”。 晋张华《博物志》卷四:“秦为阿房殿,在长安西南二十里,殿东西千步,南北三百步。”

⒊ 或南或北。比喻不专一,不固定。

唐韦应物《横壙行》:“象牀可寝鱼可食,不知郎意何南北?”
宋王安石《同昌叔赋雁奴》诗:“鸿雁无定栖,随阳以南北。”
宋苏轼《孔毅甫龙尾砚铭》:“厚而坚,足以閲人於古今;朴而重,不能随人以南北。”

⒋ 指“南学”与“北学”。详“南北学”。

《北史·儒林传序》:“大抵南北所为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⒌ 计谋。指本领。

《西游记》第四一回:“行者上前喝八戒道:‘你这呆子,全无人气!你就惧怕妖火,败走逃生,却把老孙丢下。早是我有些南北哩!’”

⒍ 明代俗称男子汉。

明苏祐《逌旃璅言》:“时人于好男子无钱使者,輒咤曰‘好南北,无东西’云。意盖乡语相传有自来矣。”
由此观之,积而能散者财之主,积而不散者财之奴,则有东西而无南北,真守财奴矣。 明方以智《通雅·称谓》:“称男子曰南北,犹称物为东西也。”

南北的国语词典

南边与北边。

如:「这区域南北长有十公里。」

南北的网络释义

南北 (好妹妹乐队2013年创作专辑)

  • 《南北》是民谣组合好妹妹乐队的第二张专辑,由黄立伟担任制作人。该专辑共收录了12首歌曲,外加4首额外的单曲,于2013年5月7日发行。
  • 2014年,好妹妹乐队凭借该专辑获得“2013年度蒙牛酸酸乳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年度最佳乐团;专辑中单曲《一个人的北京》获得“2013年度蒙牛酸酸乳MusicRadio中国TOP排行榜”内地年度最佳作词奖。
  • 南北 (汉语词语)

  • 南北,指北方和南方;南端到北端之间的距离。
  • 南北的翻译

    英语: north and south, north to south
    德语: Nordsüd (S, Geo)​
    法语: le nord et le sud, du nord au sud

    南北造句

    晓晓立志要把自己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
    气势磅礴的明长城有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有金碧辉煌。
    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代就漫游了大江南北。
    长江大桥是连接大江南北的纽带。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
    近几年他飘泊无定,真成了东西南北人。
    在大海上航行,单凭肉眼很难分辨出东西南北。
    这拳打得他晕头转向,几乎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我是货车司机,过的是披星戴月、南北奔波的生活。
    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很大。
    夜间走路,只要认出北极星,就能辨别出东西南北。
    想当年将军金戈铁马,纵横大江南北,势不可当。
    长江大桥沟通了大江南北。
    南京长江大桥把南北交通连贯起来了。
    这条铁路连接南北,堪称祖国的大动脉。
    这里是南北交通的枢纽。
    及浪游南北,与乡里阔疏,后起之秀,不乏其人。
    地球的南北两极终年被冰雪覆盖着。
    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部队,转战南北,纵横驰骋,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
    长江大桥是沟通南北的主要交通要道。

    汉字详情

    nán [nan]
    部首: 223
    笔画: 9
    五笔: FMU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BTJ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是钟镈之类的乐器。①本义:乐器。《诗·小雅·鼓钟》:“以雅以南。”②方位词)

    (2) 方位名。和“北”相对

    南,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说文》

    出户南望。——晋· 干宝《搜神记》

    南抚夷越。——《三国志·诸葛亮传》

    旌麾南指。——《资治通鉴》

    南极潇湘。——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南薰(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南离(南方)

    (4) 南方;南面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 阮居道北。——《新说新语·言语》

    (5) 又如:南风(南方势力);南酒(黄酒,南方酿造);南宗(佛教指南北二宗,南宗为六祖惠能所创立);南夏(泛指中国的南部);南客(客居南方);南浦(南面的水边);南琛(南方所产的珍宝);南乡(南方);南邻(古指南方金邻国;南边的近郊);南荣(房屋的南檐;南方之地);南鄙(南方边境地区);南迁(迁都南方);南徼(南方边陲);南馔(南方口味的菜肴);南关(南方的关塞)

    (6) 官爵名。通“男”

    郑伯,男南也。——《孔子家语·正论解》。注:“南,《左传》作男,古字作男,亦多用作此南,连言之,犹言公侯也。”

    (7) 对《诗经》中《周南》、《召南》的简称

    周始二《南》,《风》兼六代。——《晋书》

    (8) 姓

    动词

    (1) 向南走;向南移动

    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 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 桂林、 象郡。

    (3) 又如:南辕(车辕向南)

    副词

    (1) 向南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南面称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2) 又如:南奔(向南奔跑)

    英文翻译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naam4
    ◎ 客家话:[宝安腔] lam2 [梅县腔] nam2 [陆丰腔] nam3 [客英字典] nam2 [东莞腔] lam2 [客语拼音字汇] nam2 [海陆丰腔] nam2 [台湾四县腔] nam2 [沙头角腔] lam2
    ◎ 潮州话:nam5 (nâm)「澄海」nang5「潮州、饶平」lam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二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那含平聲開口一等nɒmnom
    běi [bei]
    部首: 203
    笔画: 5
    五笔: UXN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MP
    四角: 121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方位名。与“南”相对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为南北之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王力按,山北为阴,山南为阳,老子的话等于说万物负背而抱南。

    然则北通巫峡。——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沛公北向坐。——《史记·项羽本纪》

    又北向。——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2) 又如:正北;西北;东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阳市北。东汉及魏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的乡试称“北闱”,在江宁(今南京)的乡试称“南闱”);北里(妓院);北阙(皇宫。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边邑);北雍(北京的国子监);北邙乡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败逃的军队

    燕兵独追北,入至 临淄。——《战国策·燕策一》

    (4) 姓

    动词

    (1) 败北

    连战皆北。——《史记·项羽本纪》

    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2) 败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汉· 贾谊《过秦论》

    英文翻译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iet7 [海陆丰腔] bet7 [梅县腔] bet7 [东莞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陆丰腔]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台湾四县腔] bet7 [宝安腔] bet7
    ◎ 潮州话:bag4 (pa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墨德開入聲開口一等pəkpok

    南北的同拼音词语